elec921 发表于 2012-6-4 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引用 订阅 报告 收藏 分享 评分
打印
一个电子工程师对电子业现状的感慨--新手慎入【转帖】
长话短说,本人作为一个10年的电子工程师,就从电子行业看中国现状。电子控制系统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控制小到家用电器,大到汽车,飞机的运行,是一切工业制品的核心。 虽然看似中国出了很多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海尔,华为之类的,每年也出口很多的电子产品。但是作为电子控制系统核心的芯片,80%以上都需要进口。 当然芯片也分三六九等,有作一些简单工作的辅助芯片,几角钱一个,这些大概国产的可以占到50%市场,这些芯片可替代性强。还有作复杂或者核心工作的核心芯片(比如电脑的CPU之类),从1元钱到成千上万元不等,几乎全部是进口,而且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即使低端的国产率较高的芯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买的国外的晶园,然后自己回来切割,装个外壳测试一下就是成品了。相当于买个进口的产品,自己包装一下就MADE IN CHINA了。 还有极个别那些真正所谓100%国产的芯片,其实也就是拿着国外的某些低端芯片,拆开来,在显微镜下面拍照,然后完全照着抄袭,而且抄都抄不像,性能比原版差,只能和原版拼价格。如果芯片设计还能有一点点改动,那已经NB的一踏糊涂了,估计可以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了。国外高端的复杂的芯片,给国内抄都抄不出来;甚至人家把图纸资料都给你,国内也生产不出来。 电子行业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芯片在美国,其次是日本,欧洲,再次是韩国,最垃圾的是台湾。中国大陆?这地方也生产芯片?开玩笑的吧,至少我10年来还真没用过MADE IN CHINA的芯片。什么华润,中芯之类的,人家是帮国外低端芯片作代工的。当然,在批发市场那些廉价的,用几个月就坏的小玩具或者遥控器里面,是有国产的芯片。 国外芯片厂受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产量压缩,结果09年开始,国内芯片就缺货,涨价,个别紧俏品种还翻番的涨。对国内控制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生产不得不一再延期。 举个小例子,中国是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国,而电动车控制器的芯片全部是进口的,其中MOS管芯片以某国外大牌的为最佳。结果每年5月份开始,当电动车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后,那个品牌的MOS管芯片都会涨价,普遍涨30-50%,06年最离谱,从2元涨到8元,一个电动车控制器要用6-12个这样的mos 管,基本上占到一个控制器成本的60%以上。人家涨价就涨了,宰你就宰了,你爱用不用。只有个别技术实力强的厂家尝试别的国外芯片,虽然质量下降了些,但是毕竟省了成本,整体还算合算。国内的mos芯片是断没有人去用的,而且这些芯片的核心晶园也是国外的,只是国内装了个壳,即使这样的,哪怕白送都没人用,差距还真不是一点点。 所以,有人说,别看中国出口了多少多少,其实也就赚点劳务费,8成以上的利润其实是上游的国外大公司赚走了。 哪天如果美国拉着日本和欧洲对中国芯片禁运,那中国的电子行业就彻底废掉,中国所有的带电子控制系统的,包括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电网控制,甚至小小的灯泡都不能生产了。说到这,怎么感觉和说1949年一样啊,真正的一穷二白。 为什么中国经历了所谓高速发展的30年了还这样,我的经历就是答案。 10年来,做工程师赚的钱,只有房产升值的零头,比炒股赚的辛苦,我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放弃研发方面的工作转而进行收入更高更好玩的商务领域了。虽然很可惜我那10年的技术经验,但是中国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中国只是工厂,只需要工人。 10年前,我刚毕业,中国就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甚至还倒退了(某国有芯片大厂最近宣布停止研发芯片,专注于代工业务);10年后…… 这是本人电子行业的现状,如果大家有本行业的现状,也可以说说。 我记得增经看一个机械工程师说的,如果离开德国的母机,中国的机械行业就彻底完蛋。 世界离开中国,生活成本或者生产成本会略高一点,但也就几个百分点而已,因为中国其实也就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着利润最低,产值最小的一个环节而已,也就帮老外在组装阶段省了几个人公费。 国家的悲剧在于没有进步的希望,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10多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休闲活动是给电脑超频,看谁超的多跑的稳;我们一些牛人喜欢专在图书馆研究相对论,喜欢在我们面前炫耀熵之类的东西;我们还喜欢泡在实验室,拿边角料搭一些音乐盒,报警器之类的小东西;还有人以找到win95的漏洞为乐趣。 毕业后,我们很多人选择做技术,因为崇拜盖茨,崇拜艾里克森,认为技术是崇高伟大的。工作之后,由于单位是抄袭日本的控制系统,单位的年轻工程师喜欢背离日本那一套思路搞个系统,然后在同事面前炫耀,虽然没有一个成功被证明是稳定运行的,但是仍然乐此不彼,谁能说这些年轻人20年后不会成为一代大师呢。那时候的女孩子喜欢牛人,如果再能弹上两曲吉他,吟上两首诗,那简直就是万人迷了。 现在的大学生还有这样的吗?都去考研考证考公务员去了。现在的工程师有这样的吗?都是想办法转离钱更近的销售或者管理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刚毕业时,是不愁工作的,重点本科普遍在2000左右,华为之类的高薪企业能给到5000多外加股份,而当时上海外环房价才3000多,北京房价不到5000,我所在的沿海二线城市房价才1000出头,二手房600,800的都有,而且单位一般都提供食宿,找老婆不一定需要有房。那时候的公务员不吃香的,同样的学历进机关不如进企业赚的多,而且当时的人都觉得进机关学不到什么本事,大家都愿意进企业,特别是进企业搞技术。 人无生存压力,自然就可以为了理想和兴趣而工作。现在,生不逢时的年轻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弃理想和兴趣,甚至承担着将来由于没有一技伴生而被社会抛弃的风险。 另外,说一下企业和高校搞的“合作研发”,听到的高校科研经费的去向,简直令人痛心。 如果一个项目搞了1000万,学校先拿去500万作为管理费,然后学校买车发奖金;然后系里拿去300万,买车发奖金;然后几个导师拿掉100万,发发奖金,吃吃喝喝;然后剩下不到100万,几个开发人员添点设备,拿点工资,到最后发现买原料都紧张了。 这是合作高校的研究生抱怨说的,可能还有夸大,特向高校的网友求证。 再说一下“山寨”或者叫模仿,是后进者的捷径,这本身没错,但错就错在模仿完了就没有下文了。 我们单位原来就是模仿日本的电控系统,模仿了20多年了,现在还在模仿,为啥,因为自己开发出来的东西性能不稳定,没有人敢用。作为民营企业,有创新意识,想通过自己的东西能够在性能上超越日本,在价格上低于日本,从而能够做大作强,这是很好的想法。 创新初始,需要很多资金和人员的投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看不到产出的,这个时候,就算是非常远见英明的老板,他能坚持,他甚至愿意亏本作,也要做出自己的东西。但是,每年不会因为你在搞创新,就不收你的税费(2,3年的税收优惠是有的),你没有效益,你拿什么交税。 搞研发的工程师,虽然没有效益,但是他的付出比模仿还要大,按理需要更高的收入,但是企业没有效益,拿什么给工程师高薪,没有高薪,就买不起房,就没有女人愿意结婚。 日本当年,是政府投资养着这些企业,这些工程师,一样就是2,30年,才有了日本的今天,中国会这么做吗,中国政府的钱都养了些什么人啊,哪怕从牙缝里抠出一点,也够养不少优秀的工程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