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哈工创投发布全新品牌形象 聚焦商业航天科技开启新征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中新网1月14日电 日前,以“聚焦科技高地,变革产业未来”为主题的哈工创投三周年庆典在京举行。庆典上,哈工大机器人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创投”)回顾了三年发展历程,汇报了科技投资成果,并邀请商业航天业内权威就前沿科技、军民融合、发展趋势、民营航天的机遇等备受关注的方面进行了演讲。同时,哈工创投总裁都丹亲自向公众正式发布了哈工创投的全新品牌形象。
哈工创投三周年庆典
哈工创投从成立伊始便专注于机器人及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三年中,哈工创投共审核了近1000个科技项目,其中A轮之前占比超过75%,积累了丰富的专业领域投资经验。
哈工创投总裁都丹
三年时间,通过投资的实践以及对行业的理解研究,哈工创投探索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创新科技企业培育增值方法: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股权投资主要是布局产业链的企业,包括投资产业链上的一些龙头企业,完成产业链投资链条式的发展;在自有资金直投方面,会去挖掘潜力股公司进行投资,并联合HRG以各种资源进行赋能,积极地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共同成长;在投后管理服务方面,哈工创投会在市场资源开拓、团队构建、政府资源支持、投资顾问等服务上给予被投企业支持。
投资原则方面,哈工创投要求必须拥有1年以上的技术领先期,市场应用必须广泛,模式具备可持续性,技术产品解决的必须是刚需问题等等;投资风格方面,哈工创投稳健、独立,不受外部左右;商业模式方面:以自有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给创业孵化平台注资,形成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并进行赋能式的投后管理,在被投企业成熟后退出投资,形成收益。
“哈工创投的使命是‘洞鉴科技,创造价值’,挖掘并客观评价硬创新、硬科技,以稳健的投资风格,全要素孵化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三周年是为过往,预计哈工创投到2021年将达到百亿级资产管理规模。”都丹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哈工创投的内核、逻辑与未来。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
“201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让不少创业者失去信心,其实不然,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依然存在大量的创业和投资机会。通过创新研究平台的搭建,聚集高端技术和人才,将技术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同时,通过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和整合资本市场资源,实现对创业项目全要素和全链条的服务;再通过打造产业协同平台,将项目投资与孵化服务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在致辞中表示。
活动中,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教授从“科技传播”角度做了分享:“企业办科学传播、办科学教育,与公众和社会融合,理念最重要,我认为有6个点:坚持科普教育的基本理念;发扬企业优势,建设‘科技强国’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人才社会基础上作出贡献;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前沿开展教育;开展高起点、有创新、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为企业树立新名片;要从思维变革的高度推进创新教育。”
哈工创投自诞生起就积极投身科技变革浪潮,在商业航天领域投资了一些出色企业。“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是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3073亿美元,占比80.13%。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五分之四。在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在2017年迎来投资热潮。”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表达了对商业航天行业的看好。
随着AI技术在遥感领域的落地,我国商业遥感市场发展将保持较高增速;窄带通信物联网星座市场需求明晰,技术相对成熟,将率先实现商用和推广。航天领域一直被视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先行区”和“试验田”,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航天法》等法律、政策、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航天基础设施逐步开放,航天人才合理流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哈工创投正在践行的,是专注于机器人及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的创业投资及创业服务,为‘硬科技’领军企业及创业公司提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从而不断拓展科技价值新的边界,真正为中国的实业强国和科技兴邦尽一份力。”都丹在发布全新品牌形象的同时也由衷表达了哈工创投的愿景,这不仅是对本次庆典的总结,也是哈工创投团队立志为中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誓言。
这篇关于哈工创投发布全新品牌形象 聚焦商业航天科技开启新征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