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rf3用法和源码详解

2023-10-22 02:10
文章标签 源码 详解 用法 iperf3

本文主要是介绍iperf3用法和源码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引用

iPerf - iPerf3 and iPerf2 user documentation

GitHub - esnet/iperf: iperf3: A TCP, UDP, and SCTP network bandwidth measurement tool

algorithm/iperf-3.9-debug at master · VVvector/algorithm · GitHub


一. 用法

1.1 重要参数

Server or client:-P, --port: server listen或者connect的 端口。-i, --interval:report显示的时间周期。默认是1秒。-B, --bind: 指定bind的网卡地址。Server specific:-s, --server:指定server模式。-D, --daemon: 指定以daemon模式运行。Client specific:-b, --bitrate: 指定带宽,0表示不限制。UDP默认是1Mb/s, TCP默认是不限制(0)。可用斜杠和packet count来指定为burst模式(即一次iperf write发送burst个UDP packet或者TCP block数量。)。/packet_count,最大burst不能超过1000。--pacing-timer: 设置pacing timer,单位为微妙,默认为1000。-t, --time:指定测试的时间,默认为10秒。-n, --bytes: 指定测试传输的数据量,单位是字节。代替-t。(实际传输的总量可能有少许误差。)-k, --blockcount: 指定测试传输的blocks数量或者packet数量。替代-t或-n。对于udp就是n个packet,对于tcp来说,指定-b的情况下,就是n个block(block的大小由-l指定)。在rate为0(没有指定-b)或者burst的情况下,可能实际的发送block量远远小于指定的block量,因为有可能由于socket write buffer不足,导致没有发送出去的write次数,也被计算到blocks_sent中了。。-l, --length: 指定读取或写的userspace buffer的大小。没有指定下:对于tcp默认是128KB; 对于UDP是使用control channel的mss或者默认1460。最大值: 对于tcp是 1MB, 对于udp是 (64K - 1) - IP and UDP header sizes 。socket调用: 实际就是tcp或者udp调用write()时 给的data length。)--cport: bind指定的client端口,对于tcp和udp,默认都是临时随机端口。-P, --parallel:指定并行测试的client流个数。-R, --reverse:指定为reverse模式,即server发送数据,client接收数据。--bidir: 指定为双向模式,即既有由client发送,server接收的数据,也有由server发送,client接收的数据。-w, --window:指定socket的发送和接收buffer的大小(SO_RCVBUF和SO_SNDBUF)。-C, --congestion: 指定tcp的拥塞算法,只针对linux和FreeBSD有效。-M, --set-mss:指定TCP/SCTP的最大段大小,segment size = MTU - 40 bytes。-N, --no-delay:指定TCP/SCTP为no delay模式,即关闭Nagle算法。-4, --version4: 只使用IPv4。-6,--version6:只使用IPv6。-S, --tos N:指定IP type of service, 0-255, 支持八进制和16进制。-Z, --zerocopy: 指定使用零拷贝发送数据,这种情况下直接发送文件,可能会有frag list的tx 包形式。-O, --omit:忽略开始的n秒。--get-server-output:可获取server端的测试结果。

1.2 实例用法

1.2.1 udp模式

  • 上行带宽测试:在udp模式下,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00.1,指定带宽为100Mbps,测试60秒。
######## iperf2 #######
# server
iperf -u -s
# client
iperf -u -c 192.168.100.1 -b 100M -t 60######## iperf3 #######
# server
iperf3 -s
# client
iperf3 -u -c 192.168.100.1 -b 100M -t 60

    2. 上行带宽测试: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指定带宽5Mbps,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u -c 192.168.100.34 -b 5M -P 30 -t 60######## iperf3 #######
# client
iperf3 -u -c 192.168.100.34 -b 5M -P 30 -t 60   

  3.下行带宽测试: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u -c 192.168.100.1 -R -t 60######## iperf3 #######
# client
iperf3 -u -c 192.168.100.1 -R -t 60 

 4.上下行带宽测试: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u -c 192.168.100.1 -d -t 60######## iperf3 #######
iperf3 -u -c 192.168.100.1 --bidir -t 60 

1.2.2 TCP模式 

    1.上行带宽测试:在tcp模式下,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00.1,指定带宽为100Mbps,测试60秒。

######## iperf2 #######
# server
iperf -s
# client
iperf -c 192.168.100.1 -b 100M -t 60######## iperf3 #######
# server
iperf3 -s
# client
iperf3 -c 192.168.100.1 -b 100M -t 60

    2.上行带宽测试: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c 192.168.100.1 -P 30 -t 60######## iperf3 #######
# client
iperf3 -c 192.168.100.1 -P 30 -t 60 

 3.下行带宽测试: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c 192.168.100.1 -R -t 60######## iperf3 #######
# client
iperf3 -c 192.168.100.1 -R -t 60 

 4.上下行带宽测试:测试60秒。
        

######## iperf2 #######
# client
iperf -c 192.168.100.1 -d -t 60######## iperf3 #######
iperf3 -c 192.168.100.1 --bidir -t 60 

二. iperf3.9源码详解 

2.1 时序图 -  以client端为例

 2.2 一些设计说明

  • 无论时tcp还是udp测试,均会建立一条TCP流(也称为control channel, test->ctrl_sck),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示例:

  • 采用select()方法去不断polling 测试socket是否可读或者可写;tcp会被设置为non-blocking模式。
  • 发送数据的策略(iperf_send()):
    • 在burst模式下(-b rate/burst_count ),可以指定一轮iperf_send()发送的udp packet数量或者tcp block数量(multisend);等发送完burst count数量的数据后,再计算发送速率;然后与指定带宽进行对比。
    • 在没有设定发送速率情况下(没用-b参数),默认一轮iperf_send()尝试发送 10 个udp packet或者10个tcp block的数据;但是,对于tcp有可能会因为socket的write buffer不足,导致发送不成功。
    • 其他情况下(在非burst模式下或者指定了-b参数),一轮iperf_send()只会发送1个udp packet或者1个tcp block的数据 (调用sp->snd(sp)), 且都会计算发送的速率,然后与-b指定的带宽进行对比,如果小于指定带宽,就亮绿灯,即可以继续发送数据,否则,停止本轮发送。(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达到在应用层均匀发送数据的目的。)
  • 对于tcp来说,虽然可用-b指定带宽,但是,这只是应用层的写tcp socket的速率,因为tcp自己的协议或者socket write buffer (-w)的大小,可能达不到指定的速率。
  • 带宽设置:在不指定-b参数情况下,UDP默认是1Mb/s, TCP默认是不限制0bps。
  • 测试结束的条件:
    • 测试时间(-t)
    • 测试传输的数据量(-n)
      • 因为是以udp packet或者tcp block方式发送,所以有udp packet lenght或者tcp block length的误差。
      • 因为统计已发送的数据量(test->bytes_sent)是在iperf_run_client()中以iperf_send()为单位,所以,也会受到burst count的影响,即有burst count * udp packet lenght或者burst count * tcp block length的误差。
    • 测试传输的block(-k)
      • 对于tcp是non-blocking模式,在socket write buffer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实际发送成功的tcp block数量小于-n指定的数量。
      • UDP默认是blocking模式,所以,总会发送成功,即实际发送成功的udp block数量等于-n指定的数量。
      • 因为统计已发送的block(test->blocks_sent)是在iperf_run_client()中以iperf_send()为单位,所以,也会受到burst count的影响,即有burst count的误差。
  • 一次UDP socket write(sp->snd(sp))的大小设定rule:
    • 用-l指定情况下,即为指定的数据大小,但是,有可能该数据量大于该链路的MTU,即会出现在ip 分片的情况;最大值为(64K - 1) - IP and UDP header sizes。
    • 没用-l指定的情况下,采用TCP control channel探测的MSS或者1460 作为一次socket write的数据大小。
  • 一次TCP socket write(sp->snd(sp))的大小设定rule:
    • 用-l指定情况下,即为指定的数据大小;最大值为1MB。
    • 没用-l指定的情况下,默认为128KB。
  • 可通过-w参数指定socket的发送和接收buffer的大小(SO_RCVBUF和SO_SNDBUF)。

这篇关于iperf3用法和源码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58422

相关文章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相关知识,包括连接,上传,下载,列举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直接使用代码二、详细使用1. 环境准备2. 初始化配置3. bucket配置创建4. 文件上传到os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

《解读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本文主要介绍GC日志中的各项指标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基础 GC 日志格式(以 G1 为例)1. Minor GC 日志2. Full GC 日志二、关键指标解析1. GC 类型与触发原因2. 堆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本文详解JVM内存结构与参数调整,涵盖堆分代、元空间、GC选择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提升性能、避免内存泄漏,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 目录引言JVM内存结构JVM参数概述堆内存分配年轻代与老年代调整堆内存大小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比例元空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本文系统讲解MySQL表操作与查询,涵盖创建、修改、复制表语法,基本查询结构及WHERE、GROUPBY等子句,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01.表的操作1.1表操作概览1.2创建表1.3修改表1.4复制表02.基本查询操作2.1 SE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ENUM是一个字符串对象,用于指定一组预定义的值,并可在创建表时使用,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mysql 中 ENUM 的用法一、ENUM 的定义与语法二、ENUM 的特点三、ENUM 的用法1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正则表达式就是由一些特定的字符组成,代表的是一个规则,:本文主要介绍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符正则表China编程达式常用的类Pattern类Matcher类PatternSynta

MySQL count()聚合函数详解

《MySQLcount()聚合函数详解》MySQL中的COUNT()函数,它是SQL中最常用的聚合函数之一,用于计算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count()聚合函数,感兴趣的朋... 目录核心功能语法形式重要特性与行为如何选择使用哪种形式?总结深入剖析一下 mysql 中的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