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接口 bridge vlan bonding,CentOS系统Bonding+VLAN+Bridge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由于业务的需要,需要在我们的一台虚拟化机器上,实现如下的配置:
首先,需要将两块网卡设置Bonding并配置交换机对应端口trunk模式;在此基础上,添加宿主机的IP地址,并添加相应的VLAN,最后,还需要添加一个Bridge,用于桥接创建的虚拟机。
由于本身这台机器就是Openstack的宿主机,所以当前的状况是除了所需要的一个Bridge,其他都已经配置完成了,并且由于Openstack的原因,已经有个Bridge virbr0被绑定到bond0上了。
但是呢,这个Bridge是给ovs用的,也就是说,桥接在virbr0上的网络需要自己带上VLAN的tag才能正常工作,而我们希望的是再有一个Bridge br0,桥接在br0上不需要管理VLAN,保持和宿主机相同就可以。
一开始有点蒙,因为VLAN和Bridge同属于二层,理论上配置的Bridge,需要将IP配置在Bridge上,但是现在IP配置在了VLAN上,牵扯到谁先谁后的问题,于是就查了查资料,找到这篇帖子,里面提供了一张图,来自于redhat官方:
看到图后,就明白了,VLAN配置独立存在,在VLAN之上配置Bridge就可以,
参考上面帖子和redhat的文档给出配置:
eth0:
eth1:
bond0:
vlan:
br0:
配置完成后: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等待网卡重启,搞定!
参考:
这篇关于linux 接口 bridge vlan bonding,CentOS系统Bonding+VLAN+Bridge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