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iostat溯源diskstats

2023-10-18 08:12
文章标签 linux 溯源 iostat diskstats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之iostat溯源diskstat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ostat

    • 默认输出解析
    • 详细输出解析
    • 关键指标
  • diskstats
    • 字段解析
    • await的计算来源
      • 计算方法
    • svctm计算来源
      • 计算方法
    • util的计算来源
      • 计算方法

系统级别的IO工具

默认输出解析

iost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usr CPU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 %nice 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 %system CPU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 %iowait 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 %steal 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 %idle 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 tps 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 kB_read/s 每秒从设备读取的数据量
  • kB_wrtn/s 每秒向设备写入的数据量
  • kB_read 读取的总数据量
  • kB_wrtn 写入的总数据量

详细输出解析

iostat -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rrqm/s : 每秒合并读操作的次数
  • wrqm/s: 每秒合并写操作的次数
  • r/s :每秒读操作的次数
  • w/s : 每秒写操作的次数
  • rMB/s :每秒读取的MB字节数
  • wMB/s: 每秒写入的MB字节数
  • avgrq-sz:每个IO的平均扇区数,即所有请求的平均大小,以扇区(512字节)为单位
  • avgqu-sz:平均为完成的IO请求数量,即平均意义上的请求队列长度
  • await:平均每个IO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在队列等待的时间,也包括磁盘控制器处理本次请求的有效时间。
    1. r_wait:每个读操作平均所需要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读操作的时间,也包括在内核队列中的时间。
    2. w_wait: 每个写操平均所需要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写操作的时间,也包括在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 svctm: 表面看是每个IO请求的服务时间,不包括等待时间,但是实际上,这个指标已经废弃,iostat工具没有任何一输出项表示的是硬盘设备平均每次IO的时间。
  • %util: 工作时间或者繁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关键指标

  1. avgqu-sz
    队列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繁忙程度
  2. avgrq-sz
    它的含义是说,平均下来一段时间内,所有请求的平均大小,单位是扇区,即(512字节)。avgrq-sz这个值反应了用户的IO-Pattern,反应过来的IO是大IO还是小IO,那么avgrq-sz反应了这个要素。
    假设avgrq-sz为8,即8个扇区 = 8*512(Byte) = 4KB,则可以反应IO大小
    但是总的大小受内核参数控制cat /sys/block/sdc/queue/max_sectors_kb
  3. r/s和w/s
    反应iops=r/s+w/s

diskstats

iostat的数据来源于内核提供的==/proc/diskstats==文件,该文件里面记录了系统中累计读写访问总数、IO访问总耗时等参数(也会在文件 /sys/block/<disk_name>/stat 中记录单个磁盘的统计信息)。

字段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列的含义如下:

  1. major:主设备号 — 不同类别设备编号不一样,虚拟磁盘统一为253,磁盘统一为8,环回设备统一为7
  2. minor:次设备号
  3. dev_name:磁盘名
  4. rd_ios:读完成总次数 — 不包含5列中的合并读取次数
  5. rd_merges:读取合并次数 — 如果两个读操作读取相邻的数据块时,可以被合并成一个,以提高效率。
  6. rd_sectors:读取的扇区总数 — 单个扇区 512B
  7. rd_ticks:读请求的总耗时 (ms) — 每个读操作从__make_request()开始计时,到end_that_request_last()为止,包括了在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8. wr_ios:写完成总次数
  9. wr_merges:写合并次数
  10. wr_sectors:写的扇区总数
  11. wr_ticks:写请求总耗时 (ms) — 包含在队列中等待时间
  12. in_flight:当前未完成的I/O数量。在I/O请求进入队列时该值加1,在I/O结束时该值减1。
    注意:是I/O请求进入 plug 队列时,而不是提交给硬盘设备时。流程为 I/o-> plug -> elevator -> driver
  13. io_ticks(tot_ticks):该设备用于处理I/O的自然时间。
    请注意io_ticks与rd_ticks(字段7)和wr_ticks(字段11)的区别,rd_ticks和wr_ticks是把每一个I/O所消耗的时间累加在一起。而io_ticks表示该设备有I/O(即非空闲)的时间,不考虑I/O有多少,只考虑当前有没有I/O。因为硬盘设备通常可以并行处理多个I/O,所以rd_ticks和wr_ticks往往会比自然时间大。在实际计算时,字段12(in_flight)不为零的时候io_ticks保持计时,字段12(in_flight)为零的时候io_ticks停止计时。
  14. time_in_queue: 对字段13(io_ticks)的加权值(ms)。
    字段13(io_ticks)是自然时间,但不考虑当前有几个I/O正在被处理,而time_in_queue是用当前的I/O数量(即字段12 in-flight)乘以自然时间(比如时间点1有一个I/O,时间点2有两个I/O, 那么 io_ticks = 1 + 1,而 time_in_queue=1+2,因为时间点2有两个 I/O)。虽然该字段的名称是time_in_queue,但并不真的只是在队列中的时间,其中还包含了硬盘处理I/O的时间。iostat在计算avgqu-sz时会用到这个字段。

通过上面的这些统计信息,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磁盘的单次 I/O 耗时,但是由于 /proc/diskstats 中没统计在磁盘上的实际耗时,所以我们无法计算出 I/O 在磁盘上的准确处理时间

await的计算来源

单次I/O的平均耗时(ms),包含在队列中的耗时和磁盘处理耗时

计算方法

间隔时间内 读写请求总耗时/读写总次数
#new 指这次获取 /proc/diskstats 的值, old 指上次获取 /proc/diskstats 的值
await =((new.rd_ticks - old.rd_ticks) + (new.wr_ticks - old.wr_ticks)) / (new.rd_ios + new.wr_ios - old.rd_ios-old.wr

svctm计算来源

单次I/O的服务时间(ms), 不包括等待时间

计算方法

间隔时间内 所有的io服务时间/io请求次数
svc_t=(new.io_ticks-old.io_ticks)/(new.rd_ios + new.wr_ios - old.rd_ios-old.wr_ios)
注意

  • svctm 是根据一段时间内有IO访问的时间累加和除以这段时间内的IO访问次数。但是这个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表示单次 I/O 时间, 比如当磁盘能并行处理请求时, 10个请求从开始处理到处理结束花费时间为10ms, 那么 io_ticks 统计的耗时是 10ms, 根据上面公式来算,单次 I/O 耗时为1ms,实际上每个请求可能都花费了10ms。
    但是对于 sata hdd 盘我们可以用 svctm 来简单地表示单次磁盘耗时, 对于nvme 我们不能用 svctm 表示单次 I/O 耗时。

util的计算来源

磁盘使用时间百分比

计算方法

#itv 表示两次统计之间的时间间隔
util = (new.tot_ticks - old.tot_ticks)/ itv
注意
如果磁盘可以并行,那么虽然 util显示达到100%, 磁盘吞吐可能还未达到上限。

这篇关于Linux之iostat溯源diskstat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31329

相关文章

Linux磁盘分区、格式化和挂载方式

《Linux磁盘分区、格式化和挂载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格式化和挂载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命令,包括MBR和GPT分区表的区别、fdisk和gdisk命令的使用、常见的文件系统格式以... 目录一、磁盘分区表分类二、fdisk命令创建分区1、交互式的命令2、分区主分区3、创建扩展分区,然后

Linux中chmod权限设置方式

《Linux中chmod权限设置方式》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权限的设置方法,包括chmod、chown和chgrp命令的使用,以及权限模式和符号模式的详细说明,通过这些命令,用户可以灵活... 目录设置基本权限命令:chmod1、权限介绍2、chmod命令常见用法和示例3、文件权限详解4、ch

Linux内核之内核裁剪详解

《Linux内核之内核裁剪详解》Linux内核裁剪是通过移除不必要的功能和模块,调整配置参数来优化内核,以满足特定需求,裁剪的方法包括使用配置选项、模块化设计和优化配置参数,图形裁剪工具如makeme... 目录简介一、 裁剪的原因二、裁剪的方法三、图形裁剪工具四、操作说明五、make menuconfig

Linux使用nohup命令在后台运行脚本

《Linux使用nohup命令在后台运行脚本》在Linux或类Unix系统中,后台运行脚本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任务或服务,本文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nohup命令在后台... 目录nohup 命令简介基本用法输出重定向& 符号的作用后台进程的特点注意事项实际应用场景长时间运行的任务服

什么是cron? Linux系统下Cron定时任务使用指南

《什么是cron?Linux系统下Cron定时任务使用指南》在日常的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中,定时执行任务是非常常见的需求,你可能需要每天执行备份任务、清理系统日志或运行特定的脚本,而不想每天... 在管理 linux 服务器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任务需要我们定期或重复执行。就比如备份任务,通常会选在服务器资

Linux限制ip访问的解决方案

《Linux限制ip访问的解决方案》为了修复安全扫描中发现的漏洞,我们需要对某些服务设置访问限制,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只有指定的内部IP地址能够访问这些服务,所以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x限制ip访问... 目录背景:解决方案:使用Firewalld防火墙规则验证方法深度了解防火墙逻辑应用场景与扩展背景:

Linux下MySQL8.0.26安装教程

《Linux下MySQL8.0.26安装教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配置MySQL,包括下载、解压、安装依赖、启动服务、获取默认密码、设置密码、支持远程登录以及创建表,感兴趣的朋友... 目录1.找到官网下载位置1.访问mysql存档2.下载社区版3.百度网盘中2.linux安装配置1.

Linux使用粘滞位 (t-bit)共享文件的方法教程

《Linux使用粘滞位(t-bit)共享文件的方法教程》在Linux系统中,共享文件是日常管理和协作中的常见任务,而粘滞位(StickyBit或t-bit)是实现共享目录安全性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将... 目录文件共享的常见场景基础概念linux 文件权限粘滞位 (Sticky Bit)设置共享目录并配置粘

linux-基础知识3

打包和压缩 zip 安装zip软件包 yum -y install zip unzip 压缩打包命令: zip -q -r -d -u 压缩包文件名 目录和文件名列表 -q:不显示命令执行过程-r:递归处理,打包各级子目录和文件-u:把文件增加/替换到压缩包中-d:从压缩包中删除指定的文件 解压:unzip 压缩包名 打包文件 把压缩包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 把压缩包上传到服务器(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