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爆肝 DNS 协议

2023-10-18 00:30
文章标签 协议 dns 字长 文爆

本文主要是介绍万字长文爆肝 DNS 协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mage.png

image

试想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可以有多少种识别自己的方式?可以通过身份证来识别,可以通过社保卡号来识别,也可以通过驾驶证来识别,尽管我们有多种识别方式,但在特定的环境下,某种识别方法可能比另一种方法更为适合。因特网上的主机和人类一样,可以使用多种识别方式进行标识。互联网上主机的一种标识方法是使用它的 主机名(hostname) ,如 www.facebook.com、 www.google.com 等。但是这是我们人类的记忆方式,路由器不会这么理解,路由器喜欢定长的、有层次结构的 IP地址。

如果你还不理解 IP 的话,可以翻阅一下我的这篇文章计算机网络层

IP 地址现在简单表述一下,就是一个由 4 字节组成,并有着严格的层次结构。例如 121.7.106.83 这样一个 IP 地址,其中的每个字节都可以用 . 进行分割,表示了 0 - 255 的十进制数字。

然而,路由器喜欢的是 IP 地址进行解析,我们人类却便于记忆的是网址,那么路由器如何把 IP 地址解析为我们熟悉的网址地址呢?这时候就需要 DNS 出现了。

image.png

image

DNS 的全称是 Domain Name System,DNS ,它是一个由分层的 DNS 服务器(DNS server)实现的分布式数据库;它还是一个使得主机能够查询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层协议。DNS 服务器通常是运行 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 软件的 UNIX 机器。DNS 协议运行在 UDP 之上,使用 53 端口。

DNS 基本概述

与 HTTP、FTP 和 SMTP 一样,DNS 协议也是应用层的协议,DNS 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运行在通信的端系统之间,在通信的端系统之间通过下面的端到端运输协议来传送 DNS 报文。但是 DNS 不是一个直接和用户打交道的应用。DNS 是为因特网上的用户应用程序以及其他软件提供一种核心功能。

DNS 通常不是一门独立的协议,它通常为其他应用层协议所使用,这些协议包括 HTTP、SMTP 和 FTP,将用户提供的主机名解析为 IP 地址。

下面根据一个示例来描述一下这个 DNS 解析过程,这个和你输入网址后,浏览器做了什么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你在浏览器键入 www.someschool.edu/index.html 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了使用户主机能够将一个 HTTP 请求报文发送到 Web 服务器 www.someschool.edu ,会经历如下操作

  • 同一台用户主机上运行着 DNS 应用的客户端
  • 浏览器从上述 URL 中抽取出主机名 www.someschool.edu ,并将这台主机名传给 DNS 应用的客户端
  • DNS 客户向 DNS 服务器发送一个包含主机名的请求。
  • DNS 客户最终会收到一份回答报文,其中包含该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
  • 一旦浏览器收到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后,它就能够向位于该 IP 地址 80 端口的 HTTP 服务器进程发起一个 TCP 连接。

除了提供 IP 地址到主机名的转换,DNS 还提供了下面几种重要的服务

  • 主机别名(host aliasing),有着复杂的主机名的主机能够拥有一个或多个其他别名,比如说一台名为 relay1.west-coast.enterprise.com 的主机,同时会拥有 enterprise.com 和 www.enterprise.com 的两个主机别名,在这种情况下,relay1.west-coast.enterprise.com 也称为 规范主机名,而主机别名要比规范主机名更加容易记忆。应用程序可以调用 DNS 来获得主机别名对应的规范主机名以及主机的 IP地址。
  • 邮件服务器别名(mail server aliasing),同样的,电子邮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调用 DNS 对提供的主机名进行解析。
  • 负载分配(load distribution),DNS 也用于冗余的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分配。繁忙的站点例如 cnn.com 被冗余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每台服务器运行在不同的端系统之间,每个都有着不同的 IP 地址。由于这些冗余的 Web 服务器,一个 IP 地址集合因此与同一个规范主机名联系。DNS 数据库中存储着这些 IP 地址的集合。由于客户端每次都会发起 HTTP 请求,所以 DNS 就会在所有这些冗余的 Web 服务器之间循环分配了负载。

DNS 工作概述

假设运行在用户主机上的某些应用程序(如 Web 浏览器或邮件阅读器) 需要将主机名转换为 IP 地址。这些应用程序将调用 DNS 的客户端,并指明需要被转换的主机名。用户主机上的 DNS 收到后,会使用 UDP 通过 53 端口向网络上发送一个 DNS 查询报文,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户主机上的 DNS 会收到一个主机名对应的 DNS 回答报文。因此,从用户主机的角度来看,DNS 就像是一个黑盒子,其内部的操作你无法看到。但是实际上,实现 DNS 这个服务的黑盒子非常复杂,它由分布于全球的大量 DNS 服务器以及定义了 DNS 服务器与查询主机通信方式的应用层协议组成。

DNS 最早的设计是只有一台 DNS 服务器。这台服务器会包含所有的 DNS 映射。这是一种集中式的设计,这种设计并不适用于当今的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有着数量巨大并且持续增长的主机,这种集中式的设计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单点故障(a single point of failure),如果 DNS 服务器崩溃,那么整个网络随之瘫痪。
  • 通信容量(traaffic volume),单个 DNS 服务器不得不处理所有的 DNS 查询,这种查询级别可能是上百万上千万级
  • 远距离集中式数据库(distant centralized database),单个 DNS 服务器不可能 邻近 所有的用户,假设在美国的 DNS 服务器不可能临近让澳大利亚的查询使用,其中查询请求势必会经过低速和拥堵的链路,造成严重的时延。
  • 维护(maintenance),维护成本巨大,而且还需要频繁更新。

所以 DNS 不可能集中式设计,它完全没有可扩展能力,因此采用分布式设计,所以这种设计的特点如下

分布式、层次数据库

首先分布式设计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 DNS 服务器的扩展性问题,因此 DNS 使用了大量的 DNS 服务器,它们的组织模式一般是层次方式,并且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台 DNS 服务器能够拥有因特网上所有主机的映射。相反,这些映射分布在所有的 DNS 服务器上。

大致来说有三种 DNS 服务器:根 DNS 服务器、 顶级域(Top-Level Domain, TLD) DNS 服务器 和 权威 DNS 服务器 。这些服务器的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image

假设现在一个 DNS 客户端想要知道 www.amazon.com 的 IP 地址,那么上面的域名服务器是如何解析的呢?首先,客户端会先根服务器之一进行关联,它将返回顶级域名 com 的 TLD 服务器的 IP 地址。该客户则与这些 TLD 服务器之一联系,它将为 amazon.com 返回权威服务器的 IP 地址。最后,该客户与 amazom.com 权威服务器之一联系,它为 www.amazom.com 返回其 IP 地址。

DNS 层次结构

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上面域名服务器的层次系统

  • 根 DNS 服务器 ,有 400 多个根域名服务器遍及全世界,这些根域名服务器由 13 个不同的组织管理。根域名服务器的清单和组织机构可以在 root-servers.org/ 中找到,根域名服务器提供 TLD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顶级域 DNS 服务器,对于每个顶级域名比如 com、org、net、edu 和 gov 和所有的国家级域名 uk、fr、ca 和 jp 都有 TLD 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所有的顶级域列表参见 tld-list.com/ 。TDL 服务器提供了权威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权威 DNS 服务器,在因特网上具有公共可访问的主机,如 Web 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这些主机的组织机构必须提供可供访问的 DNS 记录,这些记录将这些主机的名字映射为 IP 地址。一个组织机构的权威 DNS 服务器收藏了这些 DNS 记录。

DNS 查询步骤

下面我们描述一下 DNS 的查询步骤,从 DNS 解析 IP 再到 DNS 返回的一系列流程。

注意:通常情况下 DNS 会将查找的信息缓存在浏览器或者计算机本地中,如果有相同的请求到来时,就不再会进行 DNS 查找,而会直接返回结果。

通常情况下,DNS 的查找会经历下面这些步骤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 www.example.com 并点击回车后,查询会进入网络,并且由 DNS 解析器进行接收。
  2. DNS 解析器会向根域名发起查询请求,要求返回顶级域名的地址。
  3. 根 DNS 服务器会注意到请求地址的前缀并向 DNS 解析器返回 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TLD) 的 IP 地址列表。
  4. 然后,DNS 解析器会向 TLD 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
  5. TLD 服务器接收请求后,会根据域名的地址把权威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返回给 DNS 解析器。
  6. 最后,DNS 解析器将查询直接发送到权威 DNS 服务器
  7. 权威 DNS 服务器将 IP 地址返回给 DNS 解析器
  8. DNS 解析器将会使用 IP 地址响应 Web 浏览器

一旦 DNS 查找的步骤返回了 example.com 的 IP 地址,浏览器就可以请求网页了。

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image

DNS 解析器

进行 DNS 查询的主机和软件叫做 DNS 解析器,用户所使用的工作站和个人电脑都属于解析器。一个解析器要至少注册一个以上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DNS 解析器是 DNS 查找的第一站,其负责与发出初始请求的客户端打交道。解析器启动查询序列,最终使 URL 转换为必要的 IP 地址。

image.png

image

DNS 递归查询和 DNS 递归解析器不同,该查询是指向需要解析该查询的 DNS 解析器发出请求。DNS 递归解析器是一种计算机,其接受递归查询并通过发出必要的请求来处理响应。

DNS 查询类型

DNS 查找中会出现三种类型的查询。通过组合使用这些查询,优化的 DNS 解析过程可缩短传输距离。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用缓存的记录数据,从而使 DNS 域名服务器能够直接使用非递归查询。

  1. 递归查询:在递归查询中,DNS 客户端要求 DNS 服务器(一般为 DNS 递归解析器)将使用所请求的资源记录响应客户端,或者如果解析器无法找到该记录,则返回错误消息。 image
  2. 迭代查询:在迭代查询中,如果所查询的 DNS 服务器与查询名称不匹配,则其将返回对较低级别域名空间具有权威性的 DNS 服务器的引用。然后,DNS 客户端将对引用地址进行查询。此过程继续使用查询链中的其他 DNS 服务器,直至发生错误或超时为止。 image
  3. 非递归查询:当 DNS 解析器客户端查询 DNS 服务器以获取其有权访问的记录时通常会进行此查询,因为其对该记录具有权威性,或者该记录存在于其缓存内。DNS 服务器通常会缓存 DNS 记录,查询到来后能够直接返回缓存结果,以防止更多带宽消耗和上游服务器上的负载。

DNS 缓存

DNS 缓存(DNS caching) 有时也叫做 DNS 解析器缓存,它是由操作系统维护的临时数据库,它包含有最近的网站和其他 Internet 域的访问记录。也就是说, DNS 缓存只是计算机为了满足快速的响应速度而把已加载过的资源缓存起来,再次访问时可以直接快速引用的一项技术和手段。那么 DNS 的缓存是如何工作的呢?

DNS 缓存的工作流程

在浏览器向外部发出请求之前,计算机会拦截每个请求并在 DNS 缓存数据库中查找域名,该数据库包含有最近的域名列表,以及 DNS 首次发出请求时 DNS 为它们计算的地址。

DNS 缓存方式

DNS 数据可缓存到各种不同的位置上,每个位置均将存储 DNS 记录,它的生存时间由 TTL(DNS 字段) 来决定。

浏览器缓存

现如今的 Web 浏览器设计默认将 DNS 记录缓存一段时间。因为越靠近 Web 浏览器进行 DNS 缓存,为检查缓存并向 IP 地址发出请求的次数就越少。发出对 DNS 记录的请求时,浏览器缓存是针对所请求的记录而检查的第一个位置。

在 chrome 浏览器中,你可以使用 chrome://net-internals/#dns 查看 DNS 缓存的状态。这是基于 Windows 下查询的,我的 Mac 电脑输入上面 url 后无法查看 DNS ,只能 clear host cache,我也不知道为啥,可能是哪里设置的原因?

image.png

image

操作系统内核缓存

在浏览器缓存查询后,会进行操作系统级 DNS 解析器的查询,操作系统级 DNS 解析器是 DNS 查询离开你的计算机前的第二站,也是本地查询的最后一个步骤。

DNS 报文

共同实现 DNS 分布式数据库的所有 DNS 服务器存储了资源记录(Resource Record, RR),RR 提供了主机名到 IP 地址的映射。每个 DNS 回答报文中会包含一条或多条资源记录。RR 记录用于回复客户端查询。

资源记录是一个包含了下列字段的 4 元组

(Name, Value, Type, TTL)复制代码

RR 会有不同的类型,下面是不同类型的 RR 汇总表

DNS RR 类型解释A 记录IPv4 主机记录,用于将域名映射到 IPv4 地址AAAA 记录IPv6 主机记录,用于将域名映射到 IPv6 地址CNAME 记录别名记录,用于映射 DNS 域名的别名MX 记录邮件交换器,用于将 DNS 域名映射到邮件服务器PTR 记录指针,用于反向查找(IP地址到域名解析)SRV 记录SRV记录,用于映射可用服务。

DNS 有两种报文,一种是查询报文,一种是响应报文,并且这两种报文有着相同的格式,下面是 DNS 的报文格式

image.png

image

上图显示了 DNS 的报文格式,其中事务 ID、标志、问题数量、回答资源记录数、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附加资源记录数这六个字段是 DNS 的报文段首部,报文段首部一共有 12 个字节。

报文段首部

报文段首部是 DNS 报文的基础结构部分,下面我们对报文段首部中的每个字节进行描述

  • 事务 ID: 事务 ID 占用 2 个字节。它是 DNS 的标识,又叫做 标识符,对于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来说,这个字段的值是一样的,通过标识符可以区分 DNS 应答报文是对哪个请求进行响应的。
  • 标志:标志字段占用 2 个字节。标志字段有很多,而且也比较重要,下面列出来了所有的标志字段。

image.png

image

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 QR(Response): 1 bit 的 QR 标识报文是查询报文还是响应报文,查询报文时 QR = 0,响应报文时 QR = 1。
  • OpCode: 4 bit 的 OpCode 表示操作码,其中,0 表示标准查询,1 表示反向查询,2 表示服务器状态请求。
  • AA(Authoritative): 1 bit 的 AA 代表授权应答,这个 AA 只在响应报文中有效,值为 1 时,表示名称服务器是权威服务器;值为 0 时,表示不是权威服务器。
  • TC(Truncated): 截断标志位,值为 1 时,表示响应已超过 512 字节并且已经被截断,只返回前 512 个字节。
  • RD(Recursion Desired): 这个字段是期望递归字段,该字段在查询中设置,并在响应中返回。该标志告诉名称服务器必须处理这个查询,这种方式被称为一个递归查询。如果该位为 0,且被请求的名称服务器没有一个授权回答,它将返回一个能解答该查询的其他名称服务器列表。这种方式被称为迭代查询。
  • RA(Recursion Available): 可用递归字段,这个字段只出现在响应报文中。当值为 1 时,表示服务器支持递归查询。
  • zero: 保留字段,在所有的请求和应答报文中,它的值必须为 0。
  • AD: 这个字段表示信息是否是已授权。
  • CD: 这个字段表示是否禁用安全检查。
  • rcode(Reply code):这个字段是返回码字段,表示响应的差错状态。当值为 0 时,表示没有错误;当值为 1 时,表示报文格式错误(Format error),服务器不能理解请求的报文;当值为 2 时,表示域名服务器失败(Server failure),因为服务器的原因导致没办法处理这个请求;当值为 3 时,表示名字错误(Name Error),只有对授权域名解析服务器有意义,指出解析的域名不存在;当值为 4 时,表示查询类型不支持(Not Implemented),即域名服务器不支持查询类型;当值为 5 时,表示拒绝(Refused),一般是服务器由于设置的策略拒绝给出应答,如服务器不希望对某些请求者给出应答。

相信读者跟我一样,只看这些字段没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通过抓包的方式,看一下具体的 DNS 报文。

image.png

image

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具体的 DNS 报文,通过 query 可知这是一个请求报文,这个报文的标识符是 0xcd28,它的标志如下

  • QR = 0 实锤了这就是一个请求。
  • 然后是四个字节的 OpCode,它的值是 0,表示这是一个标准查询。
  • 因为这是一个查询请求,所以没有 AA 字段出现。
  • 然后是截断标志位 Truncated,表示没有被截断。
  • 紧随其后的 RD = 1,表示希望得到递归回答。
  • 请求报文中没有 RA 字段出现。
  • 然后是保留字段 zero。
  • 紧随其后的 0 表示未经身份验证的数据是不可接受的。
  • 没有 rcode 字段的值

然后我们看一下响应报文

image.png

image

可以看到,标志位也是 0xcd28,可以说明这就是上面查询请求的响应。

查询请求已经解释过的报文我们这里就不再说明了,现在只解释一下请求报文中没有的内容

  • 紧随在 OpCode 后面的 AA 字段已经出现了,它的值为 0 ,表示不是权威 DNS 服务器的响应
  • 最后是 rcode 字段的响应,值为 0 时,表示没有错误。

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通常指报文格式中查询问题的区域部分。这部分用来显示 DNS 查询请求的问题,包括查询类型和查询类

image.png

image

这部分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 查询名:指定要查询的域名,有时候也是 IP 地址,用于反向查询。
  • 查询类型:DNS 查询请求的资源类型,通常查询类型为 A 类型,表示由域名获取对应的 IP 地址。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架构学习交流圈。交流学习指导伪鑫:1253431195(里面有大量的面试题及答案)里面会分享一些资深架构师录制的视频录像:有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原理,JVM性能优化、分布式架构等这些成为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还能领取免费的学习资源,目前受益良多
  • 查询类:地址类型,通常为互联网地址,值为 1 。

同样的,我们再使用 wireshark 查看一下问题区域

image.png

image

可以看到,这是对 mobile-gtalk.l.google.com 发起的 DNS 查询请求,查询类型是 A,那么得到的响应类型应该也是 A

image.png

image

如上图所示,响应类型是 A ,查询类的值通常是 1、254 和 255,分别表示互联网类、没有此类和所有类,这些是我们感兴趣的值,其他值通常不用于 TCP/IP 网络。

资源记录部分

资源记录部分是 DNS 报文的最后三个字段,包括回答问题区域、权威名称服务器记录、附加信息区域,这三个字段均采用一种称为资源记录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image

资源记录部分的字段含义如下

  • 域名:DNS 请求的域名。
  • 类型:资源记录的类型,与问题部分中的查询类型值是一样的。
  • 类:地址类型、与问题中的查询类值一样的。
  • 生存时间:以秒为单位,表示资源记录的生命周期。
  • 资源数据长度:资源数据的长度。
  • 资源数据:表示按查询段要求返回的相关资源记录的数据。

资源记录部分只有在 DNS 响应包中才会出现。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响应报文看一下具体的字段示例

image.png

image

其中,域名的值是 mobile-gtalk.l.google.com ,类型是 A,类是 1,生存时间是 5 秒,数据长度是 4 字节,资源数据表示的地址是 63.233.189.188。

SOA 记录

如果是权威 DNS 服务器的响应的话,会显示记录存储有关区域的重要信息,这种信息就是 SOA 记录。所有 的DNS 区域都需要一个 SOA 记录才能符合 IETF 标准。 SOA 记录对于区域传输也很重要。

SOA 记录除具有 DNS 解析器响应的字段外,还具有一些额外的字段,如下

image.png

image

具体字段含义

  • PNAME:即 Primary Name Server,这是区域的主要名称服务器的名称。
  • RNAME:即 Responsible authority’s mailbox,RNAME 代表管理员的电子邮件地址,@ 用 . 来表示,也就是说 admin.example.com 等同于 admin@example.com。
  • 序列号: 即 Serial Number ,区域序列号是该区域的唯一标识符。
  • 刷新间隔:即 Refresh Interval,在请求主服务器提供 SOA 记录以查看其是否已更新之前,辅助服务器应等待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 重试间隔:服务器应等待无响应的主要名称服务器再次请求更新的时间。
  • 过期限制:如果辅助服务器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收到主服务器的响应,则应停止响应对该区域的查询。

上面提到了主要名称服务器和服务名称服务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image.png

image

这块我们主要解释了 RR 类型为 A(IPv4) 和 SOA 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型,这篇文章就不再详细介绍了,读者朋友们可以阅读 《TCP/IP 卷一 协议》和 cloudflare 的官网 www.cloudflare.com/learning/dn… 查阅,值得一提的是,cloudflare 是一个学习网络协议非常好的网站。

DNS 安全

几乎所有的网络请求都会经过 DNS 查询,而且 DNS 和许多其他的 Internet 协议一样,系统设计时并未考虑到安全性,并且存在一些设计限制,这为 DNS 攻击创造了机会。

DNS 攻击主要有下面这几种方式

  • 第一种是 Dos 攻击,这种攻击的主要形式是使重要的 DNS 服务器比如 TLD 服务器或者根域名服务器过载,从而无法响应权威服务器的请求,使 DNS 查询不起作用。
  • 第二种攻击形式是 DNS 欺骗,通过改变 DNS 资源内容,比如伪装一个官方的 DNS 服务器,回复假的资源记录,从而导致主机在尝试与另一台机器连接时,连接至错误的 IP 地址。
  • 第三种攻击形式是 DNS 隧道,这种攻击使用其他网络协议通过 DNS 查询和响应建立隧道。攻击者可以使用 SSH、TCP 或者 HTTP 将恶意软件或者被盗信息传递到 DNS 查询中,这种方式使防火墙无法检测到,从而形成 DNS 攻击。
  • 第四种攻击形式是 DNS 劫持,在 DNS 劫持中,攻击者将查询重定向到其他域名服务器。这可以通过恶意软件或未经授权的 DNS 服务器修改来完成。尽管结果类似于 DNS 欺骗,但这是完全不同的攻击,因为它的目标是名称服务器上网站的 DNS 记录,而不是解析程序的缓存。
  • 第五章攻击形式是 DDoS 攻击,也叫做分布式拒绝服务带宽洪泛攻击,这种攻击形式相当于是 Dos 攻击的升级版

那么该如何防御 DNS 攻击呢?

防御 DNS 威胁的最广为人知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 DNSSEC 协议。

DNSSEC

DNSSEC 又叫做 DNS 安全扩展,DNSSEC 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来保护其有效性,从而防止受到攻击。它是由 IETF 提供的一系列 DNS 安全认证的机制。DNSSEC 不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它只会验证你所访问的站点地址是否有效。

DNS 防火墙

有一些攻击是针对服务器进行的,这就需要 DNS 防火墙的登场了,DNS 防火墙是一种可以为 DNS 服务器提供许多安全和性能服务的工具。DNS 防火墙位于用户的 DNS 解析器和他们尝试访问的网站或服务的权威名称服务器之间。防火墙提供 限速访问,以关闭试图淹没服务器的攻击者。如果服务器确实由于攻击或任何其他原因而导致停机,则 DNS 防火墙可以通过提供来自缓存的 DNS 响应来使操作员的站点或服务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两种防御手段外,本身 DNS 区域的运营商就会采取进步一措施保护 DNS 服务器,比如配置 DNS 基础架构,来防止 DDoS 攻击。

更多关于 DNS 的攻击和防御就是网络安全的主题,这篇文章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总结

这篇文章我用较多的字数为你介绍了 DNS 的基本概述,DNS 的工作机制,DNS 的查询方式,DNS 的缓存机制,我们还通过 WireShark 抓包带你认识了一下 DNS 的报文,最后我为你介绍了 DNS 的攻击手段和防御方式。

这篇关于万字长文爆肝 DNS 协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28973

相关文章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文章主要介绍了HL7协议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如何配置环境、接收和解析数据,以及与前端进行交互的实现方法,文章还分享了使用7Edit工具进行调试的经... 目录一、前言二、正文1、环境配置2、数据接收:HL7Monitor3、数据解析:HL7Busines

【Linux】应用层http协议

一、HTTP协议 1.1 简要介绍一下HTTP        我们在网络的应用层中可以自己定义协议,但是,已经有大佬定义了一些现成的,非常好用的应用层协议,供我们直接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就是其中之一。        在互联网世界中,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协议,他定义了客户端(如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如何进行通信,以交换或者传输超文本(比如HTML文档)。

【Go】go连接clickhouse使用TCP协议

离开你是傻是对是错 是看破是软弱 这结果是爱是恨或者是什么 如果是种解脱 怎么会还有眷恋在我心窝 那么爱你为什么                      🎵 黄品源/莫文蔚《那么爱你为什么》 package mainimport ("context""fmt""log""time""github.com/ClickHouse/clickhouse-go/v2")func main(

2024.9.8 TCP/IP协议学习笔记

1.所谓的层就是数据交换的深度,电脑点对点就是单层,物理层,加上集线器还是物理层,加上交换机就变成链路层了,有地址表,路由器就到了第三层网络层,每个端口都有一个mac地址 2.A 给 C 发数据包,怎么知道是否要通过路由器转发呢?答案:子网 3.将源 IP 与目的 IP 分别同这个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相等则是在一个子网,不相等就是在不同子网 4.A 如何知道,哪个设备是路由器?答案:在 A

Modbus-RTU协议

一、协议概述 Modbus-RTU(Remote Terminal Unit)是一种基于主从架构的通信协议,采用二进制数据表示,消息中的每个8位字节含有两个4位十六进制字符。它主要通过RS-485、RS-232、RS-422等物理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通信效率高。 二、报文结构 一个标准的Modbus-RTU报文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地址域:单个字节,表示从站设备

网络原理之TCP协议(万字详解!!!)

目录 前言 TCP协议段格式 TCP协议相关特性 1.确认应答 2.超时重传 3.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4.滑动窗口 5.流量控制 6.拥塞控制 7.延迟应答 8.捎带应答  9.基于字节流 10.异常情况的处理 小结  前言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有关UDP协议的相关知识,但是在传输层,还有

DNS协议基础笔记

1.定义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 IP 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 2.域名解析过程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浏览器首先会检查自己的缓存中是否有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本地 DNS 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首先会检查自己的缓存中是否有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查询请

4G模块、WIFI模块、NBIOT模块通过AT指令连接华为云物联网服务器(MQTT协议)

MQTT协议概述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它被设计用来提供一对多的消息分发和应用之间的通讯,尤其适用于远程位置的设备和高延迟或低带宽的网络。MQTT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主题,并可以发布消息到这些主题。服务器(通常称为MQTT Broker)则负责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转发消

诺瓦星云校招嵌入式面试题及参考答案(100+面试题、10万字长文)

SPI 通信有哪些内核接口? 在嵌入式系统中,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通信通常涉及以下内核接口: 时钟控制接口:用于控制 SPI 时钟的频率和相位。通过设置时钟寄存器,可以调整 SPI 通信的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外设需求。数据发送和接收接口:负责将数据从主机发送到从机以及从从机接收数据到主机。这些接口通常包括数据寄存器,用于存储待发

HTTP协议 HTTPS协议 MQTT协议介绍

目录 一.HTTP协议 1. HTTP 协议介绍 基本介绍: 协议:  注意: 2. HTTP 协议的工作过程 基础术语: 客户端: 主动发起网络请求的一端 服务器: 被动接收网络请求的一端 请求: 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 响应: 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的数据 HTTP 协议的重要特点: 一发一收,一问一答 注意: 网络编程中,除了一发一收之外,还有其它的模式 二.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