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2013年07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当日,酷暑下的杭州犹如火炉一般,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远远望去,美丽的西湖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
很多人觉得在西湖洗脚“煞风景”,然而,当反思的是,让西湖成“洗脚池”,除了游客素质的参差不齐,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如果说一两个人在西湖“洗脚”尚可斥为道德水准不高,但出现万人“洗脚”之场景,显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君不见,面对大范围酷暑,“旧火炉”未去,“新火炉”又纷纷腾空而出,在各大游泳池、沙滩浴场犹如“下饺子”般被挤得满满当当的时下,人们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不用收费的纳凉地,自然欣然往之。
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就曾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是与其物质水平是紧密联系的。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很多地方气温也都达到38摄氏度,同样怕热的美国人却几乎不会违背公德去类似西湖这样的地方“洗脚”,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在公德范畴方面有着完善的约束机制,更源于美国十分重视公民的“纳凉权”。以芝加哥为例,该市早在2006年就出台“极热天气行动计划”,明文规定芝加哥警察局在极热天气下必须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群。同时,市政府下属的“家庭和支持服务部”也会与市政其他部门协作,帮助当地居民挺过酷暑。如遇到极端酷热天气,所有市政建筑都进入24小时制冷状态,免费开放供市民乘凉;另外,芝加哥设有约百座临时庇护所,有约5000个床位,夜间可为无家可归者和家庭提供床铺和热饭,并且开设热线电话311,以方便定位和寻求帮助。
时下的中国,物质水平固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较有相当距离,但这并不代表一些公共服务就可以无所突破。例如开放更多公共纳凉点,建设一些公益性游泳池、海滩浴场、公园喷泉,全面落实高温补贴等。以高温补贴为例,从执行情况来看,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未能真正惠及大众,造成有高温的无补贴、有补贴的无高温,比如某些银行职员,动辄发几千元的高温费,而路边工作的农民工,却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名词——倒是劝离地铁、车站等蹭凉族的消息不少闻。
因此,在笔者看来,西湖成“洗脚池”不仅大煞了西湖的风景,更在大煞国民素质的同时,给国家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问题。面对纳凉无好去处的底层群体,我们又什么理由带着玫瑰色的眼镜去指摘底层的道德色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