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国庆黄金周超6亿人次出游,旅游业是否已经全面恢复,旅行社前路如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国庆中秋8天长假刚刚过去,想必各位小伙伴一定还记得旅游的火爆盛况。
上海外滩再现拉链式人墙:
黄山风雨交加游客爬到一半想回家却进退两难:
甘肃鸣沙山游客扎堆骑骆驼恍如“大片”:
那么,这些情况是否说明国内旅游业已经全面恢复?
答案是:没有。
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
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官方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算不上全面恢复。
其中,有的领域恢复快速,比如景区、酒店。
比如开元旅业旗下的森泊度假乐园,去年1月开业的杭州森泊项目为例,今年用了约4个月的时间追平了去年7个月的营收,恢复状况实在让人羡慕。
截至8月,杭州森泊的营收突破了1亿元。
但有的领域恢复缓慢甚至仍在寒冰期,比如众多旅行社门店。
很多旅游从业者这个假期都在家中休息。旅行社这个假期收客量很少,生意状况不佳。
同属旅游行业,为何各垂直领域情况大不一样?
思途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酒店、景区属于资源方,旅行社是中间商角色,和它们天然不同;
2、 疫情改变游客出行习惯,兴起自驾游、落地自助游、小包团、本地游或周边游,而这些项目里要么是不需要旅行社经手,要么是旅行社几乎“无利可图”;
3、 OTA积极改变,并补贴让利游客,旅行社无力竞争;
4、 疫情还改变了旅游资源商的习惯,纷纷建立或加强自有渠道,比如景区小程序,酒店小程序;直面客源进行销售,进一步“抢夺”旅行社客源;
5、 旅行社人才流失,部分资深从业者具有一定人脉和资源,脱离了旅行社自己单干,无形中又“抢占”了旅行社的客源;
6、 政策层面,出于防疫要求,跟团报名步骤繁琐,劝退部分游客。
多种原因作用下,旅行社并未感觉到黄金周的火爆降临在他们身上,只能看着各大景区人从众的景象。
那么,面对当下这个情况,旅行社应该怎么办呢?
大致可分为3条路:
1、 暂时转型,等待疫后机会:
我国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人们的财力、文化、素质都不同,消费层级多样,旅游需求完全不同。
在舆论媒体不关注的地方,其实有大量初、中级消费者,他们习惯低价跟团游。在他们心里,便宜才是王道,低价就是赚到。旅游品质,人文感受、精神体验,这些更高层级的消费需求,是次要的。
疫后这类人群还是会选择低价游。所以有的旅行社就暂时转型做电商,做微商,保持门店不关,等待疫后机会。
2、 迎难而上,转型升级:
这无疑是最难的路,付出的时间、精力、人力都无法估算,并且要经受疫情和政策方面的未知因素考验,还对旅行社的人脉资源也是一个考验。
对于部分旅行社来说,转型意味着推到重来。
与资源方的合作要重新谈,产品要重新定制,客源要重新分析获取,自身定位要重新考虑,还有,转型的不止一家,还要考虑与转型后的潜在对手做竞争,诸如此类,甚至一些资质也要重新获取。
但一旦成功,毫无疑问就可以抓住旅游新形势,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而转型方向有哪些,不外乎这半年来的频繁提起的几个关键词,安全、小包团、高品质、本地游。
3、 门店联盟联合收客,社群运营,维持现状:
这是客源减少的情况下,部分旅行社选择的生存之路。联合起来报团取暖,或者是依靠自己之前的积累,做好私域流量,做复购。
而这条路也要看旅行社客源积累和同业资质,不是每家旅行社都可以做到的。
从以上3种情况来看,各有优劣,不存在哪个最好,哪个比较差。
这都是可行的办法,适合不同的旅行社。
当然从长远情况来看,还是建议有条件的旅行社选择升级转型之路。
这篇关于国庆黄金周超6亿人次出游,旅游业是否已经全面恢复,旅行社前路如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