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专业造轮子】:一位大神的编程之路,让我大吃一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vczh,本名陈梓瀚,因知乎的个人信息介绍上写有 “专业造轮子”,所以江湖人称 “轮子哥”。
vczh 大学时代就在微软实习,毕业后即加入微软。开始时是在微软上海,后来进入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已移居美国西雅图,在 Office 组做工程师。
前几天收到网友的邀请参加这个活动,想想好像今年的惯例回顾博客文章没有写,于是干脆就写一遍。本文的前半部分基本截取自4年前的一篇博客文章:进入 2012 — 回顾我走过的编程之路,后半部分加入最近几年的进展。看过这篇老博客的朋友们可以直接从目录跳转至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部分。以前经常有人问我,要怎么样才可以去微软。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09 年大四那会儿,刚好碰上了美帝的次贷危机。令我们这些想去美帝的公司被剥削的这帮人倍感艰辛。所幸后来还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实习结束之后成功留了下来。这其中的因果,显然不是面试的那几天所能够决定的,因此还得从 hello world 讲起。
中学
我有幸从初二开始就学习编程。那个时候世界已经处于一个现代化的程度了,操作系统都有虚拟内存,有图形界面,有因特网,开发软件还有集成开发环境可用,跟一些老前辈所描述的编译一个程序还要换几次磁盘的日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正值购买电脑半年,处于看见什么东西都感到十分好奇的时候,再加上父亲那个时候不太同意我玩游戏,所以我就在想什么时候也自己做几个游戏,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玩了。所以在听到汕头华侨中学开 Visual Basic 5.0 的课的时候,感到比较兴奋。但是其兴奋程度比起初一为了上第一节电脑课兴奋过度,骑自行车超速以至于留了一大堆血没了几颗牙的那一天,已经可以忽略了。
那个时候还是 21 世纪的第一年,正处于上网费用巨贵无比、Google 还刚起来没多久基本没人知道的时候,学习编程要比现在困难很多。当时想寻找什么知识,因特网基本上是没什么指望的,所以我就有了一个没事去书店的爱好。
中间因为试图使用编程绘制很多复杂的图形和对图像进行各种复杂的变换,于是每当写程序之前都要在纸上推导长长的公式。如果程序的运行结果不对了,根本无从调试,只好重新推导,借以希望可以发现公式的几个 bug 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错误。
从此以后我对符号运算就十分拿手。而且做数学物理作业也好,为了编程推导公式也好,需要计算的东西太多懒得到处寻找废纸,从而便获得了心算复杂过程的本领(可惜现在已经丧失了)。这顺带还给我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高考数学选择题在发卷后不许动笔的 10 分钟内就被我全部心算出答案,而且全对了。
图形编程做久了,就想起了当初的理想,于是就搞游戏去了。那会儿看到了成
这篇关于【专业造轮子】:一位大神的编程之路,让我大吃一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