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AST其实很简单》二、Step1-函数调用还原

2023-10-12 15:30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Script AST其实很简单》二、Step1-函数调用还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本系列所有反混淆内容都是基于开源项目JavaScript Obfuscator Tool进行的。
打开网站后,使用如下配置对js源码进行混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混淆后的js文件,进行格式化后大概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备注:源文件见最下方附件内的ob.txt

可以看到第一个节点定义了一个大数组_0x101c,第二和第三是一个立即执行函数和一个函数,这两个顺序不一定。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被混淆后的js代码中,存在非常多的相同的函数调用,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个函数调用的结果还原回去。

1.语法分析

要反混淆第一步就是对现有的代码做分析,找到其加密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还原
首先将混淆后的代码复制到AST explorer,其中使用的解析器是esprima,我用用node的模块也是这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很快就可以将源代码转换成抽象语法树,然后随便点击一个_0x166e函数调用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其中的类型为CallExpression,那么现在就可以找所有的CallExpression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函数调用都是需要还原的,只有名称为_0x166e的才需要。

但是并不能将这个函数名写死,因为这个函数名是随机的,所以要先确定函数名。由前面可知,函数的定义一定会出现在第二或者第三个节点,那么只要查找第二和第三个节点,看看哪个是函数定义,就可以知道函数名了。只知道函数名还不够,还需要里面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CallExpression的子节点在有一个arguments的节点,里面就有函数调用的参数了。此时就已经获取了函数名和所有调用的参数

2.函数调用计算

我们首先编写一个node的命令行文件,用于将js代码转换为json,保存为文件:js2jsonyuge.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esprima = require('esprima')
const escodegen = require('escodegen')var inputtext = process.argv[2];
var outputtext = process.argv[3];var data = fs.readFileSync(inputtext);
var ast = esprima.parseScript(data.toString());
var ast_to_json = JSON.stringify(ast);
fs.writeFileSync(outputtext, ast_to_json);

再编写一个相反的,将json转换为js代码,保存为文件:json2jsyuge.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esprima = require('esprima')
const escodegen = require('escodegen')var inputtext = process.argv[2];
var outputtext = process.argv[3];var data = fs.readFileSync(inputtext);
var ast = JSON.parse(data.toString());
var code = escodegen.generate(ast, {format: {compact: true,escapeless: true}
});
fs.writeFileSync(outputtext, code);

先读取转换的json,并将前3个节点输出,用于后面计算结果

    inputfile = 'ob'os.system('node js2jsonyuge '+inputfile+'.js '+inputfile+'.json')with open(inputfile+'.json', 'r', encoding='utf-8') as f:data = f.read()# 删除缓存os.remove(inputfile+'.json')data = json.loads(data)# 定义替换函数的jsontempstep1 = {'type': 'Program','body': data['body'][:3],'sourceType': 'script'}# 写出第一步替换的函数体with open(inputfile+'_step1.json', 'w', encoding='utf-8') as f:f.write(json.dumps(tempstep1, ensure_ascii=False, separators=(',', ':')))os.system('node json2jsyuge '+inputfile+'_step1.json '+inputfile+'_step1.js')

运行后会得到一个ob_step1.json和ob_step1.js,打开ob_step1.js并在第二行输入

console.log(_0x166e('0x305'));

保存后在命令行中运行

node ob_step1.js

如果可以显示【return (function()】,说明正常计算。
而在python中需要用到execjs模块

with open('ob_step1.js', 'r', encoding='utf-8') as f:ctx = execjs.compile(f.read())
resul = ctx.call('_0x166e', '0x305', '')
print(resul)

此时一样可以得到【return (function()】

3.递归还原

此时就可以递归获取所有名称为_0x166e的CallExpression节点,然后计算结果,基本的递归格式我是如下编写的。
填写核心逻辑后,就可以递归获取所有参数,并进行调用还原,还原的结果要怎么塞回去呢?继续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所有的返回值都是字符串,那么字符串的类型就是Literal,那么就可以自己构建一个Literal节点,然后将源节点替换掉即可

def diguiyangli(node, Functionname, ctx):if type(node) == list:if node:for i in range(len(node)):diguiyangli(node[i], Functionname, ctx)elif type(node) == dict:for key in node.keys():if node[key]:if not type(node[key]) in [str, bool, int]:for eachkey in node[key].keys():if type(node[key][eachkey]) == dict:if 'type' in node[key][eachkey].keys():if node[key][eachkey]['type'] == 'CallExpression':  # 获取类型为CallExpression的节点if 'name' in node[key][eachkey]['callee'].keys():if node[key][eachkey]['callee']['name'] == Functionname:  # 获取指定函数调用名的节点if len(node[key][eachkey]['arguments']) == 2:  # 获取函数调用的参数arg1, arg2 = node[key][eachkey]['arguments']arg1 = arg1['value']arg2 = arg2['value']else:arg1 = node[key][eachkey]['arguments'][0]['value']arg2 = ''value = ctx.call(Functionname, arg1, arg2)# 创建一个Literal节点returnobject = {'type': 'Literal', 'value': value}# 替换原来节点node[key][eachkey] = returnobjectdiguiyangli(node[key], Functionname, ctx)

经过一系列的调用还原后,输出js代码,并将其格式化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原来的

'VlwGE': _0x166e('0x305')

已经被替换为

'VlwGE': 'return (function() '

此时第一步已经完成,那么前三个节点已经没有用了,将前三个节点删除后,就是第一步反混淆的最终结果.
备注:源文件见最下方附件内的ob_step1.txt

附件地址:https://www.lanzoux.com/b0101ok4b

这篇关于《JavaScript AST其实很简单》二、Step1-函数调用还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96759

相关文章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 CSS的完整指南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CSS的完整指南》在现代前端开发中,使用UI库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TailwindCSS是一个功能类优先的CSS框架,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Reac... 目录前言一、Tailwind css 简介二、创建 React 项目使用 Create React App 创建项目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docxtemplater是一种邮件合并工具,以编程方式使用并处理条件、循环,并且可以扩展以插入任何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docxtempl... 目录docxtemplater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安装常用语法 封装导出方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包括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删除等,了解如何操作这些表是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基本技能,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表的简单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3.1 创建表 3.2 查看表结构3.3 修改表3.4 实践案例:修改表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集成Security安全框架引入依赖编写配置类WebSecurityConfig(自定义资源权限规则

Vue中组件之间传值的六种方式(完整版)

《Vue中组件之间传值的六种方式(完整版)》组件是vue.js最强大的功能之一,而组件实例的作用域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组件之间的数据无法相互引用,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 目录前言方法一、props/$emit1.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2.子组件向父组件传值(通过事件形式)方

css中的 vertical-align与line-height作用详解

《css中的vertical-align与line-height作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CSS中的`vertical-align`和`line-height`属性,包括它们的作用、适用元素、属性值、常见使用场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vertical-ali

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

《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任务管理器效果图完整代码import tkinter as tkfrom tkinter i

C++中函数模板与类模板的简单使用及区别介绍

《C++中函数模板与类模板的简单使用及区别介绍》这篇文章介绍了C++中的模板机制,包括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的概念、语法和实际应用,函数模板通过类型参数实现泛型操作,而类模板允许创建可处理多种数据类型的类,... 目录一、函数模板定义语法真实示例二、类模板三、关键区别四、注意事项 ‌在C++中,模板是实现泛型编程

浅析CSS 中z - index属性的作用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浅析CSS中z-index属性的作用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z-index属性用于控制元素的堆叠顺序,值越大,元素越显示在上层,它需要元素具有定位属性(如relative、absolute、fi... 目录1. z-index 属性的作用2. z-index 失效的情况2.1 元素没有定位属性2.2 元素处

Python实现html转png的完美方案介绍

《Python实现html转png的完美方案介绍》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html转png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1.增强稳定性与错误处理建议使用三层异常捕获结构:try: with sync_play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