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 学习笔记

2023-10-09 04:10

本文主要是介绍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 学习笔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隔板(以下简称“隔板”)的分类与命名、标记、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用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微孔聚乙烯隔板、烧结聚氯乙烯隔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大孔径 maximum pore size

隔板最大孔隙的直径。

3.2

孔率 porosity

隔板孔隙的体积占整个隔板体积的百分率。

3.3

电阻 electrical resistance

在硫酸溶液中隔板阻碍离子迁移的能力。

注:用1平方分米隔板欧姆值表示。

3.4

润湿性 wet ability

隔板被硫酸溶液润湿的能力。

注:用时间表示,单位为秒(s)。

3.5

basis weight

单位面积单位厚度隔板的质量。

3.6

浸酸失重 weight loss in acid-soaking

隔板在一定温度、 一定密度的硫酸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质量的变化率。

3.7

毛细吸酸高度 acid-wicking height

隔板吸酸时酸液自由爬升的高度。

GB/T 28535—2018

3.8

发泡性 foamability

由纯铅电极和隔板组成的单元在恒流充电下,硫酸溶液液面上产生气泡(沫)的程度。

3.9

隔板高 separator height

沿隔板成型方向(即沿极板高方向)的长度。

3.10

尺寸稳定性 dimensional stability

隔板在一定温度的硫酸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其尺寸的变化。

3.11

横向伸长率 CMD elongation

隔板横向拉伸前后其长度的变化率。

3.12

油含量 oil content

隔板中油的质量所占整个隔板质量的百分数。

3.13

疵点 defect

隔板上的亮点。

3.14

拉断延伸率 elongation at break

当进行断裂拉伸试验时,样品完全断裂时长度增加的百分率。

3.15

湿态保压能力 wet pressure retention

隔板饱和状态下对极板保持压力的能力。

3.16

灼烧减量 ignition loss

隔板灼烧前与灼烧后的减少量。

3.17

抗穿刺强度 puncture strength

一定形状的针穿透隔板所需要的力值。

3.18

抗氧化性 anti-oxidation

隔板在强氧化剂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氧化后的横向伸长率。

4 分类与命名、标记

4.1 分类

隔板按其形式分为片型(包括平板形、压槽形、复合形、筋条形)和毡型。

4.2 命名、标记

隔板命名与标记用隔板主体材料英文名称的缩写表示,组成如下:

GB/T 28535—2018

隔板总厚,mm

隔板宽,mm

— — 隔板高,mm

— — — 隔板主体材料英文缩写。

示例1: 高146 mm,宽148 mm, 总厚1.5 mm 的玻璃纤维隔板命名与标记为:

AGM(146 mm×148 mm×1.5 mm)。

示例2: 高146 mm, 宽148 mm,总厚1.5 mm 的聚乙烯隔板命名与标记为:

PE(146 mm×148 mm×1.5 mm)。

示例3: 高135 mm, 宽152 mm,总厚1.2 mm 的聚氯乙烯隔板命名与标记为:

PVC(135 mm×152 mm×1.2 mm)。

5 要求

5.1 外观

隔板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无裂纹、穿孔、缺角、明显分层等缺陷。成卷的隔板允许存在每1000
延长米15处以下的上述缺陷,其中成卷的聚乙烯隔板允许存在每1000延长米5处以下的上述缺陷,

且穿孔处应有明显的标识。

5.2 规格尺寸

5.2.1
规格尺寸应符合制造厂产品图样要求或符合用户与制造厂商定的产品图样要求。

5.2.2 尺寸偏差在产品图样没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表1规定。

1 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型式

基本尺寸

尺寸偏差

对角线

总厚

基底厚

片型

≤200

±1.0

±1.0

≤1.5

±0.05

+0.05

-0.02

>200

±1.5

±1.0

≤2.0

±0.05

+0.05

—0.02

毡型

≤200

±1.0

±1.0

≤1.5

±8%d

>200

±1.5

±1.0

≤2.0

±8%d

袋型

≤200

±1.0

±1.0

≤1.5

±0.05

+0.05

—0.02

>200

±1.5

±1.0

≤2.0

±0.05

+0.05

—0.02

注:d为总厚。总厚在1.5mm以上的玻璃纤维复合隔板(片型)其总厚的尺寸偏差按其总厚的5%计算。

5.3 技术指标

5.3.1 超细玻璃纤维隔板技术指标见表2。

5.3.2 微孔聚乙烯隔板技术指标见表3。

GB/T 28535—2018

5.3.3 烧结、软质聚氯乙烯隔板技术指标见表4、表5。

2 超细玻璃纤维隔板技术指标

序号

检验项目

动力型电池用隔板

浮充型电池用隔板

1

拉伸强度

总厚

mm

极限值"

总厚

mm

极限值"

≤2.00

>2.00

≥0.42d⁶kN/m

≥0.84 kN/m

≤2.00

>2.00

≥0.42d⁵kN/m

≥0.84 kN/m

2

电阻/(Ω · dm²)

≤0.00050d

≤0.00050d

3

最大孔径/μm

≤18

≤22

4

定量/(g/m² · mm)

155.0±7

160.0±7

5

拉断延伸率/%

≥2

≥2

6

湿态保压能力/%

≥75

≥75

7

毛细吸酸高度

≥75 mm/5 min

≥80 mm/5 min

≥620 mm/24 h

≥720 mm/24 h

8

浸酸失重/%

≤3.0

≤3.0

9

加压吸酸量/%

≥550

≥550

10

灼烧减量/%

≤1

≤1

1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mL/g)

≤5.0

≤5.0

12

铁含量/%

≤0.0050

≤0.0050

13

氯含量/%

≤0.0030

≤0.0030

14

水含量/%

≤1.0

≤1.0

15

外观

无裂纹、穿孔;疵点≤5

无裂纹、穿孔;疵点≤5

注1:出厂前未经压缩的毡型隔板,其物理化学性能由供需双方自行决定。

注2:当隔板尺寸小于本标准规定的试样尺寸要求时,其极限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注3:含有机纤维的隔板的灼烧减量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此电阻极限值对应的隔板总厚不大于2.0 mm。

bd为以毫米(mm)为单位的被测试隔板厚度的数值。

3 微孔聚乙烯隔板物理化学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汽车电池型

工业电池型

1

电阻/(Ω · dm²)

基底厚

mm

极限值

基底厚

mm

极限值

≤0.30

>0.30

≤0.0010

≤0.0015

≤0.30

>0.30~0.50

>0.50

≤0.0015

≤0.0025

≤0.0035

2

横向伸长率/%

≥300.0

≥200.0

GB/T 28535—2018

3 ( )

序号

检验项目

汽车电池型

工业电池型

3

孔率/%

≥55

≥50

4

润湿性/s

≤60.0

5

浸酸失重/%

≤4.0

≤4.0

6

尺寸稳定性/%

≤1.0

≤1.0

7

抗氧化性(20 h)/%

≥100.0

≥100.0

8

铁含量/%

≤0.010

≤0.010

9

氯含量/%

≤0.030

≤0.030

10

水含量/%

≤4.0

≤4.0

11

抗穿刺强度/N

≥8.0

12

油含量/%

总体12.0~18.0

基底厚

mm

≤0.30

总体:12.0~20.0

>0.30

总体:14.0~22.0

4 烧结聚氯乙烯隔板物理化学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极限值

1

电阻/(Ω · dm²)

基底厚

mm

极限值

≤0.30

>0.30~0.50

>0.50

≤0.0015

≤0.0025

≤0.0030

2

拉伸强度/MPa

≥5.00

3

最大孔径/μm

≤25

4

孔率/%

≥38

5

润湿性/s

≤5.0

6

浸酸失重/%

≤2.0

7

发泡性

气泡(沫)不能完全覆盖硫酸溶液液面

8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mL/g)

≤15.0

9

铁含量/%

≤0.0050

10

氯含量/%

≤0.0030

11

水含量/%

≤1.0

GB/T 28535—2018

5 软质聚氯乙烯隔板物理化学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极 限 值

1

电阻/(Ω · dm²)

基底厚

mm

极限值

≤0.30

>0.30~0.50

>0.50

≤0.0008

≤0.0010

≤0.0015

2

拉伸强度/MPa

≥2.50

3

最大孔径/μm

≤15

4

孔率/%

≥67

5

润湿性/s

≤5.0

6

浸酸失重/%

≤4.0

7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mL/g)

≤15.0

8

铁含量/%

≤0.01

9

氯含量/%

≤0.03

10

水含量/%

≤2.5

5.4 贮存期

微孔聚乙烯隔板、软质聚氯乙烯隔板的存期为1年,其他隔板贮存期为3个月。超过以上贮存期

限,应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 样品及试验条件

6.1 抽样

6.1.1 抽样条件

产品应在常温下的生产场所、使用场所或库房内放置。

6.1.2 抽样方法

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片型和袋型隔板或已裁切成片状的毡型隔板从至少三个包装中抽取;成

卷的隔板从至少三个包装的三卷中的每卷中(第三层)沿长度方向截取。样本单位见表9~表11。

6.1.3 样品保存方法

随机抽得的样品应放置在GB/T
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并加以覆盖,以防积灰、机械损伤等。

6.2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5℃±2℃,相对湿度≤50%。

GB/T 28535—2018

6.3 试样的状态

试样应为生产90 d 内的产品,试验前在6.2环境条件下调整不少于24 h。

7 试验方法

7.1 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7.1.1 外观

7.1.1.1 试验设施

250 mm×80mm一面透光的箱体,箱体内装有25 W 的 LED
长方形灯,透光处装有玻璃板,玻璃

板距箱内光源100 mm。

7.1.1.2 检验方法

在暗室内将大于250 mm×80 mm
的隔板平放在玻璃板上,用目视观察隔板是否存在裂纹、穿孔及

疵点(透亮点),共检验五个样品。

7.1.2 外形尺寸

7.1.2.1 高、宽、对角线的测量

将试样平放在水平台面上,用分度值为0.5 mm
的通用量具测量试样的高、宽和对角线。

7.1.2.2 厚度的测量

7.1.2.2.1 检验仪器

厚度检验仪应满足以下条件:

— 百分表的分度值0.01 mm;

——测量头直径28 mm;

——接触压力20 kPa±1kPa。

7.1.2.2.2 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个100mm×100mm 的试样,若样品小于该尺寸,但不小于35 mm×35
mm,可按实际尺寸

裁取五个方形试样。

7.1.2.2.3 测试步骤

调整厚度计的百分表零点,提起测量头将试样放在测量面上,以低于3 mm/s
的速度,将测量头压

在试样上,不应冲击试样,待百分表指针稳定后读出示值。

7.1.2.2.4 结果计算

每个试样分布均匀的测试三个点,取算术平均值,然后五片试样再取算术平均值。小于100
mm×

100mm
的试样,每个试样测试一个点,取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GB/T 28535—2018

7.1.3 电阻

7.1.3.1

在硫酸溶液中由于隔板阻碍离子电迁移,在恒流状态下,隔板插入前后其电位及电阻将发生变化,

由此计算得隔板电阻。

7.1.3.2 仪器、装置及试剂

包括:

——隔板电阻测试示意图见图1;

— 浸酸槽:内部尺寸,100 mm×150 mm×200

—正、负极板(荷电状态);

——直流稳流器:量程0 A~10 A;

——直流电压表:精度0.5级,量程0 mV~300 ——直流电流表:精度0.5级,量程0
A~5 A;

——硫酸亚汞电极;

mm;

mV,内阻大于300 Ω/V;

— 裁纸刀;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水浴槽;

——温度计:量程0℃~100℃、分度值1℃;

——密度计:量程1.000 g/cm³~1.300 g/cm³、分度值0.001 g/cm³。

7.1.3.3 试样的制备

将样品裁成142 mm×146 mm 的试样,若样品尺寸小于142 mm×146
mm,则至少裁成125 mm×

135 mm 的试样,每组试样片数不得少于表6规定。

6 电阻测试插入试样片数

厚度

mm

≤1.00

>1.00~1.50

>1.50

插入试样片数n

5

4

3

测试次数

1

1

2

7.1.3.4 测试步骤

7.1.3.4.1 电压法

调整测试槽内硫酸溶液的温度为25℃±2℃,调整硫酸溶液密度为1.280g/cm³±0.005
g/cm³,按

图1接通电路,以1 A~3A 的电流恒流充电,直到硫酸亚汞电极电压稳定。

调节直流稳流器旋钮,将电流调整到1.0 A,
待电流表稳定后记录空白硫酸亚汞电极电压,然后按
表5规定,将试样插入测试槽中(待隔板完全浸透),若试样间存有间隙应使用塑料夹具夹紧试样,以使
试样不松动为宜,待硫酸亚汞电极电压稳定后记录电压(测试槽中硫酸液面高度应高于隔板高度
20 mm~30 mm)。

GB/T 28535—2018

说明:

1——直流稳流器;

2—— 电流表;

3—— 电压表;

4——硫酸亚汞电极;

5——耐酸容器;

6——极板;

7—— 隔板。

图 1 电阻测试线路示意图

7.1.3.4.2 电阻法

调整测试槽内硫酸溶液的温度为25℃±2℃,调整硫酸溶液密度为1 .
280g/cm³±0.005 g/cm³,接

通电路对极板进行完全充电,待毫欧表稳定后,记录电阻。然后按表5规定将试样插入测试槽中,测试
槽内试样的有效测试面积为1 dm² 。
若试样间存有间隙应使用塑料夹具夹紧试样,待毫欧表稳定后记

录电阻。

7.1.3.5 结果计算及判定

电压法测定按式(1)计算。

…………………………

(1)

式 中 :

R— 试样电阻的数值,单位为欧姆平方分米(Ω ·dm²);

V。— 插入试样前硫酸亚汞电极电压的数值,单位为伏特(V);

Vi— 插入试样后硫酸亚汞电极电压的数值,单位为伏特(V);

S—— 试样测试面积,S=1 dm²;

I— 电流数值,单位为安培(A);

n ——插入试样片数。

电阻法测定按式(2)计算。

…………………………

(2)

式 中 :

R— 试样电阻的数值,单位为欧姆平方分米(Ω ·dm²);

Ro—— 插入试样前硫酸溶液的电阻数值,单位为毫欧姆平方分米(mΩ ·dm²);

GB/T 28535—2018

R₁— 插入试样后被测的试样的电阻数值,单位为毫欧姆平方分米(mΩ ·dm²);

S—— 试样测试面积,S=1 dm²;

n — 插入试样片数。

测试两次以上(包括两次)者,测定结果取算术平均值,片型、袋型隔板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

位。毡型隔板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五位。

若有一次测定结果不合格,则不计算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注:电压法测定和电阻法测定结果同样有效,但两种测定方法有争议时,以电压法测定为准。

7.1.4 拉伸强度

7.1.4.1 原理

在专用的试验机上恒速拉伸试样,通过对试样的测试即可得出拉伸强度。片型及袋型隔板以试样

单位横截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力表示,毡型隔板以试样单位宽度所承受的最大力表示。

7.1.4.2 装 置

拉力机。

7.1.4.3 试样的制备

沿隔板成型方向裁取五个试样,试样长为100 mm、宽 为 1 5 mm,
在试样上做出夹距为50 mm 的

标记。

7.1.4.4 测试步骤

将试样夹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上,在测试过程中应将试样夹紧,不能滑动和损坏试样,夹具中心线

应与试样的中心线同轴,试样以100 mm/min±5 mm/min
的速度拉伸,记录试样破坏时的负荷。

在无法区别试样的成型方向时,应在长、宽方向上各取五个试样,以实测数据较高的一组为试样破

坏负荷。如试样在夹紧部位被拉断,测试无效,应补加试样重新测试。

7.1.4.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拉伸强度按式(3)计算。

………………………… (3)

式中:

δ,——拉伸强度的数值,单位为千牛顿每米(kN/m);

P—— 试样的破坏负荷的数值,单位为牛顿(N);

b — 试样宽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5 最大孔径

7.1.5.1 原理

采用气泡法测定隔板的最大孔径。将隔板的每一小孔看成为一根毛细管,用异丙醇润湿隔板并对
隔板施以液压,当相反方向的外气压达到某一值时,隔板最大孔处首先冒出气泡,这一孔的直径与此时

的压力差关系为式(4)。

GB/T 28535—2018

式 中 :

………… ……………

(4)

φ — — 隔板最大孔径,单位为微米(μm);

g — 测试地重力加速度,单位为厘米每二次方秒(cm/s²);

α, — — 测试温度 t 时异丙醇的表面张力,单位为达因每厘米(dyn/cm)(1
dyn=10-⁵N);

θ,— 异丙醇接触角,θ,=0°;

pi- U 型压力计中水或汞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³);

h₁—U 型压力计中水或汞柱的高度差,单位为厘米(cm);

p₂— 测试温度t 时异丙醇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³);

h₂— 注入异丙醇的高度,通常为2 cm。

7.1.5.2 仪器、装置及试剂

包括 :

——U 型压力计:分度值1 mm;

— 切样机;

— — 空气压缩机或气源;

—— 异丙醇:分析纯。

装置如图2所示。

说 明 :

1——异丙醇; 5——开关;

2— 减压阀; 6— 减压阀;

3——试样; 7——调节开关;

4— 测孔器; 8— U 型压力计。

图 2 最大孔径测试装置示意图

7.1.5.3 试样的制备

在切样机上裁取五个直径为50 mm~65mm 的试样,编号后浸入异丙醇中,浸泡10
min。

7.1.5.4 测试步骤

调节气源开关,控制压缩空气压力在0. 10 MPa 士0.01 MPa; 调整调节开关使 U
型压力计的水柱上

GB/T 28535—2018

升速度为5 mm/s±1mm/s;
将试样放置在测孔器上,垫上软胶垫,拧紧罩帽,注满异丙醇;关闭测孔器
底部开关,通入压缩空气。微调通入压缩空气的速度,当液面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记下
U 型压力计中水

柱的高度差和室温。

7.1.5.5 结果计算及判定

试样最大孔径按式(4)计算。异丙醇不同温度时的表面张力α,和密度p₂ 见表7。

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 测试温度(t)时异丙醇的表面张力(α,)和密度(p₂)
关系表

t

α;

dyn/cm

P2

g/cm³

t

ar

dyn/cm

P2

g/cm³

5

22.80

0.7980

23

21.40

0.7855

6

22.70

0.7974

24

21.35

0.7845

7

22.65

0.7967

25

21.30

0.7835

8

22.60

0.7960

26

21.20

0.7830

9

22.50

0.7955

27

21.10

0.7820

10

22.45

0.7950

28

21.00

0.7812

11

22.40

0.7945

29

20.95

0.7800

12

22.35

0.7940

30

20.90

0.7795

13

22.30

0.7935

31

20.80

0.7785

14

22.20

0.7930

32

20.70

0.7775

15

22.10

0.7925

33

20.60

0.7768

16

22.00

0.7915

34

20.55

0.7761

17

21.95

0.7911

35

20.50

0.7755

18

21.90

0.7901

36

20.45

0.7750

19

21.80

0.7895

37

20.40

0.7745

20

21.70

0.7885

38

20.30

0.7741

21

21.60

0.7875

39

20.20

0.7738

22

21.50

0.7865

40

20.10

0.7735

7.1.6 定量

7.1.6.1 原理

称取单位体积隔板的质量,用每平方米面积上每毫米厚隔板的质量表示。

7.1.6.2 仪器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以上;

GB/T 28535—2018

厚度计:分度值0.01 mm;

— 尺:分度值0.5 mm;

— 恒温干燥箱。

7.1.6.3 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个100 mm×100 mm
的试样,如果样品小于标准尺寸,则按实际尺寸裁取五个正方形试样。

7.1.6.4 测试步骤

试样在105℃±2℃下干燥2 h,
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别称量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 g; 用

厚度计在20 kPa±1kPa 压力下测量试样厚度;用尺测量试样的边长。

7.1.6.5 结果计算及判定

定量按式(5)计算。

………………………… (5)

式中:

G—— 试样定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毫米(g/m² ·mm);

m——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l ——试样长度的数值,单位为米(m);

b — 试样宽度的数值,单位为米(m);

d—— 试样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7 拉断延伸率

7.1.7.1 原理

在带有拉断延伸率功能的专用的试验机上恒速拉伸试样,通过拉断时试样的长度的前后变化表示

试样的拉断延伸率。

7.1.7.2 仪器

具有延伸率输出功能的拉力机。

7.1.7.3 试样的制备

沿隔板成型方向裁取五个试样,试样长为100 mm、宽为15 mm,
在试样上做出夹距为50 mm 的

标记。

7.1.7.4 测试步骤

将试样夹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上,在测试过程中应将试样夹紧,不能滑动和损坏试样,夹具中心线

应与试样的中心线同轴,试样以100 mm/min±5mm/min
的速度拉伸,计算试样被拉直时起到试样被

拉断裂时止的隔板拉断延伸率。

在无法区别试样的成型方向时,应在长、宽方向上各取五个试样,以实测数据较高的一组为试样拉

断延伸率。如试样在夹紧部位被拉断,测试无效,应补加试样重新测试。

GB/T 28535—2018

7.1.7.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拉断延伸率按式(6)计算。

式中:

…………………………

(6)

δ断—拉断延伸率,样品完全断裂时长度增加的百分率,%;

L₁- 试样长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L:— 试样断裂时长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若有一个或一个

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8 湿态保压能力

7.1.8.1 原理

处于一定压缩状态下的隔板随着饱和度的增加,隔板承受的压强按照一定的规律曲线发生变化,当
隔板处于饱和状态时的压强与干态时的压强比体现隔板的湿态保压能力。湿态保压能力测试装置见

图 3 。

7.1.8.2 试剂及仪器

包括:

——测试槽(连同>500 N 量程的压力传感器);

——裁纸刀;

—— 纯水:温度25℃±2℃。

图 3 湿态保压能力测试装置示意图

7.1.8.3 试样的制备

裁剪出20片50 mm×50mm 的试样整齐叠放在一起为一组,共准备2组试样。

7.1.8.4 测试步骤

湿态保压能力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每组20层试样整齐叠放入小样品袋,垂直放在测试槽内中间位置;

GB/T 28535—2018

b) 打开压力检测仪,旋转手持把手,当显示压力值为100 N 时,停止旋转;

c) 中途压力值会降低,需要不断慢旋转手持把手,将保持压力值为100 N,
并且30 min 不变化;

d)
开始测试,向样品袋中注入温度为25℃±2℃的纯水,纯水以液面与隔板高度平行为宜;

e) 静置15 min, 读取此时显示的压力值 X。

7.1.8.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按式(7)计算湿态保压性能值。

………………………… (7)

式 中 :

X—— 压力值,单位为牛顿(N);

p ——湿态保压能力,%。

如检验数据有一组试样不合格,该项不合格。

7.1.9 毛细吸酸高度

7.1.9.1 原 理

隔板浸于硫酸溶液中,在毛细作用下酸液向上爬升,在一定时间内酸液爬升的高度的数值的大小表

明隔板的毛细吸酸作用的大小。

7.1.9.2 5 min 毛细吸酸高度的测定

7.1.9.2.1 仪器与试剂

包括:

— 纸张吸收性测定仪:标尺长200 mm, 分 度 值 1 mm;

— — 秒表:分度值为1 s 以 上 ;

—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7.1.9.2.2 试样的制备

沿隔板成型方向裁取五个250 mm×15 mm 的试样。

7.1.9.2.3 测试步骤

将试样的一端夹在测定仪的夹具上,使试样的另一端垂直地插入硫酸溶液中5 mm
深处,观测试样 相对光滑的 一 面用 pH 试 纸 测 试 5 min
时酸液上升的高度,精确至1 mm, 如果每个试样上升的润湿线

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以最高点为准。

7.1.9.3 时间24 h 毛细吸酸高度的测定

7.1.9.3.1 仪器、装置及试剂

包括 :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仪器装置如图4所示。

GB/T 28535—2018

说明:

1——鱼嘴夹;

2——有机玻璃箱(210 mm×220 mm×900 mm);

3——试样架;

4——试样;

5——有机玻璃盒(120 mm×130 mm×45 mm);

6——硫酸溶液。

4 毛细吸酸高度装置示意图

7.1.9.3.2 试样的制备

沿隔板成型方向裁取五个750 mm×15mm 的试样。

7.1.9.3.3 测试步骤

按图4将试样的一端夹在试样架上,使试样的下端垂直地插入到硫酸溶液中并始终保持至10
mm 深,关闭箱门,记录24 h 后酸液爬升的高度,精确至1 mm。
如果每个试样酸液上升的润湿线不在一个

水平线上,以最高点为准。

7.1.9.3.4 结果判定

测定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不计算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7.1.10 浸酸失重

7.1.10.1 原理

隔板浸于硫酸溶液中,其中某些物质因被硫酸溶解而析出,隔板质量减小。

7.1.10.2 仪器、装置与试剂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以上;

——恒温干燥箱;

— 干燥器;

玻璃烧杯:规格1000 mL;

— 玻璃棒:直径约4 mm, 长约100 mm;

广口磨口瓶:规格250 mL

— — 真空抽滤装置;

表面皿:直径80 mm;

— — 耐酸滤过漏斗 G;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B/T 28535—2018

g/cm³(25℃)。

7.1.10.3 试样的制备

称取约5 g 已裁成约20 mm×40 mm 的试样,在105℃±2℃下干燥1 h
以上,然后取出试样置于

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7.1.10.4 测试步骤

称取约2 g 已干燥好的试样,精确至0.001 g。 将试样放入250 mL
磨口瓶内,注入200 mL 硫酸溶 液,盖紧瓶盖后置于干燥箱内在70℃±2℃下保持72 h
。 取出试样放在事先准确称好重量的耐酸滤过 漏 斗 G₄
内,用蒸馏水经真空抽滤装置洗涤至中性。将装有试样的耐酸滤过漏斗 G₄
置于干燥箱内在 105℃±2℃下干燥4
h,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称重,前后两次称量偏差不应大于1 mg 否

则重新干燥。记录试样浸酸后质量,精确至0.001 g。

7.1.10.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浸酸失重以质量分数L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8)计算。

(8)

式中:

L — 试样浸酸失重的质量分数,%;

m₁—— 试样浸酸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试样浸酸后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11 加压吸酸量

7.1.11.1 仪器、装置与试剂

包括:

—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以上;

——游标卡尺:精度0.05级;

— — 耐酸容器;

— — 加压测试装置;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加压测试装置如图5所示。

GB/T 28535—2018

说 明 :

1 耐酸螺丝;

2 — — 耐酸板材(厚度大于8 mm);

3 — — 试样。

图 5 测定加压吸酸量的装置示意图

7.1.11.2 试样的制备

沿隔板成形方向裁取10片50 mm×50mm 的试样,然后在105℃±2℃下干燥1 h
以上。取出试

样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7.1.11.3 测试步骤

按表8要求,用10 kPa 、50kPa 测厚仪分别测量试样的厚度,并将用50 kPa
测厚仪测得的厚度相加得 待测试样的总厚。称取待测试样的总重量记为 gi;
将待测试样置于夹具中间,调整夹具,使其间距为在

50kPa
测厚仪下测得的厚度(此时用游标卡尺测得),并将夹具、隔板一起放入盛有密度为1.280
g/cm³±

0.005 g/cm³(25℃)硫酸的耐酸容器中,30 min 后取出,保持压力5 min,
取出隔板称总重量记为g2。

7.1.11.4 结果计算及判定

吸酸量以质量分数 X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9)计算。

式中:

X — 试样吸酸量的质量分数,%;

gi— 试样浸酸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g₂—— 试样浸酸后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

(

计算结果取两次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

若测定结果不合格,则不计算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表 8 吸酸量测试加入试样片数

厚度(10 kPa压力下测得)/mm

≤1.00

>1.00~1.50

>1.50

置入试样片数

10

8

5

测试次数

2

2

2

GB/T 28535—2018

7.1.12 灼热减量

7.1.12.1 仪器、装置

包括:

— — 烘箱(max:260℃);

— 马 弗 炉(max:800℃);

— 电子天平(max:120g; 精度:0.0001 g);

— — 干燥皿;

— 坩埚、坩埚钳。

7.1.12.2 试样的制备

称量2 g~3g 隔板样品。

7.1.12.3 测试步骤

灼热减量测试步骤如下:

a) 称量坩埚质量 Wi (精确到0.0001 g);

b) 将待测样品放入坩埚中一起测试质量 W₂ (精度0 . 0001 g) 。W₂-W₁>2g;

c) 将内有样品的坩埚放到105℃±5℃的烘箱中1 h;

d) 取出坩埚和样品一起放到干燥皿中30 min;

e) 再称量带隔板的坩埚的质量 W。。精确到0 .0001 g;

f) 将带有样品的坩埚再放到500℃±25℃的马弗炉中1 h;

g) 再放到干燥皿中30 min 冷却;

h) 从干燥皿中取出坩埚(内有隔板)称重W₄ 精确到0 . 0001g。

7.1.12.4 结果计算

按式(10)计算隔板灼热减量 m, 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式中:

W₁— 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W3— 烘干后(坩埚+测样)质量,单位为克(g);

W, 灼热后(坩埚十测样)质量,单位为克(g)。

7.1.13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7.1.13.1 原 理

…………………………

(10)

在常温下隔板中被稀硫酸浸泡出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的酸度、温度下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使其充

分氧化,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反滴定求还原高锰酸钾物质的含量。

7.1.13.2 仪 器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 — 恒温干燥箱;

GB/T 28535—2018

———恒温水浴;

——耐酸滤过漏斗 G₃。

7.1.13.3 试剂

包括: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硫酸:分析纯;

— 草酸钠:基准试剂;

——硫酸亚铁铵:分析纯,c[(NH₄)₂Fe(SO₄)2]=0.01mol/L 溶液,即称取4
g(NH₄)₂Fe(SO₄) 。 ·

6H₂O 溶于100 mL1+1 的硫酸溶液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 混匀;

——高锰酸钾:分析纯,c(1/5K2MnO₄)=0. 1 mol/L 标准溶液。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确定:

● 配制:称取3.30 g (精确至0.01 g) 高锰酸钾,溶于1050 mL
蒸馏水中,缓和煮沸15 min, 于 暗处放置两周,用耐酸滤过漏斗 G₃
或玻璃棉过滤,滤液保存于棕色磨口瓶中;

● 标定:称取在105℃~110℃下干燥2 h 的基准草酸钠0.2 g (精确至0.0002 g), 溶

100 mL 硫酸溶液(8+92)中,用c(1/5KMnO₄)=0. 1 mol/L
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近终
点时,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紫红色保持30 s,
记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为 Vi;

按以上方法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不加入草酸钠),记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

● 计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 c(1/5KMnO₄) 按式(11)计算。

(11)

式中:

m -草酸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₁ —— 标定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 - 做空白试验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1/2Na₂C₂O₄)— 草酸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高锰酸钾:分析纯,c(KMnO₄)=0.01 mol/L 标准溶液。

配制:将c
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为c

7.1.13.4 测定步骤

7.1.13.4.1 试样的制备

称取10 g~20 g(精确至0.01 g)50mm×10mm 的试样,置于250 mL
三角杯中,准确加入200 mL

密度为1.280 g/cm³±0.005
g/cm³(25℃)的硫酸溶液,盖上表面皿,在25℃±3℃下浸泡24 h 。如溶

液混浊用干漏斗、干滤纸过滤于干烧杯中为待测液,用于还原高锰酸钾物质、铁、氯的含量的测定。

7.1.13.4.2 比值的校正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mL) 对 c[(NH₄)₂Fe(SO₄)₂]=

0.01 mol/L的硫酸亚铁铵溶液所消耗的体积(mL) 的比值,以K
表示,按以下方法校正和按式(12)

计算。

GB/T 28535—2018

用移液管吸取密度为1.280 g/cm³±0.005 g/cm³(25℃)的硫酸溶液20 mL, 置于250
mL 三角瓶

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20
mL, 在75℃±2℃的恒温水

浴上保持15 min,
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滴定管准确加入c[(NH;),Fe(SO₄)₂]=0.01 mol/L
硫酸亚铁铵

溶液20 mL, 立即用c(1/5KMnO₄)=0.01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紫红色。

(12)

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 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1.13.4.3 试样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待测液7.1.13.4.120 mL 于250 mL 三角杯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
c(1/5KMnO₄)=

0.01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20 mL, 以下操作按7.1.13.4.2进行。

7.1.13.5 结果的计算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X₁) 以 1 g 试样消耗 c(1/5KMnO₄)=0.01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表示,按式(13)计算。

(13)

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₂— 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若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14 铁含量

7.1.14.1 原理

隔板中的铁被稀硫酸浸出,然后用氯化羟胺还原,在 pH=4~6
的溶液中与1,10-菲罗啉形成橙红

色络合物,借此比色测定铁。

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应不干扰测定。

7.1.14.2 仪器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 分光光度计;

——化验室常用仪器。

7.1.14.3 试 剂

包括: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GB/T 28535—2018

— — 氨水:分析纯,1+1溶液;

—— 氯化羟胺:分析纯,10%溶液;(用时现配)

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分析纯,pH 为 4 , 称 取 2 0 g 乙 酸 钠(NaAc · 3H₂O)
溶于适量蒸馏水,加

36%乙酸134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500 mL 混 匀 ;

— 1,10-菲罗啉:分析纯,0.
1%溶液,加热溶解(该溶液应避光保存,确保溶液无色);

- 铁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0 . 1000 g 金属铁丝(99 .95%以上)于100 mL
烧杯,加入10 mL
1+1硝酸溶液,加热溶解,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7%硝酸溶

液洗涤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0 . 0001 g 铁 ;

— — 铁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 mL 铁标准贮存溶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0 . 00001 g 铁。

7.1.14.4 测定步骤

7.1.14.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七个50 mL 容量瓶中,用微量测定滴定管依次加入0.00 mL 、1.00 mL 、2.00
mL 、3.00 mL 、4.00 mL、

5.00 mL 、6.00mL 铁标准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30 mL, 加 3 mL10%
氯化羟胺溶液,用1+1氨水溶液

调整至溶液的 pH 为 4 , 加 5 mL 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加5 mL0. 1%
1,10-菲罗啉溶液,在室温下放置

30 min(或在沸水浴上加热2 min),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部分溶液于3
cm 比色皿中,以试剂 空白溶液为参比,在510 nm
波长处,依次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1.14.4.2 试样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10 mL~20mL 待测液(7.1.13.4.1)于50 mL
容量瓶中,加入1+1氨水溶液(按每毫

升待测液加1.6 mL1+1 氨水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约30 mL, 加 3 mL10%
氯化羟胺溶液,以下操作

按7. 1.
14.4进行。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得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铁的质量。按以上

方法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7.1.14.5 结果的计算

铁含量以质量分数 X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14)计算。

式 中 :

…………………………

(14)

Vi——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₂— 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₁— 自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位(微孔聚乙烯隔板、微孔橡胶隔板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若结果不

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1.15 氯含量

7.1.15.1 原 理

隔板中的氯在常温下被稀硫酸浸出,在硝酸微酸性溶液中,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胶体混浊微小沉

淀,均匀地悬浮于溶液中,比浊测定氯含量。

GB/T 28535—2018

7.1.15.2 仪器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化验室常用仪器。

7.1.15.3 试剂

包括: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溶液;

— 硝酸:分析纯,1+4溶液;

— 硝酸银:分析纯,2%溶液;

- 氯标准贮存溶液,称取经500℃~600℃高温炉灼烧1h 的基准氯化钠0.8245 g,
溶于适量蒸馏

水,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0.0005 g 氯 ;

——氯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 mL 氯标准贮存溶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0.00005 g 氯。

7.1.15.4 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10 mL~20mL 待测液(7.1.13.4.1)于50 mL 比色管中,于另一个50
mL 比色管中

加入20 mL (原浸泡隔板试样所用)密度为1.280 g/cm³±0.005 g/cm³
的硫酸溶液为空白液,两管同时

加 2 mL1+4 硝酸溶液,加2 mL2%
硝酸银溶液,摇匀。向空白液比色管滴加氯标准溶液同时向待测
液比色管滴加蒸馏水至两比色管混浊程度、体积一致,在暗处放置15 min
不发生变化。记下消耗氯标

准溶液的体积。

7.1.15.5 结果计算

氯含量以质量分数 X。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15)计算。

(15)

式中:

V - 消耗氯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₁——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₂— 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位(微孔聚乙烯隔板表示到小数点后三位)。若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

合格。

7.1.16 水含量

7.1.16.1 仪器

包括:

—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 化验室常用仪器。

7.1.16.2 测定步骤

用铡刀或剪刀将隔板裁成10 mm×10mm 的试样,称取1.5 g~2.0 g(精确至0.0002
g) 置于已知

GB/T 28535—2018

质量的称量瓶中,放入100℃~105℃恒温箱中干燥2 h,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再干燥

30 min 称量至质量恒定。

7.1.16.3 结果的计算

水含量以质量分数 X₄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16)计算。

(16)

式 中 :

mo— 干燥后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若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2 微孔聚乙烯隔板

7.2.1 总厚度

7.2.1.1 原 理

蓄电池隔板样品的总厚度是使用百分表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20 kPa±1kPa。

7.2.1.2 仪器、装置及试剂

总厚度检验仪应满足以下条件:

— 百分表的分度值0 .01mm;

— — 测试压脚为100 mm×100 mm;

— 接触压力20 kPa±1 kPa。

7.2.1.3 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个100 mm×100mm 的试样,若样品小于该尺寸,但不小于35 mm×35
mm,可按实际尺寸

裁取五个方形试样。

7.2.1.4 测试步骤

调整厚度计的百分表零点,提起测量头将试样放在测量面上,以低于3 mm/s
的速度,将测量头压

在试样上,不应冲击试样,待百分表指针稳定后读出示值。

7.2.2 基体厚度

7.2.2.1 原 理

蓄电池隔板样品的基体厚度是使用百分表进行测试,测试压力为20 kPa±1kPa。

7.2.2.2 仪器、装置及试剂

基体厚度检验仪应满足以下条件:

— — 百分表的分度值0.01 mm;

— 测试压脚为直径2 mm 的圆形平头压脚;

— — 接触压力20 kPa±1kPa。

GB/T 28535—2018

7.2.2.3 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个100mm×100mm 的试样,若样品小于该尺寸,但不小于35 mm×35mm,
可按实际尺寸

裁取五个方形试样。

7.2.2.4 测试步骤

调整厚度计的百分表零点,提起测量头将试样放在测量面上,以低于3 mm/s
的速度,将测量头压

在试样上,不应冲击试样,待百分表指针稳定后读出示值。

7.2.3 电阻(亦可采用 AGM 隔板电阻测试方法)

7.2.3.1 原理

蓄电池隔板样品经过预处理后,采用LCR
(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进行面电阻测试。 LCR 测试仪

向测试系统中发送一个脉冲电流,以此方法快速检测测试系统中电压相对应电流的。

7.2.3.2 仪器、装置及试剂

包括:

——隔板电阻测试盒;

— 浸酸槽:内部尺寸,100 mm×150 mm×200 mm;

——2L 玻璃烧杯;

——去离子水;

硫酸(电池级或者试剂级),密度为1.280 g/cm³±0.002 g/cm³,温 度 2 7 ℃

——密度计(1.240 g/cm³~1.310 g/cm³);

——温度计,0℃~100℃,最小刻度1℃或等效设备;

— 水槽,带加热装置;

——LCR仪。

7.2.3.3 试样的制备

将样品裁成120 mm×120mm 的试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预处理方法,水煮10 min
后,1.280 g/cm³±

0.005 g/cm³酸液浸泡20 min。

7.2.3.4 **测试步骤(亦可7.1.3.3的测试步骤
调整测试槽内硫酸溶液的温度为25℃±2℃,调整硫酸溶液密度为1.280g/cm³±0.005
g/cm³,接

通电路。

开启 LCR 面电阻测量仪。选择电阻测试档位,仪器预热30 min。
推紧测试夹具,测试仪清零。将

样品垂直插入TMT 测量槽的样品孔,推紧测试夹具,读取数值。

7.2.3.5 结果计算及判定

电压法测定按式(17)计算得出。

R=a×0.0615×S ……………………… (17)

式中:

R 试样电阻的数值,单位为欧姆平方分米(Ω ·dm²);

a —— 仪器读数值;

GB/T 28535—2018

S —— 样品测试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分米(dm²);

0.0615— 工装系数。

测定结果片型、袋型隔板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位。毡型隔板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五位。

7.2.4 横向伸长率

7.2.4.1 原理

在专用的试验机上,恒速拉伸试样,通过对试样的测试即可得出横向伸长率。

7.2.4.2 装 置

拉力试验机。

7.2.4.3 试样的制备

按图6沿隔板横向制备五个试样。

单位为毫米

图 6 横向伸长率试样示意图

7.2.4.4 测试步骤

调整拉力机试样夹具间距至80 mm,
将试样夹在夹具上,在测试过程中应与试样的中心线同轴,以

300 mm/min 速度拉伸试样,记录试样断裂时,基准长度的变化量。

7.2.4.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横向伸长率以长度变化率E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18)计算。

(18)

式中:

△L ——断裂时基准长度变化量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50 ——试样基准长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结果以五个试样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不合格,则不计算算术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GB/T 28535—2018

7.2.5 孔率

7.2.5.1 原理

采用浮力法测定隔板孔率。通过测试试样在不同状态下的质量,计算得隔板孔率。

7.2.5.2 装 置

包括:

—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以上;

— — 切样机;

— 干燥器;

— —恒温干燥箱;

— — 培养皿;

— — 烧杯。

7.2.5.3 试验的制备

在切样机上裁取五个直径50mm~60mm 的试样,在105℃±2℃条件下干燥2h~3h,
然后置于

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偏差不应大于1 mg。

7.2.5.4 测试步骤

准确称取干燥后的试样质量,然后将其放在0.2%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25℃±5℃)浸泡2
h
以上,至试样完全饱和;准备一块吸湿性高的棉布,从0.2%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取出试样在棉布上
轻轻擦试,使试样不带液滴,立即称量该试样的质量,在5 s
内读取数值。然后称取试样在0.2%十二烷

基硫酸钠水溶液中的质量(试样不能贴靠杯壁)。

7.2.5.5 结果计算及判定

试样的孔率以体积分数A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19)计算。

(19)

式中:

A — 试样孔率的体积分数,%;

m —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₁— 试样饱和后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试样在蒸馏水中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不计算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7.2.6 润湿性

7.2.6.1 原理

隔板置于硫酸溶液液面上,硫酸溶液在隔板表面分子间力作用下进行扩散而润湿,用硫酸溶液完全

润湿一定面积的隔板所需时间表示。

GB/T 28535—2018

7.2.6.2 装置

——秒表:分度值0.2 s;

——耐酸容器:规格160 mm×160 mm×50 mm;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7.2.6.3 试验的制备

裁取五个140 mm×142mm
的试样,如果样品尺寸小于标准试样,则以实际尺寸为准,如果从裁切

加工前的原料中裁取试样其尺寸不能小于100 mm×100 mm。

7.2.6.4 测试步骤

将硫酸溶液加入到耐酸容器中,加入约容器容积三分之二左右的硫酸溶液,保持酸液温度在23℃~
25℃,将试样正面朝上平放在硫酸液面上,试样与液面间不允许有封闭的气体,立即记录试样被完全润

湿的时间,精确至0.1 s。

7.2.6.5 结果计算及判定

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不计算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7.2.7 浸酸失重

7.2.7.1 原理

隔板浸于硫酸溶液中,其中某些物质因被硫酸溶解而析出,隔板质量减小。

7.2.7.2 装置

包括: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以上;

——恒温干燥箱;

——干燥器;

——玻璃烧杯:规格1000 mL;

——玻璃棒:直径约4 mm, 长约100 mm;

— 广口磨口瓶:规格250 mL;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

7.2.7.3 试验的制备

称取5g~6g 已裁成约50 mm×50mm 的试样,并在105℃±2℃的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 h
以上,

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7.2.7.4 测试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 g,将试样置于烧杯内,按1 g 试样需100 mL
硫酸溶液的比例,将
硫酸溶液加入烧杯中,试样用玻璃棒间隔开,再用塑料袋罩在烧杯上口,用橡皮筋扎紧以防酸雾外逸。

把装有试样的烧杯置于干燥箱内在80℃±2℃下保持24 h。
取出试样洗至中性,置于表面皿内,在

GB/T 28535—2018

1 0 5 ℃ ± 2 ℃ 下 干 燥 4 h,
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称量,前后两次称量偏差不应大于1 mg, 记

录试样浸酸后质量,精确至0.001 g。

7.2.7.5 结果计算及判定

浸酸失重以质量分数L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20)计算。

式 中 :

L — 试样浸酸失重的质量分数,%;

mi— 试样浸酸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试样浸酸后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20)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2.8 尺寸稳定性

7.2.8.1 原 理

隔板置于一定温度的硫酸溶液中,由于其微观分子排列发生变化,导致外形尺寸的变化,以此表示

隔板尺寸的稳定性。

7.2.8.2 装 置

包括:

— — 恒温干燥箱;

— — 烧杯:规格2000 mL;

——量具:分度值0.02 mm 以 上 ;

——玻璃板:300 mm×300 mm;

——硫酸:分析纯,密度1.280 g/cm³±0.005 g/cm³(25 ℃)。

7.2.8.3 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个120 mm×120 mm 的试样。

7.2.8.4 测试步骤

将试样平放在玻璃板上分别测量试样各边的长度,然后放入2000 mL
的烧杯内,在烧杯内注入硫
酸溶液,以液面完全覆盖试样为准。将试样在80℃±2℃的恒温箱中保持3 h
后取出,用40℃~60℃

水冲洗至中性,将试样放入常温水中浸泡5 min,
然后在湿润状态下重新测量试样各边的长度。

7.2.8.5 结果计算及判定

尺寸稳定性以长度变化率W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21)计算。

横向和纵向按式(21)计算。

( 21)

式 中 :

L,- 最终尺寸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GB/T 28535—2018

L;— 最初尺寸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结果以五个试样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不合格,则不计算算术平均值,该项不合格。

7.2.9 抗氧化性

7.2.9.1 原理

铅酸电池的隔板暴露在腐蚀性硫酸中,受正极活性物质、氧气、过氧化物和化学杂质等的氧化侵蚀。
为了防止由于短路导致电池提前失效,要求隔板有足够的氧化稳定性。为了求出
PE 隔板抗氧化侵蚀 的阻力值,要在80℃(176 K)
的硫酸里用过氧化氢处理样品。对聚合物的降解作用是通过比较特定的

测试时间间隔之前和之后的 CMD 伸长率来测定的。

7.2.9.2 仪器

包括:

——500 mL广口瓶;

— 玻 璃 支 架 ;

——烘箱或水浴锅;

——样品裁刀;

——拉力机;

——稀硫酸(密度1.28 g/cm³);

——浓硫酸(密度1.84 g/cm³);

— — 过氧化氢(浓度为30%);

1L 的玻璃烧杯。

7.2.9.3 测定步骤

7.2.9.3.1 溶液准备

按照以下比列为抗氧化实验配制溶液待用:

360 mL稀硫酸,1.28 g/cm³;

45 mL浓硫酸,1.84 g/cm³;

135 mL过氧化氢,浓度30%。

注:配制以上溶液需按照以下步骤添加,浓硫酸应添加入稀硫酸中,且一边添加一边搅拌,以防混合放热导致酸液

飞溅。

7.2.9.3.2 样品准备

按照伸长率样品制备方法,制备5个样品备用。

7.2.9.3.3 溶液定量预热

按照每1 g 样品使用150 mL
抗氧化性溶液的量将溶液装入广口瓶,并将广口瓶放置在80℃的水

浴中进行预热。

7.2.9.3.4 样品预处理

为保持样品充分润湿,需要将样品放置在异丙醇溶液中浸泡5
s,再拿出用水将隔板中甲醇冲洗

GB/T 28535—2018

干净。

7.2.9.3.5 样品氧化并测试

将预处理完成后的样品放置在预热好的抗氧化性溶液中,保持抗氧化溶液温度80℃±2℃同时开

始记录时间,记录时间为20 h。

氧化时间达到20 h,
将样品取出,使用清水浸泡样品,可以重复多次,确保样品中无抗氧化性溶液。

测试5个样品的伸长率,并记录伸长率结果为E。

7.2.9.4 结果计算

抗氧化性以经过氧化后的样品的横向伸长率计算,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22)计算。

(22)

式 中 :

ε — 抗 氧 化 性 , % ;

△L—— 断裂时基准长度变化量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50 — 试样基准长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7.2.10 抗穿刺强度

7.2.10.1 原 理

使用干尺寸的穿刺针穿透隔板所需要的峰值力。

7.2.10.2 仪 器

包括 :

— — 数字推力计;

— — 试验台;

— — 穿刺头;

——样品台,孔径6.5 mm。

7.2.10.3 样品制备

将样品裁剪成尺寸为150 cm×150 cm(6 in×2 in),较长的边为 CMD
方向,即垂直于大筋条方向,

测量并记录产品的基体厚度。

7.2.10.4 测定步骤

打开推力计,选择显示峰值模式,稳定30 min 。
推力计稳定后将隔板止于穿刺底座上,推力计以

300 mm/min 的速度运行,至隔板被穿透,记录峰值,单位为牛顿(N)。

重复以上测试10次,记录数据。

计算结果取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7.2.11 油 含 量

7.2.11.1 原理

将隔板试样置于注有适当萃取剂的萃取器中,其中的油分会被萃取出来,其质量减小,用萃取前后

GB/T 28535—2018

试样质量的变化率表示。

7.2.11.2 仪器、装置与试剂

包括:

——索氏萃取器:规格500 mL;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 控温电热套;

— —恒温干燥箱;

— — 干燥器;

——三氯乙烯(或正已烷):分析纯。

7.2.11.3 试样制备

称取2 g 左右的试样,在105℃±2℃干燥箱内干燥2 h,
然后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7.2.11.4 测试步骤

准确称取烘干后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0002 g。
将试样置于索氏萃取器的萃取桶中,量取350 mL~

400 mL 三氯乙烯或正已烷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少许沸石,加热至沸腾,2 h
后取出试样放入表面皿 中,在105℃±2℃干燥箱内干燥1
h,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质量恒定。

7.2.11.5 结果计算

试样的油含量以质量分数O 计,数值以百分数表示,按式(23)计算。

( 23)

式中:

m₁—— 试样萃取前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₂—— 试样萃取后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3 烧结聚氯乙烯隔板

7.3.1 拉伸强度

7.3.1.1 原理

在专用的试验机上恒速拉伸试样,通过对试样的测试即可得出拉伸强度。片型及袋型隔板以试样

单位横截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力表示,毡型隔板以试样单位宽度所承受的最大力表示。

7.3.1.2 装 置

拉力机。

7.3.1.3 试样制备

片型及袋型隔板沿隔板成型方向裁取五个试样,试样长为70 mm、宽为10 mm,
带筋条隔板正面筋

条在试样中间,压槽形隔板凸凹槽各取一半,在试样上做出夹距为30 mm
的标记。

GB/T 28535—2018

7.3.1.4 测试步骤

将试样夹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上,在测试过程中应将试样夹紧,不能滑动和损坏试样,夹具中心线

应与试样的中心线同轴,片型及袋型隔板试样以200 mm/min±20 mm/min
的速度拉伸,记录试样破

坏时的负荷。

在无法区别试样的成型方向时,应在长、宽方向上各取五个试样,以实测数据较高的一组为试样破

坏负荷。如试样在夹紧部位被拉断,测试无效,应补加试样重新测试。

7.3.1.5 结果计算及判定

片型及袋型隔板试样拉伸强度按式(24)计算。

………………………… (24)

式中:

δ.— 拉伸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 ——试样破坏负荷的数值,单位为牛顿(N);

b — 试样宽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 均——试样平均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带筋条隔板试样平均厚度按式(25)计算。

式中:

……………………

(

dn —— 试样平均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 基 ——试样基底平均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b筋(+)—试样正面筋条宽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b筋(一)— 试样负面筋条宽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 筋(+)———试样正面筋条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 筋(-)——试样负面筋条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b — 试样宽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n(+)— 试样正面筋条数的数值;

n(-)—— 试样负面筋条数的数值。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测定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7.3.2 发泡性

7.3.2.1 原理

隔板在恒流充电下,内含的表面活性剂将被浸出,如果消泡效果不佳,表面活性剂将产生气泡(沫),

以此判定隔板的发泡性

7.3.2.2 仪器、装置及试剂

包括:

— 直流稳流器:量程0~5 A;

— 铅板:100 mm×100 mm×2 mm;

-—测试容器:110 mm×35 m×130 mm;

GB/T 28535—2018

——硫酸:分析纯,密度1.200 g/cm³±0.005 g/cm³(25℃)。

7.3.2.3 试样制备

裁取十个100 mm×100 mm 的试样。

7.3.2.4 测试步骤

将十个试样插入到两片铅板间,注入硫酸溶液使液面高出铅板约10 mm~20
mm;接通电源,以

3.0A 电流恒流充电20 min,或用试样装配一只对应的单格蓄电池,以相应10 h
率电流恒流充电20 min,

观察硫酸溶液液面发泡(沫)现象。

7.3.2.5 结果判定

气泡(沫)不能完全覆盖硫酸溶液液面。

若结果不合格,则该项不合格。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出厂检验、周期检验

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应按表9~表11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正常生产时,应按表9~表11

规定的周期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8.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加周期检验项目(贮存期除外);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试制的新产品;

——工艺配方或原材料变化以及产品结构改变时;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合同规定。

9 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类型

项目名称

样本单位

检验周期

1

出厂检验

外观

全数

2

尺寸

1.0 kg

3

拉伸强度

100 g

4

电阻

200 g

5

最大孔径

100 g

6

湿态保压能力

7

定量

100 g

8

加压吸酸量

300 g

9

拉断延伸率

GB/T 28535—2018

表9(续)

序号

检验类型

项目名称

样本单位

检验周期

10

周期检验

灼热减量

每月一次

11

毛细吸酸高度

200 g

12

浸酸失重

100 g

13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100 g

14

铁含量

15

氯含量

16

水含量

17

贮存期

每季一次

表10 微孔聚乙烯隔板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类别

项目名称

样本单位

检验周期

1

出厂检验

外观

全数

2

尺寸

50片

3

电阻

20片

4

发泡性

40片

5

周期检验

拉伸强度

10片

每月一次

6

最大孔径

10片

每季一次

7

孔率

10片

每季一次

8

润湿性

20片

每季一次

9

浸酸失重

10片

每半年一次

10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10片

每月一次

11

铁含量

12

氯含量

13

水含量

14

贮存期

每年一次

1 1 烧结、软质聚氯乙烯隔板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类别

项目名称

样本单位

检验周期

片型

袋型

1

出厂检验

外观

全数

全数

2

尺寸

50片

25个

3

横向伸长率

20片

10个

4

电阻

20片

10个

5

孔率

10片

10个

GB/T 28535—2018

1 1 ( 续 )

序号

检验类别

项目名称

样本单位

检验周期

片型

袋型

6

周期检验

润湿性

20片

10个

每月一次

7

浸酸失重

20片

10个

每月一次

8

尺寸稳定性

10片

5个

每季一次

9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20片

10个

每月一次

10

铁含量

11

氯含量

12

水含量

13

油含量

14

贮存期

每年一次

8.2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8.2.1 组批规则

隔板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隔板组成。片型隔板和已裁切成片状的
毡型隔板,
一批数量不大于100000片;袋型隔板一批数量不大于50000个;成卷的隔板一批数量不大

于200 kg。

8.2.2 抽样方案

按6.1规定的方法。

8.3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重复检验不合格项,如该项目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

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1 标志

产品包装箱的外壁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标记、数量:

——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

—— 出厂日期、贮存期;

— 每箱净重与毛重;

——“小心轻放”“不可受潮”。

9.2 包装

产品采用瓦楞纸箱包装。毡型隔板应使用塑料薄膜作内层密封包装,其他隔板应使用防潮纸或塑

GB/T 28535—2018

料薄膜作内层包装;包装产品后的塑料薄膜或防潮纸不允许有破损。卷筒(卷盘)状包装时,纸芯外径应
不小于76 mm, 成卷筒后外径不应大于900 mm。
同一材料规格型号的产品整齐装入同一瓦楞纸箱内,

瓦楞纸箱内同时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符合GB/T 14436 的规定。

9.3 运输

产品适合汽车、轮船及飞机运输,运输过程中不得曝晒、雨淋,在装卸中要轻拿轻放。

9.4 贮存

产品应在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清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整齐排列成垛堆放;离
热源(如暖气设备)不得少于1 m;
应避免日光照射和受潮;严禁与油、有机溶剂及腐蚀性物品接触;微孔

聚乙烯隔板、软质聚氯乙烯隔板的贮存期为1年,其他隔板贮存期为3个月。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GB-T 42467.6-2023 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6部分:妇科学.pdf

这篇关于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 学习笔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70242

相关文章

HarmonyOS学习(七)——UI(五)常用布局总结

自适应布局 1.1、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通过线性容器Row和Column实现线性布局。Column容器内的子组件按照垂直方向排列,Row组件中的子组件按照水平方向排列。 属性说明space通过space参数设置主轴上子组件的间距,达到各子组件在排列上的等间距效果alignItems设置子组件在交叉轴上的对齐方式,且在各类尺寸屏幕上表现一致,其中交叉轴为垂直时,取值为Vert

Ilya-AI分享的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提示工程技巧

Ilya(不是本人,claude AI)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Prompt撰写技巧。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提示精确化:在编写提示时,力求表达清晰准确。清楚地阐述任务需求和概念定义至关重要。例:不用"分析文本",而用"判断这段话的情感倾向:积极、消极还是中性"。 快速迭代:善于快速连续调整提示。熟练的提示工程师能够灵活地进行多轮优化。例:从"总结文章"到"用

【前端学习】AntV G6-08 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

【课程链接】 AntV G6: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本章十吾老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自定义节点中,应该怎样去计算和绘制图形,如何给一个图形制作不间断的动画,以及在鼠标事件之后产生动画。(有点难,需要好好理解)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06

学习hash总结

2014/1/29/   最近刚开始学hash,名字很陌生,但是hash的思想却很熟悉,以前早就做过此类的题,但是不知道这就是hash思想而已,说白了hash就是一个映射,往往灵活利用数组的下标来实现算法,hash的作用:1、判重;2、统计次数;

零基础学习Redis(10) -- zset类型命令使用

zset是有序集合,内部除了存储元素外,还会存储一个score,存储在zset中的元素会按照score的大小升序排列,不同元素的score可以重复,score相同的元素会按照元素的字典序排列。 1. zset常用命令 1.1 zadd  zadd key [NX | XX] [GT | LT]   [CH] [INCR]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

【机器学习】高斯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在python中的实例

引言 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简称GP)是一种概率模型,用于描述一组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其中任何一个有限维度的子集都具有高斯分布 文章目录 引言一、高斯过程1.1 基本定义1.1.1 随机过程1.1.2 高斯分布 1.2 高斯过程的特性1.2.1 联合高斯性1.2.2 均值函数1.2.3 协方差函数(或核函数) 1.3 核函数1.4 高斯过程回归(Gauss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15 人工神经网络(1)sklearn

系列文章目录 监督学习:参数方法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4 线性回归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SAheart.csv)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6 多项逻辑回归 【学习笔记 及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7 判别分析 【学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BUUCTF靶场[web][极客大挑战 2019]Http、[HCTF 2018]admin

目录   [web][极客大挑战 2019]Http 考点:Referer协议、UA协议、X-Forwarded-For协议 [web][HCTF 2018]admin 考点:弱密码字典爆破 四种方法:   [web][极客大挑战 2019]Http 考点:Referer协议、UA协议、X-Forwarded-For协议 访问环境 老规矩,我们先查看源代码

线性代数|机器学习-P36在图中找聚类

文章目录 1. 常见图结构2. 谱聚类 感觉后面几节课的内容跨越太大,需要补充太多的知识点,教授讲得内容跨越较大,一般一节课的内容是书本上的一章节内容,所以看视频比较吃力,需要先预习课本内容后才能够很好的理解教授讲解的知识点。 1. 常见图结构 假设我们有如下图结构: Adjacency Matrix:行和列表示的是节点的位置,A[i,j]表示的第 i 个节点和第 j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