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之六:关于研究(哈工大刘挺)

2023-10-09 02:30

本文主要是介绍随想之六:关于研究(哈工大刘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随想之六:关于研究

(2012-01-31 16:55:43)
转载▼
标签:

研究方法

杂谈

分类: 技术视野

【研究与工程,大学与企业】

研究是纯净的,工程是琐碎的,补丁落补丁;研究是新颖的,工程是成熟的,因而也是陈旧的;研究是是大锤搞定,工程先上大锤,再用小锤扣缝;做研究忌讳重复,做工程要忍受重复;研究要直捣核心,忽略枝叉,细调参数有可能掩盖问题,工程就是在各种因素中间做折中平衡。

工程不需要结论,研究要给出一个结论,即便是工程技术类的研究,结论也是在某条件下,用某方法解决某问题比其他方法好。这个结论要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成为别人再研究这个问题时一块可以作为踏板的

企业满足今天的用户需求,研究机构为满足用户未来的需求做准备,同时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十几年前,国内企业缺少研发资金和人才,高校向下游延伸,搞开发甚至自己办企业。现在企业研发经费充足,人才密集,新形势下高校不能再做企业也能做的事,应该战略上移,做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以期能与企业互补。

MIT创始人罗杰斯的宏愿是:建设一个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的科学机构,他的理想实现了。

正常情况下,大学产生知识,企业把知识变成技术和产品。由于目前中国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所以大学做了不少应该企业研发部门做的事,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壮大,自身研发能力提高,大学将回归本位,多数大学教授以提供向全社会公开的知识型研究成果为主要责任,同时花更多精力培养人才。

与企业相比,高校在创新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怕失败

学术界和企业界不应该成为竞争关系,应该是生态链上相互衔接的两个环节。但由于在互联网领域,学术界拿不到大规模真实数据,研究上不能领先于企业界,造成配合上的失当。

当前跟风太重,细节改良式研究太多,关注学术市场满足评阅人兴趣的研究多,理解真实市场指向用户需求的研究少,方向切换快,缺乏长时间积累,申请项目时都是多家联合,申请后各干各的,没有集团作战方式。多种因素导致高校研究所缺少杀手锏,建不起技术壁垒来。

学校和课题组不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紧密直属关系,学校相当于一个开发区创业园,提供统一的品牌宣传和人才招聘,一个课题组是一个财务独立的小公司,课题组组长需要面对多方面的压力,相比之下,一个大企业里的研究员的生存环境更单纯。

 

【评价】

中国人目前包揽了很多国际技术评测的冠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比较在意成绩,调参非常努力,但并没有尝试多少新方法。调参当然是必要的,但过分调参,甚至为了提高精度而打补丁则是不必要的,是舍本逐末。

参加技术评测,应注重原理创新,而不能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拼命调参数,使用小技巧,那样即便成绩好,也失去评测的价值,还会掩盖问题,最后由于缺乏创新,对别人启发小,自己也觉得无趣。

学者成功的标志之一:在学术圈内,提起该学者的名字就能够想到某项技术(个人学术形象清晰),提起那项技术就能够想到该学者(在该技术上独占鳌头)。

在对科研进行评估时,应把成果作分子,经费作分母,取得同样成果的机构,谁的经费少,谁的评分高。如此,或可抑制哄抢项目的做法。

论文引用数非常关键,有的优秀论文被引用几千次,无疑对学术、技术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不敢保证写出来的每一篇论文都被广泛引用,但至少要心向往之,以推动学术、技术的实质进步为目标,有原创的想法,有坚实的实验结果。

具有产业思维的人,对于实验指标中91%93%的差别,会认为毫无意义,只是智力游戏,锻炼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而已。因为换个测试集,结果可能就不同了,而且放到产品里,用户的体验不出微小的指标差异。唯有直面真实的新问题,狂飙突进,有20%以上的指标提高,才能引发技术突破,对实际应用产生影响。

金鸡奖和百花奖相比,我更喜欢百花奖;奥斯卡奖跟票房相比,我更看重票房。圈内的事情太复杂,群众的评判才是硬道理。

 

【基础研究】

毛泽东说理论就是系统化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把我们提出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不断地系统化,就是理论,而孤立的零散的想法就不是理论。必须重视理论,理论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威力无比。

科学发现自然和社会固有的规律,技术是发明新的方法和人造物,二者的区别非常明显。现在所谓的科学家很多应该称为发明家或者工程师。搞计算机的人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成为经典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搞自然语言处理的,搞社会计算的,是有机会通过解释语言和社会的规律而为科学做出贡献的。

我是这样来区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应用研究的结果可以被最终用户直接使用,而基础研究的结果不行,搜索和翻译就是应用研究,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就是基础研究,没有哪个老百姓愿意看句法分析树。区分二者的意义在于,搞应用研究的人需要考虑用户需求,而搞基础研究的不必。

做基础研究比较保险,做应用其实风险很高,学者们想把复杂的技术让老百姓用起来,为此而幻想出一些应用,容易碰壁。老外也喜欢跟风,一个新概念突然热起来,转瞬又冷下去。应用类的选题必须比基础问题的选择更加慎重,否则学界热度过去了,我们的青春和精力也随之过去,开过花,没有结果。

中国论文以超大投稿量和超低录取率在国际学术界各个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平均水平偏低,但具备顶尖水平的学者在增加,这是可喜的。发NatureScience不再是无法企及的事情了。

 

【研究方法】

研究新问题,或用颠覆式方法研究老问题

研究选题时是否需要考虑有用性,这个问题我没想清楚请大家指点,基本上我认为偏基础的研究不必考虑是否有用怎么用,偏应用的课题要长远看可能有用,但不必纠缠于应用模式。有些无用的应用类课题能够起到推动基础研究的作用。

楔形知识结构:离自己的专业越近,越深入

有一个科学假说是:月亮被甩出地球后留下太平洋这个大坑。做研究,要敢想!

譬如开门,试了好多把钥匙都打不开,突然有一把钥匙了,霍然门就开了,或者稍微左右调正一下方向门就开了。如果钥匙不对,你磨钥匙,砸锁,撬门,都不是办法,即便真把门弄开了,你还是不知道哪把锁是的。

破坏性创新破坏的是什么?答:破坏了评价标准。IBM造大型机,追求存储量大,速度快,苹果撵不上,就转而造PC机,不跟你比速度和容量了,比体积小,能够放到案头。在大公司已经占领市场,大学者已经占据某个研究领域的情况下,小公司、小学者必须破坏评价标准,才能突破!

论文有自寻烦恼的,自作多情的,自娱自乐的,半空悬挂的,隔靴搔痒的,原地踏步的,旁若无人的,新瓶旧酒的。凡此种种,虽多无益。还有刀刀见血的,步步为营的,丝丝入扣的,刨根问底的,出奇制胜的,顶天立地的,高瞻远瞩的,狂飙突进的。好论文,令人击节赞叹,盛夏可以解渴,寒冬可以活血。

3

阅读 (216) 评论 (0) 收藏 (0) 转载 (1) 喜欢 打印 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 随想之五:社会计算
    后一篇: 随想之七:修养与成长

    这篇关于随想之六:关于研究(哈工大刘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69692

    相关文章

    一种改进的red5集群方案的应用、基于Red5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

    转自: 一种改进的red5集群方案的应用: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YQ1wNwHVBqJ-5XCYq0PRligp6Y5q6BYXyISUsF56My8DP8dc9CZ4pZvpPz1abxJn8fojMrL0IyfmMHStpvkotqC1RWlRMGnzVL1X4IPOa_  基于Red5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 http://ww

    生信圆桌x生信分析平台:助力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综合工具

    介绍 少走弯路,高效分析;了解生信云,访问 【生信圆桌x生信专用云服务器】 : www.tebteb.cc 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众多生信分析平台,这些平台通过集成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算法,极大地简化了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使研究人员能够更高效地从海量生物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平台通常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不同类型的生物数据分析,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设计:AI能帮你做什么?

    AIPaperGPT,论文写作神器~ https://www.aipapergpt.com/ 大家都准备开题报告了吗?研究方法部分是不是已经让你头疼到抓狂? 别急,这可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尤其是研究方法设计这一块,选定性还是定量,怎么搞才能符合老师的要求? 每次到这儿,头脑一片空白。 好消息是,现在AI工具火得一塌糊涂,比如ChatGPT,居然能帮你在研究方法这块儿上出点主意。是不

    研究人员在RSA大会上演示利用恶意JPEG图片入侵企业内网

    安全研究人员Marcus Murray在正在旧金山举行的RSA大会上公布了一种利用恶意JPEG图片入侵企业网络内部Windows服务器的新方法。  攻击流程及漏洞分析 最近,安全专家兼渗透测试员Marcus Murray发现了一种利用恶意JPEG图片来攻击Windows服务器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还可以在目标网络中进行特权提升。几天前,在旧金山举行的RSA大会上,该Marcus现场展示了攻击流程,

    Science Robotics 首尔国立大学研究团队推出BBEX外骨骼,实现多维力量支持!

    重复性举起物体可能会对脊柱和背部肌肉造成损伤,由此引发的腰椎损伤是工业环境等工作场所中一个普遍且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减轻这类伤害,有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在举起任务中为工人提供辅助的背部支撑装置。然而,现有的这类装置通常无法在非对称性的举重过程中提供多维度的力量支持。此外,针对整个人体脊柱的设备安全性验证也一直是一个缺失的环节。 据探索前沿科技边界,传递前沿科技成果的X-robot投稿,来自首尔国立

    代码随想录训练营day37|52. 携带研究材料,518.零钱兑换II,377. 组合总和 Ⅳ,70. 爬楼梯

    52. 携带研究材料 这是一个完全背包问题,就是每个物品可以无限放。 在一维滚动数组的时候规定了遍历顺序是要从后往前的,就是因为不能多次放物体。 所以这里能多次放物体只需要把遍历顺序改改就好了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n,m;cin>>n>>m;std::vector<i

    vue原理分析(六)--研究new Vue()

    今天我们来分析使用new Vue() 之前研究时,只是说是在创建一个实例。并没有深入进行研究 在vue的源码中找下Vue的构造函数 function Vue(options) {if (!(this instanceof Vue)) {warn$2('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thi

    《中国全屋智能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导读:本报告从国际全屋智能发展、国内全屋智能政策环境及发展、研发动态、供需情况、重点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全屋智能市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屋智能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最后对全屋智能投资潜力进行了分析。  订购链接:https://www.yxresearch.com/ 第一章全屋智能行业概念界定及发展环境剖析 第一节全屋智能行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智能家

    中国生态环境胁迫数据(栅格/县域尺度)-为研究生态环境压力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生态环境胁迫矢量数据(2000-2010年) 数据介绍 2000-2010年中国生态环境胁迫数据为2000-2010年中国范围内人口、农业生产等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空间分布图,包括人口密度、农药使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数据可用于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胁迫因子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的空间特征,主要通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获得,为县域尺度空间数据。 存储容量31.01 GB文件数量6数据类型栅

    研究纹理采样器在像素级别的采样位置

    问题 【纹理采样器】是一个基础的概念。假设有一个正方形面片,顶点的UV范围是0.0~1.0,那么在这个正方形面片上采样一张纹理时,会呈现出完整的纹理。 但我现在关注的问题是,在像素级别上,采样的位置是怎样的。具体来讲:对于UV值是(0.0,0.0)的点,它对应的采样位置是纹理最左上角像素的中心?还是纹理最左上角像素的左上角?即,下面左右哪个是正确的情况? 在宏观上,尤其是像素较多的时候,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