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还不懂BIO,NIO,AIO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BIO(Blocking I/O)、NIO(Non-blocking I/O)和 AIO(Asynchronous I/O)是 Java 中三种不同的 I/O 模型,主要用于处理输入 / 输出操作。
一、BIO(Blocking I/O)
-
定义与工作原理:
-
BIO 即阻塞式 I/O(同步阻塞,传统IO)。在这种模型下,当一个线程发起一个 I/O 操作(如读取文件或网络数据)时,此线程会被阻塞,直到操作完成才返回。
-
例如,当一个程序使用 BIO 从网络读取数据时,发起读取操作的线程会一直等待数据到来,在此期间不能进行其他操作。
-
-
缺点:
-
代码中的read,accept操作时阻塞操作,如果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后,服务器不发送数据,将会一直阻塞当前线程,浪费资源
-
若连接数很多,创建的线程数量也多,服务器压力很大,后续优化成线程池处理方式,勉强解决了此问题。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模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较高,但程序复杂度比较低。
-
例如,一些简单的文件传输程序或者小型的服务器应用,连接数量有限且对性能要求不高。
-
Socket通信
-
二、NIO(Non-blocking I/O)
NIO在BIO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将阻塞换成非阻塞,虽然只是模式变了下,但是代码复杂量却增加了不少。在NIO模型中,服务端可以开启一个线程处理多个连接,它是非阻塞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selector上面,当selector (selector的select方法是阻塞的)轮询到有读、写或者连接请求时,才会转发到后端程序进行处理,没有数据的时候,业务程序并不需要阻塞等待。
数据总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中,或者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Selector(选择区)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比如:连接打开,数据到达)。因此,单个线程可以监听多个数据通道。
-
定义与工作原理:
-
NIO 即非阻塞式 I/O(同步非阻塞)。在这种模型下,当线程发起一个 I/O 操作时,它不会被阻塞,而是立即返回。线程可以通过轮询的方式不断检查 I/O 操作是否完成。
-
例如,使用 NIO 从网络读取数据时,线程发起读取操作后会立即返回,然后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过一段时间后,线程再回来检查读取操作是否完成。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时间短的架构,比如聊天服务器等。
-
例如,在一个高并发的即时通讯服务器中,可能同时有大量的客户端连接和断开。使用 NIO 可以在一个线程中处理多个连接的 I/O 操作,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
NIO有三大组件:
Channel(通道)、Buffer (缓存区)、Selector(选择器) Channel 类似于流,但是它是一个双向的流,他是连接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道,不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都可以使用通道进行读写数据。 Buffer 它就是一个缓冲区,用来存放数据的载体,它借助通道,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递数据 Selector 它对应一个或多个channel,客户端的连接都会注册到selector上面,然后由selector去调用后端处理程序
备注:
Channel
首先说一下 Channel,国内大多翻译成“通道”。Channel 和 IO 中的 Stream(流)是差不多一个
等级的。只不过 Stream 是单向的,譬如:InputStream, OutputStream,而 Channel 是双向
的,既可以用来进行读操作,又可以用来进行写操作。
NIO 中的 Channel 的主要实现有:
\1. FileChannel
\2. DatagramChannel
\3. SocketChannel
\4. ServerSocketChannel
这里看名字就可以猜出个所以然来:分别可以对应文件 IO、UDP 和 TCP(Server 和 Client)。
下面演示的案例基本上就是围绕这 4 个类型的 Channel 进行陈述的。
Buffer
Buffer,故名思意,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是一个连续数组。Channel 提供从文件、
网络读取数据的渠道,但是读取或写入的数据都必须经由 Buffer。
上面的图描述了从一个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然后服务端接收数据的过程。客户端发送
数据时,必须先将数据存入 Buffer 中,然后将 Buffer 中的内容写入通道。服务端这边接收数据必
须通过 Channel 将数据读入到 Buffer 中,然后再从 Buffer 中取出数据来处理。
在 NIO 中,Buffer 是一个顶层父类,它是一个抽象类,常用的 Buffer 的子类有:
ByteBuffer、IntBuffer、 CharBuffer、 LongBuffer、 DoubleBuffer、FloatBuffer、
ShortBuffer
Selector
Selector 类是 NIO 的核心类,Selector 能够检测多个注册的通道上是否有事件发生,如果有事
件发生,便获取事件然后针对每个事件进行相应的响应处理。这样一来,只是用一个单线程就可
以管理多个通道,也就是管理多个连接。这样使得只有在连接真正有读写事件发生时,才会调用
函数来进行读写,就大大地减少了系统开销,并且不必为每个连接都创建一个线程,不用去维护
多个线程,并且避免了多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导致的开销
三、AIO(Asynchronous I/O)
-
定义与工作原理:
-
AIO 即异步 I/O。在这种模型下,当线程发起一个 I/O 操作后,它不需要等待操作完成,而是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当 I/O 操作完成时,系统会自动调用回调函数通知线程。
-
例如,使用 AIO 从网络读取数据时,线程发起读取操作并注册一个回调函数,然后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数据读取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调用回调函数,将数据传递给线程进行处理。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时间长的架构,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
例如,大规模数据传输、高性能的文件服务器等。在这些场景下,AIO 可以充分发挥异步操作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
四、区别总结
其实NIO基于BIO,AIO基于NIO,后面技术大多都基于NIO实现,如Netty
-
阻塞方式:
-
BIO 是完全阻塞的,线程在 I/O 操作期间一直等待。
-
NIO 是非阻塞的,线程可以在 I/O 操作期间执行其他任务,但需要不断轮询检查操作是否完成。
-
AIO 是异步的,线程在发起 I/O 操作后无需等待,而是通过回调函数获取结果。
-
-
线程使用:
-
BIO 通常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资源消耗较大。
-
NIO 可以使用一个或几个线程处理多个连接,通过轮询的方式管理 I/O 操作。
-
AIO 通常由系统内核管理异步操作,减少了线程的开销。
-
-
适用场景:
-
BIO 适用于连接数量少、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
-
NIO 适用于连接数量较多、连接时间短的场景。
-
AIO 适用于连接数量多、连接时间长、对性能要求高的场景。
-
这篇关于还不懂BIO,NIO,AIO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