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JVM 的个人见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吴青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339390/answer/36511809
来源:知乎
java堆(JavaHeap)
1.用来存放对象的,几乎所有对象都放在这里,被线程共享的,或者说是被栈共享的
2.堆又可以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实际还有一个区域叫永久代,但是jdk1.7已经去永久代了,所以可以当作没有,永久代是当jvm启动时就存放的JDK自身的类和接口数据,关闭则释放。
新生代可以分为Eden区和两个幸存区,这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内存 之前的设计是只分为两部分一样一半 后来发现这样只利用到了一半的内存 才改为按比例分成三个区的,使用的是复制回收算法,两个幸存区是较小的区域。逻辑是每次使用Eden区和其中一个幸存区,回收时将其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的复制到另一个幸存区中,最后清理到刚才使用的Eden和其中一个幸存区。
美团的面试官也问了这个问题,他也说了他的理解,我感觉可能是不准确的。
新建对象就在Eden区,Eden就是伊甸,顾名思义。但是并不是对象最活跃的区域,对象最活跃的区域是老年代,因为经过各种垃圾回收之后对象都跑到这里来了。
3.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其实没什么好讲的,满了就会溢出。怎么才能满呢,不断创建对象,那问题又来了,创建多了被回收怎么办,好办,将新建的对象存到list里去,就不会回收了,为什么呢,因为jvm判定一个对象的死活就是根据对象是不是被引用。
此外堆跟随jvm的,有jvm就有堆。堆也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又叫GC堆,垃圾堆,玩笑。
jvm栈
1.要说栈是用来存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不严谨,栈是运行时创建的,是跟随线程的,它不是用来存什么的,那它用来干什么的,它是用来存栈帧的,没有图不太好说呢,等下我去截个图。
<img src="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cafa92bc2e45b6e18e24c3cb7e06a06f.pn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7541e5d33d1d8b412dd0556c7e4b10d_r.jpg">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 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
2.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垃圾回收,随着线程结束内存就释放。
3.但是并不是说就不会内存溢出,那么栈的内存溢出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也是满了,这个满了怎么理解呢,一是要申请的不够了,二是jvm内存太小,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产生的错误却是不一样的,如果创建一个void方法调用自身,错误是stackoverflowError,如果不断创建线程则会outOfMemoryError。这里就有一个比较高级的问题了,对于第二种多线程内存溢出该怎么解决呢,深入理解jvm一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通过减小最大堆和栈容量来换取更多的线程。
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
1.方法区是堆的一个逻辑区域,但是又叫非堆。运行时常量池又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真正的一部分。方法区并不是存方法的,存方法的应该是栈或者栈帧。方法区存的是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也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运行时常量池存放的是编译期生产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2.这块内存区域的回收没啥好说的,因为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HotSpot的设计团队选择把GC分代扩展至方法区了,或者是使用永久代实现方法区。
3.内存是肯定会溢出的,不断创建类会导致方法区内存溢出,而不断将常量放入常量池(String.intern()),常量池也会内存溢出。
内存是jvm的重点区域,也是jvm优化的重点区域,既然这么重要一下子也不可能写完了,慢慢学习补充吧。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吴青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339390/answer/36511809
来源:知乎
java堆(JavaHeap)
1.用来存放对象的,几乎所有对象都放在这里,被线程共享的,或者说是被栈共享的
2.堆又可以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实际还有一个区域叫永久代,但是jdk1.7已经去永久代了,所以可以当作没有,永久代是当jvm启动时就存放的JDK自身的类和接口数据,关闭则释放。
新生代可以分为Eden区和两个幸存区,这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内存 之前的设计是只分为两部分一样一半 后来发现这样只利用到了一半的内存 才改为按比例分成三个区的,使用的是复制回收算法,两个幸存区是较小的区域。逻辑是每次使用Eden区和其中一个幸存区,回收时将其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的复制到另一个幸存区中,最后清理到刚才使用的Eden和其中一个幸存区。
美团的面试官也问了这个问题,他也说了他的理解,我感觉可能是不准确的。
新建对象就在Eden区,Eden就是伊甸,顾名思义。但是并不是对象最活跃的区域,对象最活跃的区域是老年代,因为经过各种垃圾回收之后对象都跑到这里来了。
3.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其实没什么好讲的,满了就会溢出。怎么才能满呢,不断创建对象,那问题又来了,创建多了被回收怎么办,好办,将新建的对象存到list里去,就不会回收了,为什么呢,因为jvm判定一个对象的死活就是根据对象是不是被引用。
此外堆跟随jvm的,有jvm就有堆。堆也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又叫GC堆,垃圾堆,玩笑。
jvm栈
1.要说栈是用来存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不严谨,栈是运行时创建的,是跟随线程的,它不是用来存什么的,那它用来干什么的,它是用来存栈帧的,没有图不太好说呢,等下我去截个图。
<img src="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cafa92bc2e45b6e18e24c3cb7e06a06f.pn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7541e5d33d1d8b412dd0556c7e4b10d_r.jpg">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 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
2.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垃圾回收,随着线程结束内存就释放。
3.但是并不是说就不会内存溢出,那么栈的内存溢出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也是满了,这个满了怎么理解呢,一是要申请的不够了,二是jvm内存太小,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产生的错误却是不一样的,如果创建一个void方法调用自身,错误是stackoverflowError,如果不断创建线程则会outOfMemoryError。这里就有一个比较高级的问题了,对于第二种多线程内存溢出该怎么解决呢,深入理解jvm一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通过减小最大堆和栈容量来换取更多的线程。
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
1.方法区是堆的一个逻辑区域,但是又叫非堆。运行时常量池又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真正的一部分。方法区并不是存方法的,存方法的应该是栈或者栈帧。方法区存的是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也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运行时常量池存放的是编译期生产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2.这块内存区域的回收没啥好说的,因为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HotSpot的设计团队选择把GC分代扩展至方法区了,或者是使用永久代实现方法区。
3.内存是肯定会溢出的,不断创建类会导致方法区内存溢出,而不断将常量放入常量池(String.intern()),常量池也会内存溢出。
内存是jvm的重点区域,也是jvm优化的重点区域,既然这么重要一下子也不可能写完了,慢慢学习补充吧。
这篇关于JVM 的个人见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