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库系统概论】绪论----数据库系统概论(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1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1 数据库系统概论
1.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是数据;
数据的解释叫做语义,他与数据时密不可分的;
记录是计算机中表示和储存数据的一种格式或者一个方法;
2. 数据库
把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存放在计算机储存设备上的仓库就是数据库;
共享性、有组织、永久储存是数据库的三大特征;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功能:① 数据定义功能
②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③ 数据操纵功能
④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⑤ 其他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4. 数据库系统
一般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是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员
构成;
数据库系统在不混淆的情况下一般简称数据库;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而产生的;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性,是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2 数据模型
1.2.1 两类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
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三个要求:
①很好的模拟现实世界
②易于人们的理解
③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的三大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又叫做信息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的设计。
逻辑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按照计算机系统
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对DBMS的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计算机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式,在磁盘或者磁带
上的储存方式和存取方式。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元素
数据模型的严格定义是一组概念的集合,它们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一、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
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数对模型的静态特征的描述。
二、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数据库对象之间(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以及操作的规则。
主要有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是对数据模型的动态特征的描述。
三、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以及其联系所具有的约束和依存规则。
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1.2.3 概念模型
一、信息世界的节本概念
(1)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叫做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概念或者联系:一个学生;一次订货;老师与院系的工作关系
(2)属性(Attribute):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例如学生的姓名,年龄等等。
(3)码(key):唯一标示实体的属性,例如学号
(4)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5)实体型(Entity Type):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
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6)实体集(Entity Set):同一类型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7)联系(Relationship):实体内部联系通常是指实体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二、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实体型之间关系有三种: 设有实体集A 实体集B
① 一对一联系(1:1)
实体集A中至多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实体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有联系,则称A,B有一对一联系
A是班级集合 B是班长的集合
②一对多联系(1:n)
A是班级集合 B是学生的集合
③多对多联系(n:n)
A是科目的集合 B是学生的集合
事实上,一对一是一对多的特列,一对多是多对多的特列
三、两个以上的实体之间的联系
一般也有一对一、一对多对和多对多的关系
四、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
五、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式
用E-R图(实体联系图)来表示概念模型: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内写明实体名。
属 性: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相连接起来。
联 系:用菱形表示,里面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与实体型连接起来。
六、一个实例
截止到了18页
这篇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绪论----数据库系统概论(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