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分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并提供服务,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现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每个阶段都标志着技术的进步与演变。
目录
1. 手工操作阶段
2. 批处理阶段
3. 分时操作系统
4. 实时操作系统
5. 网络操作系统
6. 分布式操作系统
7.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1. 手工操作阶段
特点: 在手工操作阶段,计算机几乎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用户独占整个计算机,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由于计算机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人机速度矛盾严重,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
主要缺点:
- 用户独占:计算机资源无法共享,导致资源闲置。
- 人机速度矛盾:计算机处理速度远远高于用户的输入速度,造成资源利用低效。
2. 批处理阶段
特点: 批处理阶段引入了脱机输入/输出技术,通过外围设备(如磁带)和监督程序(批处理系统)来管理作业的输入和输出。这一阶段开始显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分类:
-
单道批处理系统:
- 优点: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机速度矛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缺点: 内存中只能运行一个作业,必须等待当前作业完成后才能调入下一个作业。CPU 经常处于等待 I/O 操作的空闲状态,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
-
多道批处理系统:
- 优点: 支持多个作业同时在内存中运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操作系统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用于管理多个程序的并发执行,使 CPU 和其他资源保持忙碌状态,系统吞吐量大幅提升。
- 缺点: 用户响应时间长,系统缺乏交互功能。用户在提交作业后只能等待计算机处理完成,不能实时控制作业的执行过程(例如调试程序或输入参数)。
3. 分时操作系统
定义: 分时操作系统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为多个用户或作业提供服务。每个用户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计算机在每个时间片内轮流为不同用户服务。
优点:
- 即时响应: 用户请求可以被快速响应,解决了手工操作阶段的人机交互问题。
- 多用户共享: 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用户操作相互独立,感受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
缺点:
- 紧急任务处理: 系统对各用户或作业的服务是完全公平的,不区分任务的紧急性。这意味着一些紧急任务可能无法得到优先处理。
4. 实时操作系统
特点: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对外部信号作出及时响应,适用于对时间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系统或导弹控制系统。
分类:
-
硬实时系统:
- 特点: 必须在绝对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应用场景包括导弹控制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系统。
-
软实时系统:
-
特点: 能接受偶尔的时间延迟,尽管任务仍需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应用场景包括火车订票系统(如12306),对时间的容忍度相对较高。
-
5. 网络操作系统
特点: 网络操作系统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它能够将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传送和资源共享,如文件共享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代表性系统: Windows NT(用于网络服务器),可以支持复杂的网络操作和资源管理。
6. 分布式操作系统
特点: 分布式操作系统具有分布性和并行性。系统中的各台计算机地位相同,任务可以在这些计算机之间分布,并由它们并行协作完成。这种系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高效的任务处理和资源共享。
代表性系统: 现代的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平台,例如 Hadoop 和 Kubernetes。
7.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特点: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旨在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高效的计算体验,主要面向个人用户。它们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计算机,进行各种计算和应用操作。
代表性系统: Windows XP、MacOS,提供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支持。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分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