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

2024-09-01 02:28
文章标签 linux 指令 make makefile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 场景介绍

2.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

3. 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

4. 项目清理

5. 原理

5.1 识别文件是否需要编译

5.2 make原理

6. 扩展

总结


 

1. 场景介绍

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每编写一个C/C++代码,都要手动使用gcc/g++指令,对代码进行编译并生成可执行程序。如果对该代码有所改动,需要再次使用指令,形成新的可执行程序,删除之前的可执行程序。

如下面的场景,创建一个code.c文件,写了一个简单的打印程序,通过gcc指令直接生成code可执行程序,执行该程序,打印出一句话。如果对该份代码还有改动,就要像下面一样删除刚生成的可执行程序,并重复刚刚的操作。

这样的操作十分麻烦,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此时就要使用make指令,搭配上MakeFile文件。

2.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

Linux中,make指令是一个工具,它用于自动化软件构建过程,特别是用于编译大型程序。它通过读取一个名为Makefile的文件来确定如何构建一个或多个目标,完成自动化编译。

  • 工程中的文件不计其数,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文件有相应的语法规则,可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可以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是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
  • make是一个解释Makefile中指令的的命令工具。
  • make是一条命令,Makefile是一个文件,两个搭配使用,完成项目自动化构建。

3. 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

在doc目录下,创建一个Makefile文件。下面是C语言代码编译的详细步骤,从下到上,先进行预处理(进行宏替换,展开头文件,删除注释),生成纯C语言文件,其次由C语言代码转换成汇编代码,再生成二进制目标代码(机器可识别代码),最后进行链接操作生成可执行程序。

你会发现每次编译生成不同文件,语法格式大致相同。第一行不留空格,冒号前面是目标文件名,冒号后面是所依赖文件。第二行需要用Tab键隔开几个空格,然后写下编译指令。

一般来说,Makefile中编写指令时,需要有依赖关系依赖方法

  • 依赖关系是指一个目标文件(通常是最终要生成的文件,比如可执行文件或库文件)与它所依赖的文件(通常是源文件、头文件或其他目标文件)之间的关系。且目标文件在冒号之前,依赖文件列表再冒号之后。依赖文件列表可以有多个文件,需要用空格隔开。
  • 如下图中,code依赖code.o,code.o依赖code.s,code.s依赖code.i,code.i依赖code.c。
  • 依赖方法就是下图中编译的指令。

 Makefile文件内容就是上图的八行文本。我们使用make指令,就会自动进行编译,生成各个阶段的文件,运行code可执行程序,打印出最开始写的一句话。

其中需要注意,Makefile中先写生成可执行程序,然后慢慢推导到code.c文件,不可以颠倒过来。如果颠倒过来只会执行上图中最下面的雨具,生成code.i文件。

不过一般来说,不会像我刚刚那样生成一系列的中间文件,可以一步到位。由code.c文件直接生成code可执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4. 项目清理

既然有自动化编译,那么重新编译时,需要清理项目生成的文件。

  • 如清理项目这种指令,目标文件没有依赖文件,我们要声明一个伪目标,用.PHONY进行修饰。
  • 像clean这种,没有跟第一个目标文件直接或间接关联,那么它后面对应的方法就不会被执行。不过,可以显示用make执行,即用“make clean”指令执行。也就是说,用“make”+“目标文件名”格式的指令,可以执行对应的方法。

下面是操作示意图:

那么为什么要用.PHONY进行修饰呢?

观察上图操作,一开始没有生成可执行程序,我们使用make指令进行自动化编译,生成了一个code可执行程序。之后再使用make指令时,都会弹出一句话“ 'code' is up to date”,这是说明源文件没有更新,code可执行程序已经是最新的。

我们要知道.PHONY的作用,我们可以在Makefile文件中加上伪目标的修饰。观察下面的操作,你会发现加上.PHONY修饰之后,不管源文件有没有更新,都会一直执行编译操作。说明伪目标的特性是总是执行目标文件对应的方法

5. 原理

5.1 识别文件是否需要编译

前面说不用.PHONY修饰的目标文件,编译C语言代码成可执行程序时,会识别代码内容是否被修改过,如果没有被修改,就不会再次编译,反之进行编译操作。

仔细一想,这样子处理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当你面对的不是一两个文件,而是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文件的工程。每修改工程中的一个文件,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重新编译,是十分耗时的。

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原理是什么?

  • 解析原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结论,文件由文件内容文件属性这两部分组成的。文件属性中有访问时间和修改时间。我们可以使用stat这条指令获取文件当前状态。
  • 下面就是code.c文件的当前状态,下面有三行显示不同类型的时间。Acess表示最近一次访问该文件的时间,有些不是显示最近一次访问的时间,可能需要积累到一定次数才进行更新;Modify表示该文件内容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Change表示该文件属性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 我们复制printf代码,多粘贴几句,修改一下code.c文件内容。查看code.c文件的状态,会发现Modify这一栏的时间更新了。可是Change这一栏的时间怎么也更新了呢?那是因为修改文件内容会引起文件大小发生变化,文件大小也是属性中的一种。

  • 如果仅仅修改文件权限,只会改变Change这一栏的时间,Modify的时间保持不变。

我们通过上面的讲解,知道每个文件都有最近一次文件内容被修改的时间。

  • 下面的横轴表示文件的Modify时间,从左到右时间更新。其中一开始的Modify时间就表示创建该文件的时间。
  • 正常来说,我们都是先创建一个源文件code.c。然后,编译产生一个可执行程序文件。如下图红色部分所示,该文件的Modify时间一定比源文件的Modify时间更新,此时执行make指令,不会重新编译。
  • 除非code.c文件内容被修改,随之Modify时间更新,比code.exe文件更新,这样执行make指令之后才会进行编译。

那么.PHONY关键字修饰后的目标文件,为什么可以总是执行其对应的方法呢?因为.PHONY可以让依赖方法忽略掉时间的对比。

5.2 make原理

  • make会在当前目录下找名为“Makefile”或者“makefile”的文件。
  • 如果文件存在,它会找文件中的第一个目标文件。在上面的例子中,它会找到code文件,把它当做最终的目标文件。
  • 如果code文件不存在,或者其所依赖的code.c文件的Modify时间比code文件新。此时就会执行依赖方法中的指令,来生成code文件。

  • 如果是code所依赖的code.o文件不存在,那么make就会在makefile文件中寻找code.o文件依赖的code.s文件。会这样一直找下去,直到依赖的文件存在于当前目录下,并逆向执行指令,有点像栈的结构,先将一开始指令存进去。

  • 在寻找的过程,如果中出现错误,如最后的被依赖文件找不到,那么make就会直接退出,并报错。make只管文件的依赖性。

6. 扩展

一般,我们不会像上面一样生成.i和.s文件。我们会直接让源文件编译成一个.o目标文件,且.o文件与源文件同名,有助于最后链接的操作。其中code.o文件的依赖方法表示生成跟源文件同名的.o文件。

  • %是makefile文件中的一种通配符,如%.c表示以.c结尾的文件。依赖方法中的$<表示将依赖列表中的所有文件一个一个给gcc指令编译生成同名的.o文件。如果有什么code1.c,code2.c文件,就会生成三条gcc指令。
  • makefile文件中也是可以定义变量的,但是不需要声明变量类型。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定义bin和src变量,表示目标文件和所依赖文件。
  • 其中$()符号中加上变量名,表示获取变量中的内容,相当于指针的解引用。这样写的好处是,如果所依赖文件有许多个,都可以存在一个变量中,然后使用$()符号即可。
  • $^表示所依赖文件列表中的所有文件,全部拿过来给gcc编译到目标文件中。$@就表示所有的目标文件。

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手动编译C/C++代码并生成可执行程序的过程较为繁琐,尤其是在代码修改后需要重复编译和删除旧程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make工具和Makefile文件来自动化编译过程。

Makefile文件是一个包含编译指令和依赖关系的文件,它指导make工具如何构建目标文件。。依赖关系指明了目标文件与源文件之间的关系,而依赖方法则包含了编译指令。

创作不易,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留下你的三连,你的支持的我最大的动力!!!

ee192b61bd234c87be9d198fb540140e.png

这篇关于Linux: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5683

相关文章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包括文档和字段、索引和映射,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Docker... 目录1、ElasticSearch概念2、ElasticSearch、Kibana和IK分词器部署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在Linux系统中,将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通过逻辑卷管理(LVM)来实现,首先,需要将物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创建为物理卷,然后,将这些物理卷组成... 目录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硬盘插上默认的是非lvm总结Linux下多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C/C++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预编译、编译、汇编和链接四个阶段,并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作用和具体操作,同时,还介绍了调试和发布版本的概念... 目录一、预编译指令1.1预处理功能1.2指令1.3问题扩展二、编译(生成汇编)三、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语

Rsnapshot怎么用? 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

《Rsnapshot怎么用?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Rsnapshot不仅可以备份本地文件,还能通过SSH备份远程文件,接下来详细介绍如何安装、配置和使用Rsnaps... Rsnapshot 是一款开源的文件系统快照工具。它结合了 Rsync 和 SSH 的能力,可以帮助你在 li

Linux部署jar包过程

《Linux部署jar包过程》文章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部署Java(jar)包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统一JDK版本、添加打包插件、修改数据库密码以及正确执行jar包的方法... 目录linux部署jar包1.统一jdk版本2.打包插件依赖3.修改密码4.执行jar包总结Linux部署jar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