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 场景介绍
2.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
3. 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
4. 项目清理
5. 原理
5.1 识别文件是否需要编译
5.2 make原理
6. 扩展
总结
1. 场景介绍
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每编写一个C/C++代码,都要手动使用gcc/g++指令,对代码进行编译并生成可执行程序。如果对该代码有所改动,需要再次使用指令,形成新的可执行程序,删除之前的可执行程序。
如下面的场景,创建一个code.c文件,写了一个简单的打印程序,通过gcc指令直接生成code可执行程序,执行该程序,打印出一句话。如果对该份代码还有改动,就要像下面一样删除刚生成的可执行程序,并重复刚刚的操作。
这样的操作十分麻烦,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此时就要使用make指令,搭配上MakeFile文件。
2.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
Linux中,make指令是一个工具,它用于自动化软件构建过程,特别是用于编译大型程序。它通过读取一个名为Makefile的文件来确定如何构建一个或多个目标,完成自动化编译。
- 工程中的文件不计其数,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文件有相应的语法规则,可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可以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是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
- make是一个解释Makefile中指令的的命令工具。
- make是一条命令,Makefile是一个文件,两个搭配使用,完成项目自动化构建。
3. 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
在doc目录下,创建一个Makefile文件。下面是C语言代码编译的详细步骤,从下到上,先进行预处理(进行宏替换,展开头文件,删除注释),生成纯C语言文件,其次由C语言代码转换成汇编代码,再生成二进制目标代码(机器可识别代码),最后进行链接操作生成可执行程序。
你会发现每次编译生成不同文件,语法格式大致相同。第一行不留空格,冒号前面是目标文件名,冒号后面是所依赖文件。第二行需要用Tab键隔开几个空格,然后写下编译指令。
一般来说,Makefile中编写指令时,需要有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
- 依赖关系是指一个目标文件(通常是最终要生成的文件,比如可执行文件或库文件)与它所依赖的文件(通常是源文件、头文件或其他目标文件)之间的关系。且目标文件在冒号之前,依赖文件列表再冒号之后。依赖文件列表可以有多个文件,需要用空格隔开。
- 如下图中,code依赖code.o,code.o依赖code.s,code.s依赖code.i,code.i依赖code.c。
- 依赖方法就是下图中编译的指令。
Makefile文件内容就是上图的八行文本。我们使用make指令,就会自动进行编译,生成各个阶段的文件,运行code可执行程序,打印出最开始写的一句话。
其中需要注意,Makefile中先写生成可执行程序,然后慢慢推导到code.c文件,不可以颠倒过来。如果颠倒过来只会执行上图中最下面的雨具,生成code.i文件。
不过一般来说,不会像我刚刚那样生成一系列的中间文件,可以一步到位。由code.c文件直接生成code可执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4. 项目清理
既然有自动化编译,那么重新编译时,需要清理项目生成的文件。
- 如清理项目这种指令,目标文件没有依赖文件,我们要声明一个伪目标,用.PHONY进行修饰。
- 像clean这种,没有跟第一个目标文件直接或间接关联,那么它后面对应的方法就不会被执行。不过,可以显示用make执行,即用“make clean”指令执行。也就是说,用“make”+“目标文件名”格式的指令,可以执行对应的方法。
下面是操作示意图:
那么为什么要用.PHONY进行修饰呢?
观察上图操作,一开始没有生成可执行程序,我们使用make指令进行自动化编译,生成了一个code可执行程序。之后再使用make指令时,都会弹出一句话“ 'code' is up to date”,这是说明源文件没有更新,code可执行程序已经是最新的。
我们要知道.PHONY的作用,我们可以在Makefile文件中加上伪目标的修饰。观察下面的操作,你会发现加上.PHONY修饰之后,不管源文件有没有更新,都会一直执行编译操作。说明伪目标的特性是总是执行目标文件对应的方法。
5. 原理
5.1 识别文件是否需要编译
前面说不用.PHONY修饰的目标文件,编译C语言代码成可执行程序时,会识别代码内容是否被修改过,如果没有被修改,就不会再次编译,反之进行编译操作。
仔细一想,这样子处理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当你面对的不是一两个文件,而是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文件的工程。每修改工程中的一个文件,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重新编译,是十分耗时的。
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原理是什么?
- 解析原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结论,文件由文件内容和文件属性这两部分组成的。文件属性中有访问时间和修改时间。我们可以使用stat这条指令获取文件当前状态。
- 下面就是code.c文件的当前状态,下面有三行显示不同类型的时间。Acess表示最近一次访问该文件的时间,有些不是显示最近一次访问的时间,可能需要积累到一定次数才进行更新;Modify表示该文件内容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Change表示该文件属性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 我们复制printf代码,多粘贴几句,修改一下code.c文件内容。查看code.c文件的状态,会发现Modify这一栏的时间更新了。可是Change这一栏的时间怎么也更新了呢?那是因为修改文件内容会引起文件大小发生变化,文件大小也是属性中的一种。
- 如果仅仅修改文件权限,只会改变Change这一栏的时间,Modify的时间保持不变。
我们通过上面的讲解,知道每个文件都有最近一次文件内容被修改的时间。
- 下面的横轴表示文件的Modify时间,从左到右时间更新。其中一开始的Modify时间就表示创建该文件的时间。
- 正常来说,我们都是先创建一个源文件code.c。然后,编译产生一个可执行程序文件。如下图红色部分所示,该文件的Modify时间一定比源文件的Modify时间更新,此时执行make指令,不会重新编译。
- 除非code.c文件内容被修改,随之Modify时间更新,比code.exe文件更新,这样执行make指令之后才会进行编译。
那么.PHONY关键字修饰后的目标文件,为什么可以总是执行其对应的方法呢?因为.PHONY可以让依赖方法忽略掉时间的对比。
5.2 make原理
- make会在当前目录下找名为“Makefile”或者“makefile”的文件。
- 如果文件存在,它会找文件中的第一个目标文件。在上面的例子中,它会找到code文件,把它当做最终的目标文件。
- 如果code文件不存在,或者其所依赖的code.c文件的Modify时间比code文件新。此时就会执行依赖方法中的指令,来生成code文件。
- 如果是code所依赖的code.o文件不存在,那么make就会在makefile文件中寻找code.o文件依赖的code.s文件。会这样一直找下去,直到依赖的文件存在于当前目录下,并逆向执行指令,有点像栈的结构,先将一开始指令存进去。
- 在寻找的过程,如果中出现错误,如最后的被依赖文件找不到,那么make就会直接退出,并报错。make只管文件的依赖性。
6. 扩展
一般,我们不会像上面一样生成.i和.s文件。我们会直接让源文件编译成一个.o目标文件,且.o文件与源文件同名,有助于最后链接的操作。其中code.o文件的依赖方法表示生成跟源文件同名的.o文件。
- %是makefile文件中的一种通配符,如%.c表示以.c结尾的文件。依赖方法中的$<表示将依赖列表中的所有文件一个一个给gcc指令编译生成同名的.o文件。如果有什么code1.c,code2.c文件,就会生成三条gcc指令。
- makefile文件中也是可以定义变量的,但是不需要声明变量类型。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定义bin和src变量,表示目标文件和所依赖文件。
- 其中$()符号中加上变量名,表示获取变量中的内容,相当于指针的解引用。这样写的好处是,如果所依赖文件有许多个,都可以存在一个变量中,然后使用$()符号即可。
- $^表示所依赖文件列表中的所有文件,全部拿过来给gcc编译到目标文件中。$@就表示所有的目标文件。
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手动编译C/C++代码并生成可执行程序的过程较为繁琐,尤其是在代码修改后需要重复编译和删除旧程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make工具和Makefile文件来自动化编译过程。
Makefile文件是一个包含编译指令和依赖关系的文件,它指导make工具如何构建目标文件。。依赖关系指明了目标文件与源文件之间的关系,而依赖方法则包含了编译指令。
创作不易,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留下你的三连,你的支持的我最大的动力!!!
这篇关于Linux: make指令与Makefile文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