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

2024-08-30 23:36

本文主要是介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步骤

四、记录与处理

五、思考

六、成果文件提取链接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中断和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C51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参照图表

图A.6

(1)创建一个包含80C51固件,采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的新项目;

(2)仿照图A.6和表A.5绘制电路原理图;

(3)编写C51源程序,要求实现如下功能:数码管的初始显示值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器加1;秒计数到50+*(*为学号最后1位)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4)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6)完成实验5报告的撰写。


三、实验步骤

(1)创建一个包含80C51固件,采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的新项目,创建的项目如下图所示;

(2)仿照图A.6和表A.5绘制电路原理图;

图A.6

根据图示中所给出的元件进行选择,输入元件名称,对照元件样式进行选择,添加至画布中,将其全部放置在图纸上。如图所示。

然后按照实验要求的图表进行连线可以得到下图所示的界面。关于总线的连接方法: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在图中需要的位置,鼠标左键单击一下。如需停止,鼠标左键双击,鼠标左键单击设置断点。

在string中填写net=P0.#(#表示从0开始,每点击以下自动加一),进行自动赋值。

绘制完毕的线路图如下所示:

(3)编写C51源程序,数码管的初始显示值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器加1;秒计数到50+*(*为学号最后1位)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我的学号最后一位为4,所以到54清零。

void time0() interrupt 1			//使用T0中断
{ TR0=0;	      				 //关闭中断TH0=0x3c;TL0=0xb0;				//初值重载t++;if(t==20)					//若中断20次,相当于1秒{t=0;second++;	}if(second==54) 			//秒计数器清零{second=0;}P0=table[second/10];		//刷新输出P2=table[second%10];TR0=1;					//开中断
}void main()					//主函数
{P0=table[second/10];		//输出显示字模P2=table[second%10];TMOD=0x01;				 //定义中断模式TH0=0x3c;TL0=0xb0;				 //加载溢出初值EA=1;					//开中断T0ET0=1;TR0=1;while(1);					//是循环,等待中断
}

(4)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秒计数到54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四、记录与处理

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秒计数到54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五、思考

1. 中断是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这个引起中断的事件被称为中断源。当中断源向CPU提出处理请求时,这个请求就被称为中断请求。当CPU响应这个中断请求时,它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这个暂停点被称为断点),转而处理中断源所指定的任务。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响应。

2.定时/计数器是一种用来计量时间间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内部的振荡器或外部的时钟源来提供时间基准。在每个时间单位(如毫秒、微秒等)经过时,计数器会自动加1。

定时/计数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寄存器,其中一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的计数值,而其他寄存器则用于存储控制信息,如计数模式、计数方向、计数起始值等。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它会触发一个中断信号或产生一个输出信号,用于控制其他设备或执行特定的操作。

3.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中断和定时/计数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在编写和调试C51源程序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定时器中断的使用方法和数码管的驱动方式,还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成果文件提取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ih-osSS5LE-I0vk-Imugg?pwd=ugmx 
提取码:ugmx  

这篇关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2255

相关文章

中文分词jieba库的使用与实景应用(一)

知识星球:https://articles.zsxq.com/id_fxvgc803qmr2.html 目录 一.定义: 精确模式(默认模式): 全模式: 搜索引擎模式: paddle 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分词模式): 二 自定义词典 三.文本解析   调整词出现的频率 四. 关键词提取 A. 基于TF-IDF算法的关键词提取 B. 基于TextRank算法的关键词提取

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概述及应用介绍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监测系统已成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其中,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自然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及水利工程运行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水位雨量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及用户终端四大部分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 数据采集单元:这是系统的“眼睛”,

从去中心化到智能化:Web3如何与AI共同塑造数字生态

在数字时代的演进中,Web3和人工智能(AI)正成为塑造未来互联网的两大核心力量。Web3的去中心化理念与AI的智能化技术,正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数字生态的变革。本文将探讨Web3与AI的融合如何改变数字世界,并展望这一新兴组合如何重塑我们的在线体验。 Web3的去中心化愿景 Web3代表了互联网的第三代发展,它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旨在创建一个开放、透明且用户主导的数字生态。不同于传统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csu 1446 Problem J Modified LCS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简单应用)

这是一道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简单应用题,这题是在湖南多校训练赛中队友ac的一道题,在比赛之后请教了队友,然后自己把它a掉 这也是自己独自做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的题目 题意:把题意转变下就变成了:求d1*x - d2*y = f2 - f1的解,很明显用exgcd来解 下面介绍一下exgcd的一些知识点:求ax + by = c的解 一、首先求ax + by = gcd(a,b)的解 这个

hdu1394(线段树点更新的应用)

题意:求一个序列经过一定的操作得到的序列的最小逆序数 这题会用到逆序数的一个性质,在0到n-1这些数字组成的乱序排列,将第一个数字A移到最后一位,得到的逆序数为res-a+(n-a-1) 知道上面的知识点后,可以用暴力来解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include<cstring>#include<stack>#in

zoj3820(树的直径的应用)

题意:在一颗树上找两个点,使得所有点到选择与其更近的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大值最小。 思路:如果是选择一个点的话,那么点就是直径的中点。现在考虑两个点的情况,先求树的直径,再把直径最中间的边去掉,再求剩下的两个子树中直径的中点。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algorithm>#include <map>#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usaco 1.2 Name That Number(数字字母转化)

巧妙的利用code[b[0]-'A'] 将字符ABC...Z转换为数字 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开一个数组 c [ ] 存储字符串 应人为的在末尾附上 ‘ \ 0 ’ 详见代码: /*ID: who jayLANG: C++TASK: namenum*/#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t main(){FILE *fin = fopen (

【区块链 + 人才服务】可信教育区块链治理系统 | FISCO BCOS应用案例

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也在持续发展。利用区块链数据共识、不可篡改的特性, 将与教育相关的数据要素在区块链上进行存证确权,在确保数据可信的前提下,促进教育的公平、透明、开放,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赋能,实现教育数据的安全共享、高等教育体系的智慧治理。 可信教育区块链治理系统的顶层治理架构由教育部、高校、企业、学生等多方角色共同参与建设、维护,支撑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