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

2024-08-30 23:36

本文主要是介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步骤

四、记录与处理

五、思考

六、成果文件提取链接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中断和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C51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参照图表

图A.6

(1)创建一个包含80C51固件,采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的新项目;

(2)仿照图A.6和表A.5绘制电路原理图;

(3)编写C51源程序,要求实现如下功能:数码管的初始显示值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器加1;秒计数到50+*(*为学号最后1位)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4)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6)完成实验5报告的撰写。


三、实验步骤

(1)创建一个包含80C51固件,采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的新项目,创建的项目如下图所示;

(2)仿照图A.6和表A.5绘制电路原理图;

图A.6

根据图示中所给出的元件进行选择,输入元件名称,对照元件样式进行选择,添加至画布中,将其全部放置在图纸上。如图所示。

然后按照实验要求的图表进行连线可以得到下图所示的界面。关于总线的连接方法: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在图中需要的位置,鼠标左键单击一下。如需停止,鼠标左键双击,鼠标左键单击设置断点。

在string中填写net=P0.#(#表示从0开始,每点击以下自动加一),进行自动赋值。

绘制完毕的线路图如下所示:

(3)编写C51源程序,数码管的初始显示值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器加1;秒计数到50+*(*为学号最后1位)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我的学号最后一位为4,所以到54清零。

void time0() interrupt 1			//使用T0中断
{ TR0=0;	      				 //关闭中断TH0=0x3c;TL0=0xb0;				//初值重载t++;if(t==20)					//若中断20次,相当于1秒{t=0;second++;	}if(second==54) 			//秒计数器清零{second=0;}P0=table[second/10];		//刷新输出P2=table[second%10];TR0=1;					//开中断
}void main()					//主函数
{P0=table[second/10];		//输出显示字模P2=table[second%10];TMOD=0x01;				 //定义中断模式TH0=0x3c;TL0=0xb0;				 //加载溢出初值EA=1;					//开中断T0ET0=1;TR0=1;while(1);					//是循环,等待中断
}

(4)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秒计数到54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四、记录与处理

完成源程序编译和动态调试,实现实验5的控制功能要求;

秒计数到54时清0,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五、思考

1. 中断是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这个引起中断的事件被称为中断源。当中断源向CPU提出处理请求时,这个请求就被称为中断请求。当CPU响应这个中断请求时,它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这个暂停点被称为断点),转而处理中断源所指定的任务。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响应。

2.定时/计数器是一种用来计量时间间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内部的振荡器或外部的时钟源来提供时间基准。在每个时间单位(如毫秒、微秒等)经过时,计数器会自动加1。

定时/计数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寄存器,其中一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的计数值,而其他寄存器则用于存储控制信息,如计数模式、计数方向、计数起始值等。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它会触发一个中断信号或产生一个输出信号,用于控制其他设备或执行特定的操作。

3.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中断和定时/计数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在编写和调试C51源程序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定时器中断的使用方法和数码管的驱动方式,还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成果文件提取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ih-osSS5LE-I0vk-Imugg?pwd=ugmx 
提取码:ugmx  

这篇关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秒表显示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2255

相关文章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 5)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5)》@State是HarmonyOSArkTS框架中用于管理组件状态的核心装饰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数据驱动UI的响应式编程模式,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State在鸿蒙中是做什么的?二、@Spythontate的基本原理1. 依赖关系的收集2.

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详解

《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详解》程序调用自身的编程技巧称为递归,递归做为一种算法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 目录前言一、递归的概念与思想二、递归的限制条件 三、递归的实际应用举例(一)求 n 的阶乘(二)顺序打印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在编程中,让程序暂停执行特定时间是常见需求,当需要引入不确定性时,随机休眠就成为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的具体实现与应用吧... 目录引言一、实现原理与基础方法1.1 核心函数解析1.2 基础实现模板1.3 整数版实现二、典型应用场景2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Java的I/O是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Java的类库涉及很多领域的IO内容: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操作、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字符串流、对象流等,这篇... 目录1.什么是IO2.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3.三种IO模型BIO(blocking I/O)NI

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

《Python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Python的PlotlyDash库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强大的方式来构建和展示互动式数据仪表板,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Dash设计一... 目录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1. 什么是Plotly Dash?1.1

Android Kotlin 高阶函数详解及其在协程中的应用小结

《AndroidKotlin高阶函数详解及其在协程中的应用小结》高阶函数是Kotlin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能够将函数作为一等公民(First-ClassCitizen),使得代码更加简洁、灵活和可... 目录1. 引言2. 什么是高阶函数?3. 高阶函数的基础用法3.1 传递函数作为参数3.2 Lambda

Java中&和&&以及|和||的区别、应用场景和代码示例

《Java中&和&&以及|和||的区别、应用场景和代码示例》: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的逻辑运算符&、&&、|和||的区别,包括它们在布尔和整数类型上的应用,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前言1. & 和 &&代码示例2. | 和 ||代码示例3. 为什么要使用 & 和 | 而不是总是使

使用PyTorch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功能

《使用PyTorch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功能》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计算机视觉是最具魅力的领域之一,通过PyTorch这一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我们将在经典的MNIST数据集上,见证一个神经网络从零开始学会识... 目录当计算机学会“看”数字搭建开发环境MNIST数据集解析1. 认识手写数字数据库2. 数据预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