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C/C++ 内存对齐规则,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记录学习c++中遇见的一些常见的易错的知识点等
最近在牛客网刷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关于内存对齐的问题
有以下的代码, 结果会输出什么呢,我们知道int是4个字节,short是2个字节,char是1个字节,那么二者是不是都是一样的,都是7呢?
其实都不是,我的编译器默认是4字节对齐,所以第一个是12,第二个是8
#include <stdio.h>struct A{char a;int b;short c;
};struct B{short c;char a;int b;
};int main(){printf("sizeof A ==> %d\nsizeof B ==> %d\n", sizeof(A), sizeof(B));return 0;
}
这里可以先看下内存对齐的规则:
1. 对于结构体的各个成员,假设第一个变量起始地址是0, 那么后面的变量偏移的地址必须是Min(#pragma pack, 该变量的字节大小)的最小整数倍。
2. 在所有的成员对齐之后,结构体本身也是要对齐的, 对齐规则是Min(#pragma pack, 该结构体的最达字节成员)的最小整数倍。
其中#pragma pack(x) 是指定编译器按照x字节进行对齐
上面的规则也可以通俗简单的这样理解, 就是内存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一个的随意的放,而是组织为4(假设对齐是4个字节)个字节,4个字节,这样的“小结构”,所以对于A结构体, char a;首先占据一个字节,4个字节的“小结构”就剩下了3个, 可是后面来了个int b; b是4个字节的, 剩余的3个字节放不下,就得往后挪动3个字节,到达一个新的“小结构”的开始处,同理,short c;占据了4个字节的2个,然后再由内存对齐规则2,最终占据4+4+4 = 12字节。B结构体,short c;先占据4个 “小结构”的中的2个,然后就是char a;占据short c;剩余的2个字节中的一个, 再接着就是int b;往后挪动一个字节,再独自占据着4个字节,一个就是4+4 = 8 个字节了。
接下来 我们改变 对齐的字节数, 看看结果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一样
#include <stdio.h>//对齐是1字节
#pragma pack(1)
struct A{char a;int b;short c;
};struct B{short c;char a;int b;
};int main(){printf("sizeof A ==> %d\nsizeof B ==> %d\n",sizeof(A), sizeof(B));return 0;
}
然后再是2
#include <stdio.h>
#pragma pack(2)
struct A{char a;int b;short c;
};struct B{short c;char a;int b;
};int main(){printf("sizeof A ==> %d\nsizeof B ==> %d\n", sizeof(A), sizeof(B));return 0;
}
验证了对齐的规则确实如此
再看看对齐的规则2
#include <stdio.h>struct A{char a;int b;short c;
};struct B{short c;char a;int b;
};struct C{short b;char c;
};int main(){printf("sizeof A ==> %d\nsizeof B ==> %d\nsizeof C ==> %d\n",sizeof(A), sizeof(B), sizeof(C));return 0;
}
C结构体 ,按照规则1计算的结果就是3, 但是别忘记规则2, 整体也是得对齐的所以就是4
最后,为什么需要内存对齐,大概的原因就是
1. 移植
2. cpu的操作效率高
这篇关于C/C++ 内存对齐规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