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hone Retina发布之前,还没有AutoLayout,因为屏幕只有一种尺寸。
当iPhone Retina发布之后,我没有用上AutoLayout,因为屏幕尺寸是用点来表示,布局写起来没什么不同。
当iPhone 5发布之后,屏幕尺寸终于加长了,但是由于有AutoSizing,所以我还是可以不用AutoLayout。
现在,iPhone 6和6 Plus发布了,屏幕又大了,我不得不开始考虑是否要使用AutoLayout。
1. Autolayout 与 Autosizing的区别
虽然自iOS6之后,苹果推荐我们使用Autolayout布局,并且在Xib和Storyboard中默认帮我们打开了这个选项,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偏向于使用Autosizing
,并且手动取消掉Autolayout
,原因在于,Autolayout太繁琐复杂,而Autosizing简单并且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Autosizing适用的情况
当父视图被拉伸的时候,子视图能够适配父视图的新大小。其原理是,子视图有一个masks,用于指定与父视图上下左右边缘的距离,以及自身宽高的关系。
比如,指定子视图的右边缘紧跟着父视图的右边缘,那么父视图变大之后,子视图还是贴在父视图的右边。
这在大部分简单布局情况下非常有效。
Autosizing的不足
使用Autosizing,有一个前提,就是子视图的Frame是固定的,至少宽高是固定的,或者跟随着父视图的Frame变化。但是,如果希望多个子视图与父视图的边距固定,大小自动调整,Autosizing就爱莫能助了。
原因在于:Autosizing无法智能计算多个子View各自的Frame。
比如,我们希望在竖屏下布局是这样:
并且在横屏下布局是这样:
除了手写代码调整Frame,单独用Autosizing是无法做到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强大的Autolayout了。
Autolayout的优点
Autolayout使用约束来决定每个View的坐标、大小,约束可以针对SuperView,也可以针对其他任意一个SubView。
使用自动布局,你可以表达出视图与视图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明确地指定每个视图的Frame。通过约束,视图会自动计算它们应该呆在哪个位置,只要约束足够多,它们也能自动计算自己的大小。
只要指定了约束,无论屏幕大小怎么变化,它们都能自适应,这就是Autolayout的优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手写布局代码啦!也不用担心你为了适配各种屏幕大小而加班了。
Autolayout的缺点
Autolayout唯一的缺点就在于:过于复杂,较难上手。
使用Autolayout,还是Autosizing?
取决于项目需求。如果Autosizing完全能满足开发需求,那么就没必要使用复杂的Autolayout。但是,如果你已经被适配各种屏幕大小折腾得不成人形了,那么就要早日投入到Autolayout的怀抱了。
Autolayout的使用
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布局的思考方式。你应该忘掉Frame,需要考虑的是subView A与subView B的上下左右的关系,以及与superView的关系。
借助XCode
在Xcode5之后,苹果已经尽力让开发者能更方便地使用Autolayout了。
通过Xcode
–>Editor
–>Pin/Align
菜单为视图添加约束即可。
在XCode中除了通过菜单,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添加约束:
如果你添加的约束不足以表达某个View的位置大小,XCode还会以黄色的辅助线发出警告,十分好用。
手写约束Constraint
XCode虽然强大,但是有时候我们也许希望借助代码来写Constraint。
加入你希望一个子view跟随父view的大小,但是与边距有10个点的距离:
每个约束都是这样的长长一串代码,设想一下需要添加6个约束的话……
幸好有了这个开源库:Masonry。
使用这个库,代码添加约束就可以简介如下:
更新约束
比如,我们自己实现了一个图文混排的TextView,添加到Xib时我们还不知道其高度,需要在代码中计算,那么就需要在代码里更新约束,如:
关键还是实践
多说无益,贵在实践。只要有意识地去使用了一次,自然就会了。
参考链接
- Beginning Auto Layout Tutorial in iOS 7: Part 1
- Beginning Auto Layout Tutorial in iOS 7: Part 2
- 开始iOS 7中自动布局教程 一
- 开始iOS 7中自动布局教程 二
- 从此爱上iOS Autolayout
原文作者: lslin
原文链接: http://blog.lessfun.com/blog/2014/10/17/ios-autolayout-vs-autosizing/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