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汽车玻璃边缘隐藏的秘密——小黑点,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怎么有这么多小黑点?玻璃脏了吗?好像还抠不掉。
你的车玻璃边缘有小黑点吗?这些小黑点是车窗的标配吗?找个车库,咱去看看。这辆车前面有……后面也有……侧面这个小玻璃也有……看了几十辆车,每辆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边缘都有小黑点,左右两侧后面固定的小玻璃,也基本都有。为什么这么设计呢?赶紧回去研究一下。
通过查资料以及向国内玻璃大厂的技术专家请教,了解到这些小黑点的奥妙。其实玻璃边缘挨着小黑点还有一圈黑边,要说小黑点,得先说一下这个黑边。
黑边材料是烧结的黑色陶瓷,就是常说的釉,在玻璃的内表面。玻璃是通过胶条和密封胶与车黏在一起的,黑边就在这个黏连区域,作用主要三个:第一,遮挡胶的痕迹,更美观;第二,阻挡太阳直射胶条和密封胶,防止胶老化;第三,陶瓷釉比玻璃粗糙,胶水可以粘得更结实。
黑边存在的原因搞清楚了,咱们看看小黑点。
太阳直射,玻璃黑边吸热相对较强,能达到六七十度,比透明区域温度高很多,最近雨天,实在不给力,虽然现在没有下雨,但也看不到太阳,但暴晒天确实能达到六七十度,黑边与透明区域形成较大的温差,热胀冷缩,产生热应力,导致热变形,即使现在车窗一般用的双层玻璃,强度较好,但仍不可完全忽视炸裂的可能性。
那么既然黑边与透明区域温差有这样的隐患,怎么减小这个局部温差呢?聪明的工程师就发明了小黑点,从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小,逐渐变稀,材料与黑边一样,都是陶瓷釉,光照吸热后,会产生一段温度比黑边低、比透明区域高的中间地带,使温度更平稳的过渡,这样就减小了局部温差,减弱了热变形。
为了更直观、定性地看一下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减弱效果,用AIFEM做了个热固耦合仿真。将小黑点做了块状简化,环境20度,一个计算是玻璃边缘区域70度;另一个边缘三段区域,分别70,50,30度过渡,计算后明显看到有温度过渡的情况,应力和变形小都会一些。
理论加仿真,温差导致的玻璃热应力和热变形你get了吗?实验设计我想了好久,其实想复现加了黑点之后热变形减弱的效果,但确实没想到实现方式,那咱们退而求其次,就只复现一下温差会导致的热变形?
这个实验简单,应该分分钟搞定!找来玻璃,和激光灯。可能是直着射光的原因,如果玻璃的形变主要是厚度的变化,那么应该要给一定的折射角,斜着射试试。折腾了3个小时,损坏了N块玻璃,激光点还是不动,看不出热变形。为什么呢?可能形变很小,还没有大到能影响光路的时候,内部热应力就已经很大,碎掉了。
啊,实验就这样了,说回小黑点,它除了使玻璃边缘温度变化更均匀之外,据玻璃厂内部资料,还有点儿其它用途:比如在不阻挡驾驶员视线的同时,减少日光直射眼球,缓解驾驶疲劳;另外,有些车前置雷达、摄像头、阳光感应器、自动雨刮也隐藏其中,视觉上更美观。
而且通过对这么多车的观察,我发现不同车的小黑点大小疏密都不太一样,很随意的感觉,我很好奇是不是有国标。就问玻璃厂的专家,他说没有国标,他们有厂标,但是保密的。
这两天调研,还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特斯拉,这既不是广告也没有黑它的意思,单纯阐述一个事实:就是我看的所有品牌的车都有小黑点,但特斯拉不太一样,model3、modelY、modelX都没有。是他们经过精密实验后,觉得这些小黑点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以省略么?
那么为什么modelS还保留呢?我查不到原因,不知道有没有特斯拉的专家,在评论区答疑解惑。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说得有不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咱们一起把这个问题研究得更透彻。那下期见!拜拜
这篇关于汽车玻璃边缘隐藏的秘密——小黑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