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uth2.0学习总结

2024-08-25 18:38
文章标签 学习 总结 oauth2.0

本文主要是介绍OAuth2.0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 什么是OAuth2.0

OAuth2.0是OAuth协议的下一版本,但不向后兼容OAuth 1.0即完全废止了OAuth1.0。 OAuth 2.0关注客户端开发者的简易性。要么通过组织在资源拥有者和HTTP服务商之间的被批准的交互动作代表用户,要么允许第三方应用代表用户获得访问的权限。同时为Web应用,桌面应用和手机,和起居室设备提供专门的认证流程。

二. OAuth2.0有什么用

oauth2的作用是给第三方发放一个有效的token,此token包含用户的 资源信息和权限,访问过期时间等,取代早期的web用session登陆的弊端,用户可以在api中添加token参数直接访问系统资源。

用户登录,登录将获取到的token保存 ,等需要访问api是直接获取,获取的token可能是一个超时失效的。这就需要一个判断去获取最新的token。

三. 应用场景

在上篇博客中,就写到了OAuth2.0在项目中的应用,为了给第三方提供资源,并且保证资源的安全性,就需要给第三方授权成功后,才能允许其访问我们系统的api。我们使用的授权模式是客户端模式。

在之前的项目经验中,也有需要通过调用第三方接口,将我们的资源同步给第三方。他们使用的是OAuth2.0密码模式做的授权,在访问他们的api前,我们需要通过他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获取到token。

传统的授权方法是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告诉第三方,第三方去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性,验证通过,就允许访问第三方。而这样的做法是存在缺点的,密码被暴露,不安全;第三方需要做密码登录系统,单纯的密码登录也是不安全的;一旦验证通过后,第三方没有办法限制授权的范围和有效期;等等。

因此,OAuth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诞生。

四. 名词解释

(1)Third-party application:第三方应用程序,又称”客户端”(client)。

(2)HTTP service:HTTP服务提供商,简称”服务提供商”。

(3)Resource Owner:资源所有者,又称”用户”(user)。

(4)User Agent:用户代理,指浏览器。

(5)Authorization server:认证服务器,即服务提供商专门用来处理认证的服务器。

(6)Resource server:资源服务器,即服务提供商存放用户生成的资源的服务器。它与认证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不同的服务器。

五. 运行流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A)用户打开客户端以后,客户端要求用户给予授权。

(B)用户同意给予客户端授权。

(C)客户端使用上一步获得的授权,向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

(D)认证服务器对客户端进行认证以后,确认无误,同意发放令牌。

(E)客户端使用令牌,向资源服务器申请获取资源。

(F)资源服务器确认令牌无误,同意向客户端开放资源。

上面的六个步骤,关键是B,也就是用户如何给客户端授权,有了授权以后,客户端就可以获取令牌,进而凭令牌获取资源。

六. 客户端的授权模式

OAuth2.0定义了四种授权方式,分别是授权码模式(authorization code),简化模式(implicit),密码模式(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客户端模式(client credentials).

(一)授权码模式:功能最完整、流程最严密的授权模式。它的特点就是通过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与”服务提供商”的认证服器进行互动。

这里写图片描述

(A)用户访问客户端,后者将前者导向认证服务器。包含以下参数:

  1. response_type:表示授权类型,必选项,此处的值固定为”code”

  2. client_id:表示客户端的ID,必选项

  3. redirect_uri:表示重定向URI,可选项

  4. scope:表示申请的权限范围,可选项

  5. state:表示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可以指定任意值,认证服务器会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值。

(B)用户选择是否给予客户端授权。

(C)假设用户给予授权,认证服务器将用户导向客户端事先指定的”重定向URI”(redirection URI),同时附上一个授权码。包含以下参数:

  1. code:表示授权码,必选项。该码的有效期应该很短,通常设为10分钟,客户端只能使用该码一次,否则会被授权服务器拒绝。该码与客户端ID和重定向URI,是一一对应关系。

  2. state:如果客户端的请求中包含这个参数,认证服务器的回应也必须一模一样包含这个参数。

(D)客户端收到授权码,附上早先的”重定向URI”,向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这一步是在客户端的后台的服务器上完成的,对用户不可见。包含以下参数:

  1. grant_type:表示使用的授权模式,必选项,此处的值固定为”authorization_code”。

  2. code:表示上一步获得的授权码,必选项。

  3. redirect_uri:表示重定向URI,必选项,且必须与A步骤中的该参数值保持一致。

  4. client_id:表示客户端ID,必选项。

(E)认证服务器核对了授权码和重定向URI,确认无误后,向客户端发送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和更新令牌(refresh token)。包含以下参数:

  1. access_token:表示访问令牌,必选项。

  2. token_type:表示令牌类型,该值大小写不敏感,必选项,可以是bearer类型或mac类型。

  3. expires_in:表示过期时间,单位为秒。如果省略该参数,必须其他方式设置过期时间。

  4. refresh_token:表示更新令牌,用来获取下一次的访问令牌,可选项。

  5. scope:表示权限范围,如果与客户端申请的范围一致,此项可省略。

(二)简化模式:不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直接在浏览器中向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跳过了”授权码”这个步骤,因此得名。所有步骤在浏览器中完成,令牌对访问者是可见的,且客户端不需要认证。

这里写图片描述

(A)客户端将用户导向认证服务器。包含以下参数:

  1. response_type:表示授权类型,必选项,此处的值固定为”code”

  2. client_id:表示客户端的ID,必选项

  3. redirect_uri:表示重定向URI,可选项

  4. scope:表示申请的权限范围,可选项

  5. state:表示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可以指定任意值,认证服务器会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值。

(B)用户决定是否给于客户端授权。

(C)假设用户给予授权,认证服务器将用户导向客户端指定的”重定向URI”,并在URI的Hash部分包含了访问令牌。包含以下参数:

  1. access_token:表示访问令牌,必选项。

  2. token_type:表示令牌类型,该值大小写不敏感,必选项,可以是bearer类型或mac类型。

  3. expires_in:表示过期时间,单位为秒。如果省略该参数,必须其他方式设置过期时间。

  4. scope:表示权限范围,如果与客户端申请的范围一致,此项可省略。

  5. state:如果客户端的请求中包含这个参数,认证服务器的回应也必须一模一样包含这个参数。

(D)浏览器向资源服务器发出请求,其中不包括上一步收到的Hash值。

(E)资源服务器返回一个网页,其中包含的代码可以获取Hash值中的令牌。

(F)浏览器执行上一步获得的脚本,提取出令牌。

(G)浏览器将令牌发给客户端。

(三)密码模式:用户向客户端提供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客户端使用这些信息,向”服务商提供商”索要授权。

这里写图片描述

(A)用户向客户端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包含以下参数:

  1. grant_type:表示授权类型,此处的值固定为”password”,必选项。

  2. username:表示用户名,必选项。

  3. password:表示用户的密码,必选项。

  4. scope:表示权限范围,可选项。

(B)客户端将用户名和密码发给认证服务器,向后者请求令牌。

(C)认证服务器确认无误后,向客户端提供访问令牌。

(四)客户端模式:指客户端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用户的名义,向”服务提供商”进行认证。严格地说,客户端模式并属于OAuth框架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用户直接向客户端注册,客户端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其实不存在授权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A)客户端向认证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并要求一个访问令牌。包含以下参数:

  1. grant_type:表示授权类型,此处的值固定为”password”,必选项。

  2. scope:表示权限范围,可选项。

(B)认证服务器确认无误后,向客户端提供访问令牌。

七. 总结

通过上面的总结,只能说对OAuth2.0有了进一步宏观上的认识,但对于其细节内容和原理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时间应该还是需要阅读下源码,才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这篇关于OAuth2.0学习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6346

相关文章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在Python中logging模块是一个强大的日志记录工具,它允许用户将程序运行期间产生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者写入到文件中,:本文主要介绍Pyt... 目录前言一. 基本使用1. 五种日志等级2.  设置报告等级3. 自定义格式4. C语言风格的格式化方法

Spring 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

《Spring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Spring依赖注入与循环依赖总结篇,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Spring 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1. 创建UserService原始对象2. 将原始对象包装成工

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NGBLOB类型数据的技巧总结

《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NGBLOB类型数据的技巧总结》在MySQL中LONGBLOB是一种二进制大对象(BLOB)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查询和展示LO... 目录前言1. 查询 LONGBLOB 数据的大小2. 查询并展示 LONGBLOB 数据2.1 转换为十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

《在Java中实现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几种方式总结》在Java中实现线程间数据共享是并发编程的核心需求,但需要谨慎处理同步问题以避免竞态条件,本文通过代码示例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实现方式及其最佳实践,... 目录1. 共享变量与同步机制2. 轻量级通信机制3. 线程安全容器4. 线程局部变量(ThreadL

Spring Boot 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

《SpringBoot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本文讲解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特性如快速构建、自动配置、零XML与微服务架构的定义、演进及优缺点,涵盖开发环境准备和HelloWorld实战... 目录一、Spring Boot 核心概述二、微服务架构详解1. 微服务的定义与演进2. 微服务的优缺点三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通过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包括下载驱动、配置Eclipse环境、检测数据库连接等关键步骤,... 目录一、下载驱动包二、放jar包三、检测数据库连接JavaJava 如何使用 JDBC 连接 mys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正则表达式就是由一些特定的字符组成,代表的是一个规则,:本文主要介绍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符正则表China编程达式常用的类Pattern类Matcher类PatternSynta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在SQL查询中,JOIN操作是多表关联的核心工具,本文将从原理,场景和最佳实践三个方面总结JOIN条件的使用规则,希望可以帮助开发者精准控制查询逻辑... 目录一、ON与WHERE的本质区别二、场景化条件使用规则三、最佳实践建议1.优先使用ON条件2.WHERE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