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一个定长内存池(Object Pool)

2024-08-24 23:04
文章标签 c++ 实现 内存 object pool

本文主要是介绍【C++】实现一个定长内存池(Object Pool),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为什么要有定长内存池?

什么是定长内存池?

如何实现定长内存池?


为什么要有定长内存池?

C++中,申请释放空间一般使用new和delete。为了解决自定义类型初始化和清理的问题,new的底层封装了operator new和构造函数,delete的底层封装了析构函数和operator delete。又为了配合C++面向对象的异常机制,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又分别封装了malloc和free,并在申请空间失败时抛出bad_alloc异常。malloc和free为了综合考虑各种场景,在某些场景下无法发挥出最高的效率,比如:每次只申请固定大小的空间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手动写一个定长的内存池(object pool)。


什么是定长内存池?

每次都new和delete固定长度的对象,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每次都new和delete同一类型的对象(假设类型是T)。


如何实现定长内存池?

先来考虑如何new。在堆上申请一大块内存(比如128KB),每次在这块内存中“切分”出一个T类型的对象并返回。当大块内存的空间不够时,再重新申请一大块内存。我们需要记录大块内存中还没使用的起始位置(_memory)和还没使用的字节数(_remainBytes)。对象大小(objSize)至少是一个指针的大小,原因我稍后讲解。为了符合new会自动调用构造函数的特点,我们在返回obj前调用定位new(placement new)完成初始化的工作。如何“切分”呢?记录并返回_memory的地址,并让_memory向后挪动objSize字节即可

	// 剩余空间不够一个对象大小时,重新申请大块内存size_t objSize = std::max<size_t>(sizeof(T), sizeof(void*));if (_remainBytes < objSize){_remainBytes = 128 * 1024;_memory = static_cast<char*>(SystemAlloc(_remainBytes >> 13));}// 分配空间obj = reinterpret_cast<T*>(_memory);_memory += objSize;_remainBytes -= objSize;
}new (obj) T;
return obj;

其中SystemAlloc直接在堆上按页(一般是8KB)申请空间。比如,WIN32可以直接调用VirtualAlloc。

inline static void* SystemAlloc(size_t kpage)
{
#ifdef _WIN32void* ptr = VirtualAlloc(0, kpage << 13,MEM_COMMIT | MEM_RESERVE, PAGE_READWRITE);
#else// ...
#endif // _WIN32if (nullptr == ptr){throw std::bad_alloc();}return ptr;
}

接下来考虑如何delete。当我们delete obj时,为了符合delete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的特点,需要显示调用析构函数完成清理工作。obj这块空间不能“丢了”,我们用单向链表来管理delete的空间,把obj指向的这块空间当作一个节点链接到一个链表中,我们称这个链表为自由链表(free list)每个节点的头4或者8字节(具体取决于环境是x86还是x64)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用_freeList记录头节点的地址。我们把obj插入到自由链表中,就完成了对还回来的空间的管理。由于我们只有头节点的地址,所以头插(push front)的效率非常高,如果尾插(push back)的话还需要遍历链表找到尾节点。

void Delete(T* obj)
{if (obj){obj->~T();// 把obj头插到自由链表中NextObj(obj) = _freeList;_freeList = obj;}
}

我们把obj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存储在obj的前4或者8字节的空间中。如何取出这个地址呢?只需要把obj的类型转换为void**,再解引用,就能取出一个void*了。

inline static void*& NextObj(void* obj)
{assert(obj);return *static_cast<void**>(obj);
}

由于节点必须能存下一个指针,所以每次申请的空间大小(objSize)至少是一个指针的大小。另外,每次new的时候,如果自由链表非空,优先重复利用自由链表的空间。由于我们只有自由链表的头指针,所以直接返回头节点的地址,并且对自由链表执行头删(pop front)操作,不尾删(pop back)同样是因为找尾节点需要遍历链表导致效率太低。

if (_freeList)
{// 重复利用还回来的内存块obj = static_cast<T*>(_freeList);_freeList = NextObj(_freeList); // 自由链表的头删
}

附上ObjectPool的完整代码。

template <class T>
class ObjectPool
{
public:T* New(){T* obj = nullptr;if (_freeList){// 重复利用还回来的内存块obj = static_cast<T*>(_freeList);_freeList = NextObj(_freeList); // 自由链表的头删}else{// 剩余空间不够一个对象大小时,重新申请大块内存size_t objSize = std::max<size_t>(sizeof(T), sizeof(void*));if (_remainBytes < objSize){_remainBytes = 128 * 1024;_memory = static_cast<char*>(SystemAlloc(_remainBytes >> 13));}// 分配空间obj = reinterpret_cast<T*>(_memory);_memory += objSize;_remainBytes -= objSize;}new (obj) T;return obj;}void Delete(T* obj){if (obj){obj->~T();// 把obj头插到自由链表中NextObj(obj) = _freeList;_freeList = obj;}}private:char*  _memory = nullptr; // 指向大块内存size_t _remainBytes = 0;  // 大块内存还剩多少字节没用void* _freeList = nullptr; // 自由链表,管理还回来的内存块
};

简单测试一下效率,和C++原生的new和delete作对比。

template <class T>
class TreeNode
{using Node = TreeNode<T>;public:T _val;Node* _parent = nullptr;Node* _left = nullptr;Node* _right = nullptr;TreeNode(const T& val = T()): _val(val){}
};void TestObjectPool()
{const size_t ROUNDS = 5;  // 申请释放多少轮const size_t N = 1000000; // 每轮申请释放多少次std::vector<TreeNode<int>*> v1;std::vector<TreeNode<int>*> v2;v1.reserve(N);v2.reserve(N);// 测试new和delete申请释放空间clock_t begin1 = clock();for (size_t i = 0; i < ROUNDS; ++i){for (size_t j = 0; j < N; ++j){v1.emplace_back(new TreeNode<int>);}for (auto ptr : v1){delete ptr;}v1.clear();}clock_t end1 = clock();// 测试ObjectPool申请释放空间clock_t begin2 = clock();ObjectPool<TreeNode<int>> treeNodePool;for (size_t i = 0; i < ROUNDS; ++i){for (size_t j = 0; j < N; ++j){v2.emplace_back(treeNodePool.New());}for (auto ptr : v2){treeNodePool.Delete(ptr);}v2.clear();}clock_t end2 = clock();std::cout << "new and delete cost time: " << end1 - begin1 << std::endl;std::cout << "object pool cost time: "    << end2 - begin2 << std::endl;
}

在Release x64环境下输出:

new and delete cost time: 296
object pool cost time: 30

芜湖!这效率一下就上来了!

这篇关于【C++】实现一个定长内存池(Object Pool)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3852

相关文章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python-can库是Python生态中专注于CAN总线通信与数据处理的强大工具,本文将使用python-can为BLF文件合并提供高效灵活... 目录一、python-can 库:CAN 数据处理的利器二、BLF 文件合并核心代码解析1. 基础合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在处理视频数据时,获取视频的时长是一项常见且基础的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OpenCV获取视频时长,并对每一行代码进行深入解析... 目录一、代码实现二、代码解析1. 导入 OpenCV 库2. 定义获取视频时长的函数3. 打开视频文

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

《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本文主要介绍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golanwww.chinasem.cng版本升级linux上golang版本升级删除golang旧版本安装golang最新版本总结gola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SM2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功能,通过使用Hutool库和BouncyCastle依赖,简化... 目录一、前言1、加密信息(示例)2、加密结果(示例)二、实现代码1、yml文件配置2、创建SM2工具

Mysql实现范围分区表(新增、删除、重组、查看)

《Mysql实现范围分区表(新增、删除、重组、查看)》MySQL分区表的四种类型(范围、哈希、列表、键值),主要介绍了范围分区的创建、查询、添加、删除及重组织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 目录一、mysql分区表分类二、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ing1、新建分区表:2、分

MySQL 定时新增分区的实现示例

《MySQL定时新增分区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存储过程和定时任务实现MySQL分区的自动创建,解决大数据量下手动维护的繁琐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mysql创建好分区之后,有时候会需要自动创建分区。比如,一些表数据量非常大,有些数据是热点数据,按照日期分区MululbU

MySQL中查找重复值的实现

《MySQL中查找重复值的实现》查找重复值是一项常见需求,比如在数据清理、数据分析、数据质量检查等场景下,我们常常需要找出表中某列或多列的重复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方法一:使用GROUP BY和HAVING子句方法二:仅返回重复值方法三:返回完整记录方法四:

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

《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通过菜单创建新分支并选择是否切换,创建后在Git详情或右键Checkout中切换分支,感兴趣的可以了... 前提:项目已被Git托管1、点击上方栏Git->NewBrancjsh...2、输入新的分支的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GC 日志基础配置1. 启用详细 GC 日志2. 不同收集器的日志格式二、关键指标与分析维度1.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相关知识,包括连接,上传,下载,列举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直接使用代码二、详细使用1. 环境准备2. 初始化配置3. bucket配置创建4. 文件上传到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