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Android Service生命周期 绑定类型服务 Binder类

2024-08-21 20:32

本文主要是介绍1.5.41 Android Service生命周期 绑定类型服务 Binder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服务的生命周期跟Activity的生命周期类似。但是生命周期甚至比你关注服务如何创建和销毁更重要,因为服务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运行。

一、服务的生命周期---从创建到销毁---可以被分为以下两个路径:

1.  启动类型的服务(A started service):

开启的service要通过其他组件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创建服务。

然后服务无限期的运行,并且必须通过调用stopSelf()方法来终止自己或者其他组件通过调用stopService()方法来终止这个服务。

当服务被终止,系统就会把它销毁。

2.  绑定类型的服务(A bound service):

绑定一个服务器,其他组件(客户端)要调用bindService()方法创建服务。

客户端通过IBinder接口与服务通信。

客户端能够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来关闭与服务连接。

多个客户端能够绑定到统一个服务,并且当所有的都解绑以后,系统就会销毁这个service。(服务不需要终止自己)

这两个路径不是完全独立的。

也就是说,你能够绑定一个已经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

例如,一个后台的音乐服务能够调用带有标识要播放的音乐的Itent的startService()方法来启动,稍后,可能在用户想要进行一些播放器的控制时,或想要获取有关当前歌曲信息,那么一个Activity就能够调用bindService()方法来绑定这个服务。在这个场景中,直到所有的客户端解绑,stopService()或stopSelf()方法才能实际终止这个服务。

实现生命周期的回调方法(Implementing the lifecycle callbacks) 

像Activity一样,服务也有生命周期回调方法,你实现这些回调方法来监视服务内状态的改变,在合适的时机执行工作。下面的服务框架演示了每个生命周期的回调方法:

 

public class ExampleService extends Service {int mStartMode;       // indicates how to behave if the service is killedIBinder mBinder;      // interface for clients that bindboolean mAllowRebind; // indicates whether onRebind should be used@Overridepublic void onCreate() {// The service is being created}@Override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The service is starting, due to a call to startService()return mStartMode;}@Override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A client is binding to the service with bindService()return mBinder;}@Overridepublic 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 All clients have unbound with unbindService()return mAllowRebind;}@Overridepublic void onRebind(Intent intent) {// A client is binding to the service with bindService(),// after onUnbind() has already been called}@Overridepublic void onDestroy() {// The service is no longer used and is being destroyed}
}  

 

注意:跟Activity生命周期的回调方法不同,你不需要调用这些回调方法的父类的实现/基类的实现 。

 

以上转载:http://blog.csdn.net/think_soft/article/details/7299443 

二、通过实现这些回调方法,你能够监视服务生命周期的两个嵌套循环:

1.  The entire lifetime

service整体的生命周期是从onCreate()被调用开始,到onDestroy()方法返回为止。

发生在onCreate()和onDestroy()方法调用之间的服务整体生命周期,跟Activity一样,服务在onCreate()方法完成初始化安装,在onDestroy()方法中释放所有的保留资源。

例如,一个音乐回放的服务能够在onCreate()方法中播放音乐的地方创建一个线程,然后在onDestroy()方法中终止这个线程。

所有的服务都会调用OnCreate()和onDestroy()方法,不管是startService()方法还是bindService()方法创建的服务。

2. The active lifetime

service积极活动生命周期(active lifetime)是从onStartCommand() 或onBind()被调用开始 ,每个方法都分别处理传递给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的Intent。

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Service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
这个时候把调用者(Context,例如Activity)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Context退出了,
Srevice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相应退出。 

如果是启动类型的服务,它的积极活动生命周期和整体生命周期一同结束(服务一直存活到onStartCommand()方法返回之后)。

如果是绑定类型的服务,那么积极活动生命周期在onUnbind()方法返回时结束。

注意:尽管启动类型的服务通过调用stopSelf()或stopService()方法来终止服务,但是有的服务没有对应回调方法(如没有onStop()回调方法)。因此,除非服务被绑定到了客户端,否则在服务被终止时(只在接受onDestroy()回调方法的时候)系统就会销毁它。

图2说明了一个服务的典型回调方法。尽管这个图把由startService()方法创建的服务与由bindService()方法创建的服务给分开了,但是请记住,任何服务,不管它是怎样启动的,都可能允许客户绑定它。因此用onStartCommand()方法(通过一个客户端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初始启动的服务,依然能够接收onBind()的调用(在客户端调用bindService()方法时)。

3.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a Bound Service

当绑定service和所有客户端解除绑定之后,Android系统将会销毁它,(除非它同时被onStartCommand()方法开启)。

因此,如果你的service是一个纯粹的绑定service,那么你不需要管理它的生命周期。

然而,如果你选择实现onStartCommand()回调方法,那么你必须显式地停止service,因为service此时被看做是开启的。

这种情况下,service会一直运行到它自己调用 stopSelf()或另一个组件调用stopService(),不论它是否和客户端绑定。

另外,如果你的service被开启并且接受绑定,那么当系统调用你的 onUnbind()方法时,如果你想要在下次客户端绑定的时候接受一个onRebind()的调用(而不是调用 onBind()),你可以选择在 onUnbind()中返回true。

onRebind()的返回值为void,但是客户端仍然在它的 onServiceConnected()回调方法中得到 IBinder 对象。

  下图展示了这种service(被开启,还允许绑定)的生命周期:

 

 

以上转载:http://www.cnblogs.com/mengdd/archive/2013/03/24/2979944.html

三、Android 绑定类型服务器---继承Binder类

如果你只在应用程序的局部使用服务,并且不需要跨进程工作,那么你能够实现自己的Binder类,用它直接给你的客户端提供访问服务中公共方法的能力。注意:通常,客户端和服务端只是在同一个应用和进程中工作,例如,对于一个要良好工作的播放音乐的应用程序,就需要把在后台工作的播放音乐的服务与应用自己的一个Activity绑定。

以下是建立绑定类型服务的步骤:

1. 在服务中,使用以下方法之一创建Binder实例:

   A. 包含客户端能够调用的公共方法;

   B. 返回当前服务的实例,它有客户端能够调用的公共方法;

   C. 或者返回一个带有客户端能够调用的公共方法的被服务持有的另一个类。

2.  从onBind()回调方法中返回这个Binder对象的实例;

3.  在客户端,在onServiceConnected()回调方法中接收Binder对象,并且使用这个对象提供的方法来调用被绑定的服务。

 

以上转载:http://blog.csdn.net/think_soft/article/details/7303479#comments

这篇关于1.5.41 Android Service生命周期 绑定类型服务 Binder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4206

相关文章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作为网络安全工程师,SSH(SecureShell)服务的安全配置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基础配置到高级安全加固,全面解析SSH服务的各项参... 目录概述基础配置详解端口与监听设置主机密钥配置认证机制强化禁用密码认证禁止root直接登录实现双因素

java向微信服务号发送消息的完整步骤实例

《java向微信服务号发送消息的完整步骤实例》:本文主要介绍java向微信服务号发送消息的相关资料,包括申请测试号获取appID/appsecret、关注公众号获取openID、配置消息模板及代码... 目录步骤1. 申请测试系统2. 公众号账号信息3. 关注测试号二维码4. 消息模板接口5. Java测试

Android DataBinding 与 MVVM使用详解

《AndroidDataBinding与MVVM使用详解》本文介绍AndroidDataBinding库,其通过绑定UI组件与数据源实现自动更新,支持双向绑定和逻辑运算,减少模板代码,结合MV... 目录一、DataBinding 核心概念二、配置与基础使用1. 启用 DataBinding 2. 基础布局

Android ViewBinding使用流程

《AndroidViewBinding使用流程》AndroidViewBinding是Jetpack组件,替代findViewById,提供类型安全、空安全和编译时检查,代码简洁且性能优化,相比Da...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ViewBinding优点三、使用流程1. 启用 ViewBinding (模块级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在Kubernetes集群中,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通过环境变量注入或通过Java代码动态获取网络接口IP... 目录方案一:通过 Kubernetes Downward API 注入环境变量原理步骤方案二:通过

MybatisPlus service接口功能介绍

《MybatisPlusservice接口功能介绍》:本文主要介绍MybatisPlusservice接口功能介绍,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 目录Service接口基本用法进阶用法总结:Lambda方法Service接口基本用法MyBATisP

如何搭建并配置HTTPD文件服务及访问权限控制

《如何搭建并配置HTTPD文件服务及访问权限控制》: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搭建并配置HTTPD文件服务及访问权限控制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安装HTTPD服务二、HTTPD服务目录结构三、配置修改四、服务启动五、基于用户访问权限控制六、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Java和Kotlin都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主要介绍Android学习总结之Ja... 目录一、空安全机制真题 1:Kotlin 如何解决 Java 的 NullPointerExceptio

SpringCloud整合MQ实现消息总线服务方式

《SpringCloud整合MQ实现消息总线服务方式》:本文主要介绍SpringCloud整合MQ实现消息总线服务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一、背景介绍二、方案实践三、升级版总结一、背景介绍每当修改配置文件内容,如果需要客户端也同步更新,

linux服务之NIS账户管理服务方式

《linux服务之NIS账户管理服务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服务之NIS账户管理服务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所需要的软件二、服务器配置1、安装 NIS 服务2、设定 NIS 的域名 (NIS domain name)3、修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