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智慧停车(十四) 平台的整个蓝图构思,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绝对相信下面的整理不是老板一时之快,而是长达1,2年以上的逐步构思慢慢完善的整个平台体系。这是他对停车行业的理解并加上他几十年的传统工厂行业的经验,不断打磨和推敲形成的一套组合拳,准确的来说,是整个全链条生态圈。
前面几次的对话,这些东西他并没有直接拿出来,可能他自己并没有通过文字来理顺,或者对里面的一些概念边界并不是很清晰,通过前面做的一些系统,我发现那些东西全在他的整个蓝图构思之中。
微信上我收到一个word文档,里面纯文字工工整整的描述如下。
平台对象包括15类身份的简称:
1.车主-开车的人或驾驶员,
2.业主-车位所有权人,
3.位主-车位使用权人,
4.场主-车场管理单位,
5.台主-平台管理人员,
6.地主-现场巡检人员,
7.施主-外包的安装及日常维护施工方,
8.小主-车位拓展及地段客情维护管理人,
9.大主-地级市或较大市区的城市合伙人,
10.中主-推荐停车位资源及合伙人的中介人,
11.后主-车后服务商洗车维修车险二手车等,
12.财主-车位计划合伙人,
13.自主-平台自运营车位的授权人,含行政机关和基层组织,
14.代主-平台代运营车位的合作同行,
15.督导-直接受命于台主,巡查本区域监督检举;
地主工作:指导员,规范停,贴胶纸,清障碍,疏水涝,铲冰雪,报修与限停;预算停车费收入的5~10%左右为配套费用;每两人管理约200个
这篇关于智慧停车(十四) 平台的整个蓝图构思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