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云计算实验-1-存储实验

2024-08-21 11:12
文章标签 计算 实验 存储 hcia

本文主要是介绍HCIA云计算实验-1-存储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存储基础配置实验

参考:
VMware_OceanStor_eStor V100R001C00 仿真器用户使用手册 v1.0

软件:

  • VMware Workstation 17 Pro
  • HCIA-V3-Vmware_OceanStor_eStor_V1R1C00T10_single_controller

实验目的

  • 了解华为存储设备硬盘域、存储池的概念;
  • 熟悉华为存储设备硬盘域、存储池、LUN、LUN 组的相关配置
  • 掌握 Windows、Linux、FusionCompute 存储对接流程

实验流程

  1. 使用 VMware 部署存储仿真器
  2. Windows 存储对接实验
  3. Linux 存储对接实验
  4. FusionCompute 存储对接实验

1. 使用 VMware 部署存储仿真器

创建虚拟机

打开 VMware Workstation 软件,选择 文件-> 新建虚拟机;在弹框中,选择“自定义(高级)(C)”,点击“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件兼容性选择:Workstation 10.x,选择“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机系统选择“Linux”,版本选择“SUSE Linux Enterprise 11 64 位”,点击“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虚拟机名字和虚拟机文件存放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虚拟机处理器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存至少选择 8G,否则无法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选择:仅主机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 控制器类型 选择默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磁盘类型 选择默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磁盘,选“使用现有虚拟磁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有磁盘文件,选择:Vmware_OceanStor_eStor_V1R1C00T10_single_controller.vmd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持现有格式”,点击“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自定义硬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增加5张网卡,网络连接选择都“仅主机模式”,点击“关闭”再点击“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刚创建的虚拟机,选择“编辑虚拟机设置”,增加硬盘 40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虚拟机

选择刚创建的虚拟机,并点击“开启此虚拟机”,稍后会显示配置网络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由于网络类型之前选择的是仅主机模式,需要根据当前 VMware 网络配置选择IP,可以在 VMware Workstation 选择 “编辑”-> “虚拟网络编辑器”,查看 VMnet1 网络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设置:192.168.112.10,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112.1。

序列号:06;产品类型: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要求输入默认用户名(admin)和密码:Admin@stora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成后,要求输入旧密码,并输入新密码。Huawei1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出现如下界面,则仿真器部署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环境不可重启,不可关闭,可挂起或快照

登陆存储管理Web界面

打开浏览器(Chrome),输入IP地址:https://192.168.112.10:8088,并输入用户名密码,就是上一步修改的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存储仿真器业务配置流程

2.1 修改时间,并加载 license

手动修改系统时间,2019年之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入 license 并激活,license 要和前面的序列号一致,选择 0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VMWare 中针对 estorV3 虚拟机拍摄快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配置存储业务口网络

存储 H0 业务IP 网段与 VMWare Workstation 的仅主机模式网段一致。

这里IP配置为:192.168.112.2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存储资源分配

创建硬盘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存储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 LUN

仿真器单个 LUN 容量最大为 5G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确定后,会提示“是否要加入 LUN 组”,点击取消。

创建 LUN 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确定”后,会提示是否立即创建映射,点击取消。

创建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启动器,暂时为空,直接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主机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映射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windows 存储对接实验

iSCSI 发起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下面的“配置”下可以查看 IQN 号。

发起连接,目标写 存储业务接口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管理下:主机下增加启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indows 系统:桌面“计算机”,右键选择管理。找到磁盘管理,然后右键选择“重新扫描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始化磁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就像在windows上插入新的硬盘一样,执行“新建简单卷”-> 分区->格式化。测试在新建的分区:写入、读取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linux 存储对接实验

这里使用的是 openEuler 22 操作系统。也是 VMWare 中创建的虚拟机,虚拟机中添加一张 “仅主机模式”的网卡,确保能够与存储网络互通。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root@localhost]# cat /etc/os-relea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查看修改 IQN 号

[root@localhost]#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iSCSI 发起连接

[root@localhost]#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12.20

3. 主机登录

[root@localhost]# iscsiadm -m node -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在存储管理界面,增加启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重启 openEuler 虚拟机

[root@localhost]# systemctl reboot

6. 查看磁盘

openEuler 虚拟机重启之后,需要重新执行一次:

[root@localhost]# iscsiadm -m node -l

之后使用查看磁盘命令,显示挂载的磁盘:

[root@localhost]# fdisk -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分区

上面图中,因为先做了 windows 系统存储对接实验,可以看到 /dev/sdb 已经分过区了。

这里再按照之前的流程,再创建另一个LUN,先后创建LUN,LUN组,主机,主机组,主机增加启动器,创建映射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启动 OpenEuler 虚拟机,重新登录: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12.20
192.168.112.20:3260,8196 iqn.2014-08.com.example::2100070203040506::22003:192.168.112.20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node -l
Logging 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iqn.2014-08.com.example::2100070203040506::22003:192.168.112.20, portal: 192.168.112.20,3260]
Log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iqn.2014-08.com.example::2100070203040506::22003:192.168.112.20, portal: 192.168.112.20,3260] successful.
[root@localhos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dev/sdb 未显示分区,下面开始分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37.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设备不包含可识别的分区表。
创建了一个磁盘标识符为 0xff7c7d7b 的新 DOS 磁盘标签。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类型p   主分区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e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容器)
选择 (默认 p):p
分区号 (1-4, 默认  1): 1
第一个扇区 (2048-10485759, 默认 2048):
最后一个扇区,+/-sectors 或 +size{K,M,G,T,P} (2048-10485759, 默认 10485759):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1,类型为“Linux”,大小为 5 GiB。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分区表已调整。
将调用 ioctl() 来重新读分区表。
正在同步磁盘。[root@localhost ~]# fdisk -l
...
Disk /dev/sdb:5 GiB,5368709120 字节,10485760 个扇区
磁盘型号:XSG1
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ff7c7d7b设备       启动  起点     末尾     扇区 大小 Id 类型
/dev/sdb1        2048 10485759 10483712   5G 83 Linu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格式化

对 /dev/sdb1 分区进行格式化: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sdb1
meta-data=/dev/sdb1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327616 blks=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crc=1        finobt=1, sparse=1, rmapbt=0=                       reflink=1    bigtime=1 inobtcount=0
data     =                       bsize=4096   blocks=1310464, imaxpct=25=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 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
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2560, version=2=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
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Discarding blocks...Done.
[root@localhost ~]#

9. 创建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mkdir /hcialun2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hcialun2
[root@localhost ~]# df -Th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tmpfs                   devtmpfs  4.0M     0  4.0M    0% /dev
tmpfs                      tmpfs     3.7G     0  3.7G    0% /dev/shm
tmpfs                      tmpfs     1.5G  9.1M  1.5G    1% /run
tmpfs                      tmpfs     4.0M     0  4.0M    0% /sys/fs/cgroup
/dev/mapper/openeuler-root ext4       60G   11G   47G   18% /
tmpfs                      tmpfs     3.7G   72K  3.7G    1% /tmp
/dev/sda1                  ext4      974M  151M  756M   17% /boot
/dev/mapper/openeuler-home ext4       30G   24K   28G    1% /home
/dev/sdb1                  xfs       5.0G   68M  5.0G    2% /hcialun2
[root@localhost ~]#

5. FusionCompute 与 存储仿真器的对接

该实验在本地无法完成,因为 FusionCompute 在 VMWare 中无法完成 CNA 与 VRM 对接。将在另外一个实验环境中记录。

这篇关于HCIA云计算实验-1-存储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2998

相关文章

C# WinForms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的实例讲解

《C#WinForms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的实例讲解》:本文主要介绍C#WinForms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的实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存储过程基础二、C# 调用流程1. 数据库连接配置2. 执行存储过程(增删改)3. 查询数据三、事务处

Oracle存储过程里操作BLOB的字节数据的办法

《Oracle存储过程里操作BLOB的字节数据的办法》该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Oracle存储过程中操作BLOB的字节数据,作者研究了如何获取BLOB的字节长度、如何使用DBMS_LOB包进行BLOB操作... 目录一、缘由二、办法2.1 基本操作2.2 DBMS_LOB包2.3 字节级操作与RAW数据类型2.

Java实现数据库图片上传与存储功能

《Java实现数据库图片上传与存储功能》在现代的Web开发中,上传图片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是常见的需求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Java实现图片上传,存储到数据库的完整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项目结构2. 数据库表设计3. 实现图片上传功能3.1 文件上传控制器3.2 图片上传服务4. 实现

C语言中的浮点数存储详解

《C语言中的浮点数存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浮点数存储详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首先明确一个概念2、接下来,讲解C语言中浮点型数存储的规则2.1、可以将上述公式分为两部分来看2.2、问:十进制小数0.5该如何存储?2.3 浮点

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

《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MySQL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如InnoDB、MyISAM、MEMORY、Archive、CSV和Blackhole,每种引擎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存储引擎时需根... 目录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1. InnoDB2. MyISAM3. MEMORY4. A

Golang基于内存的键值存储缓存库go-cache

《Golang基于内存的键值存储缓存库go-cache》go-cache是一个内存中的key:valuestore/cache库,适用于单机应用程序,本文主要介绍了Golang基于内存的键值存储缓存库... 目录文档安装方法示例1示例2使用注意点优点缺点go-cache 和 Redis 缓存对比1)功能特性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在编程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列表的相似度,尤其是当这两个列表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时,下面小编就来讲讲如何使用Python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吧... 目录摘要引言数字类型相似度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字符串类型相似度Levenshtein距离Jaccard相

Redis存储的列表分页和检索的实现方法

《Redis存储的列表分页和检索的实现方法》在Redis中,列表(List)是一种有序的数据结构,通常用于存储一系列元素,由于列表是有序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元素,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分页和检索功能,... 目录一、Redis 列表的基本操作二、分页实现三、检索实现3.1 方法 1:客户端过滤3.2 方法

C++中使用vector存储并遍历数据的基本步骤

《C++中使用vector存储并遍历数据的基本步骤》C++标准模板库(STL)提供了多种容器类型,包括顺序容器、关联容器、无序关联容器和容器适配器,每种容器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特性,:本文主要介绍C... 目录(1)容器及简要描述‌php顺序容器‌‌关联容器‌‌无序关联容器‌(基于哈希表):‌容器适配器‌:(

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的操作流程

《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的操作流程》在现代应用开发中,数据存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时难以应对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处理需求,MongoDB作为... 目录什么是MongoDB?MongoDB的优势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1. 安装Mongo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