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WEP密码破解原理

2024-08-21 01:38
文章标签 深入 原理 破解 密码 wep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入WEP密码破解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首先看看WEP 加密 ,解密的流程图
  \
     WEP加密算法实际上是利用RC4流密码算法作为伪随机数产生器,将由初始矢量IV和WEP密钥组合而成的种子生成WEP密钥流(图中的KSA和PRGA部分),再由该密钥流与WEP帧数据负载进行异或运算来完成加密运算.
    RC4流密码是面向字节的,在算法过程中只是用了置换的方法,按照图中分成的两个部分,其C代码如下
    KSA部分:
[cpp] view plaincopy
int i,j = 0; 
for (i = 0; i < 256; i++) 

    s[i] = i;  

for (i = 0; i < 256; i++) 

    k[i] = key[i % 8];//针对64bit的WEP加密,128bit的为[i % 16] 

for (i = 0; i < 256; i++) 

    j = (j + s[i] + k[i]) % 256; 
        Swap(s[i], s[j]);//进行置换 

 
  
其中s[256]为状态列,k[256]为密钥列,key[8]为64位的密钥,状态列初始化为{0,1,2,3, , ,255},密钥列按照提供的密钥8字节重复填充至256字节满,通过置换,生成了一个状态列用以生成密钥流.
PRGA部分(只生成256个字节的密钥流):
[cpp] view plaincopy
for (i = 0, j = 0, LengthofKeyStream = 0; LengthofKeyStream < 256; LengthofKeyStream++) 
    { 
        i = (i + 1) % 256; 
        j = (j + s[i]) % 256; 
        Swap(s[i], s[j]); 
        keystream[LengthofKeyStream] = s[(s[i] + s[j]) % 256]; 
    } 
 
  
至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可以进行异或加密的密钥流keystream[256].在WEP加密当中应该是根据数据data的长度来调整需要得到的密钥流的长度,这里做了简单的处理.
在对使用WEP加密的无线网络抓包的时候,由于ARP包和IP包明文的第一字节是802.2头标(0xAA),这样我们就有了数据第一字节的明文(0xAA),同时我们也有了密文的第一字节,当将这两个字节进行异或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keystream[0],也就是伪随机生成序列的第一字节,现在通过对这第一个字节进行分析,看看能否逆推出某个密钥字节.
根据PRGA部分代码,执行第一次循环时生成keystream[0],初始条件i=0,j=0,按流程走下来,最后可知keystream[0]=s[s[1]+s[s[1]]],假设s[1]的值为X,s[s[1]](即s[X])的值为Y, s[s[1]+s[s[1]]](即s[X+Y])的值为Z,则如图
  \
  
由此可以看出,keystream[0]的值受3个值的影响,分别是X,Y,和Z.这3个值是在KSA算法当中通过置换形成的.
[cpp] view plaincopy
for (i = 0; i < 256; i++) 

    j = (j + s[i] + k[i]) % 256; 
        Swap(s[i], s[j]);//进行置换 

 
    注意到,当生成供给PRGA使用的状态列的时候,进行的KSA循环是256次,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1],在经过i(i>=1)次KSA循环之后,X,Y,Z三者不参与接下来置换的概率大概是0.05大一点,也就是100次里面大概有5次,X,Y,Z再之后的循环当中是保持不变的,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没有被置换,这样最后利用这个状态列生成的keystream[0]的值就是Z,这种状态称为断然状态(Resolved Condition),如果用一个处于断然状态的密钥流进行异或加密,我们就能够从中得到与密钥相关的一些信息,利用已知的密钥流第一个字节keystream[0]推算出密钥当中的一个字节.
举例来说,现在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知道的初始向量IV为3个字节,即密钥的结构为key[8]={IV[0], IV[1], IV[2], USER[0], USER[1], USER[2], USER[3], USER[4]},USER[]表示用户自己定义的5个字节密钥.加上IV的3个字节就是8个字节64bit,回过头看KSA算法中的置换循环:
[cpp] view plaincopy
for (i = 0; i < 256; i++) 

    j = (j + s[i] + k[i]) % 256; 
        Swap(s[i], s[j]);//进行置换 

 
 
  
    由于i从0开始,j的值与s[i]的值和k[i]的值相关,s[i]的初始值我们知道,s[i]=i,那么现在知道了key[0],key[1],key[2]这3个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3个状态列(即经过3次循环时s[]的值),我们用s_n[](如s_1[])表示i=n时进行置换后的状态列,用j_n(如j_1)表示i=n时j的值,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推算出s_0[],s_1[],s_2[],j_0,j_1,j_2,假设在i=3时,状态列进入断然状态,那么根据前面的分析,此时有keystream[0]=s_3[s_3[1]+s_3[s_3[1]]],若此IV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s_3[1]<3;2.s_3[1]+s_3[s_3[1]]=3.此时就有keystream[0]=s_3[3],由于s_3[3]是由s_2[j_3]置换而来的(Swap(s[i], s[j]);)[2],j_3=j_2+s_2[3]+k[3],k[3]也就是key[3],则k[3]=j_3-j_2-s_2[3],根据等式,j_3通过在s_2[]中查找keystream[0]的值得到其索引即是j_3,j_2可以通过计算得到,s_2[3]已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k[3]的值,有一定的概率是正确的,对于k[4]的取得方式也是以此类推,建立在计算出的k[3]值的基础上.
考虑现在具有特殊形式的的IV={3, 255, N},N表示任意数,用一个表格表示s状态列在i各个值时候的情况:
初始状态i=0,j=0
S初始
0
1
2
3

5+N

255
i=0,j_0=3
s_0
3
1
2
0

5+N

255
i=1,j_1=3
s_1
3
0
2
1

5+N

255
i=2,j_2=5+N
s_2
3
0
5+N
1

2

255
i=3,j_3=6+N+k[3]
s_3
3
0
5+N















 
由上表可以得知,s_3[3]=s_2[6+N+k[3]]=s_2[5+N+1+K[3]]=s_2[j_2+s_2[3]+k[3]],由此可以求出k[3]的值.特殊形式IV只要满足那两个条件即可,不一定是给出的{3, 255, N}的形式.

求出了k[3]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求的k[4],以此类推直到求得k[7],由于状态列进入断然状态存在一定概率,因此通过大量的数据包进行推算,然后根据得到的推算密钥字节进行统计,选取出现概率高的推算密钥字节进行组合,之后再进行验证即可得到WEP的密钥.


转载于:http://www.2cto.com/kf/201204/126344.html

  

这篇关于深入WEP密码破解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1758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

《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循环依赖指两个或多个Bean相互直接或间接引用,形成闭环依赖关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 目录一、循环依赖的本质与危害1.1 什么是循环依赖?1.2 核心危害二、Spring的三级缓存机制2.1 三

C#中async 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

《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主要介绍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 目录C#异步编程一、异步编程基础二、异步方法的工作原理三、代码示例四、编译后的底层实现五、总结C#异步编程

深入理解Apache Kafka(分布式流处理平台)

《深入理解ApacheKafka(分布式流处理平台)》ApacheKafka作为现代分布式系统中的核心中间件,为构建高吞吐量、低延迟的数据管道提供了强大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Kafka的核心概念、架构... 目录引言一、Apache Kafka概述1.1 什么是Kafka?1.2 Kafka的核心概念二、Ka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 5)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5)》@State是HarmonyOSArkTS框架中用于管理组件状态的核心装饰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数据驱动UI的响应式编程模式,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State在鸿蒙中是做什么的?二、@Spythontate的基本原理1. 依赖关系的收集2.

Python从零打造高安全密码管理器

《Python从零打造高安全密码管理器》在数字化时代,每人平均需要管理近百个账号密码,本文将带大家深入剖析一个基于Python的高安全性密码管理器实现方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一、前言:为什么我们需要专属密码管理器二、系统架构设计2.1 安全加密体系2.2 密码强度策略三、核心功能实现详解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本文我们深入探索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包括其互斥性和可重入性的特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三种... 目录一、前言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1 Synchronized的特性1. 互斥2.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在编程中,让程序暂停执行特定时间是常见需求,当需要引入不确定性时,随机休眠就成为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的具体实现与应用吧... 目录引言一、实现原理与基础方法1.1 核心函数解析1.2 基础实现模板1.3 整数版实现二、典型应用场景2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Java的I/O是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Java的类库涉及很多领域的IO内容: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操作、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字符串流、对象流等,这篇... 目录1.什么是IO2.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3.三种IO模型BIO(blocking I/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