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从匿名用户API节流到REST自定义认证

本文主要是介绍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从匿名用户API节流到REST自定义认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从匿名用户API节流到REST自定义认证

在现代Web应用中,后端架构的开发至关重要。无论是用户的认证与权限管理,还是API的节流与数据序列化,都需要一个高效且安全的实现方案。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Python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的关键要素,涵盖匿名用户配置、REST自定义认证、权限机制、模型搭建以及请求和响应的处理。通过实战代码和详细解析,帮助您掌握构建高效、可扩展的Django后端架构的核心技能。


🔒匿名用户配置与API节流:保护资源与提升性能

在一个多用户的Web应用中,API请求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匿名用户,需要采取合理的节流策略,防止资源滥用。Django提供了丰富的中间件和装饰器,能够帮助我们轻松实现API的节流机制。我们将结合Django REST Framework (DRF) 来实现这一功能。

实现步骤:

  1. 创建中间件:

    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中间件,用于检查匿名用户的请求频率。这个中间件会记录每个匿名用户的IP地址,并限制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请求次数。

    # middlewares.py
    import time
    from django.core.cache import cache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class ThrottleMiddleware:"""匿名用户节流中间件"""def __init__(self, get_response):self.get_response = get_responsedef __call__(self, request):if not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ip = self.get_client_ip(request)if not self.allow_request(ip):return JsonResponse({'error': '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status=429)return self.get_response(request)def get_client_ip(self, request):"""获取用户IP地址"""x_forwarded_for = request.META.get('HTTP_X_FORWARDED_FOR')if x_forwarded_for:ip = x_forwarded_for.split(',')[0]else:ip = request.META.get('REMOTE_ADDR')return ipdef allow_request(self, ip):"""检查是否允许请求"""cache_key = f'throttle_{ip}'requests = cache.get(cache_key, 0)if requests >= 100:  # 设定阈值,例如每小时100次请求return Falsecache.set(cache_key, requests + 1, timeout=3600)return True
    

    以上代码创建了一个简单的节流中间件,针对每个匿名用户(通过IP地址识别),记录他们的请求次数。如果在一个小时内请求次数超过100次,则拒绝服务并返回429状态码。

  2. settings.py 中注册中间件:

    # settings.py
    MIDDLEWARE = [# 其他中间件'yourapp.middlewares.ThrottleMiddleware',
    ]
    

    将中间件添加到Django项目的设置中,使其生效。

  3. 测试API节流:

    现在我们可以测试API的节流功能了。通过发送多个请求,可以观察到在超过请求阈值后,系统会返回相应的错误消息。

拓展:为特定API实现更细粒度的节流

如果我们需要对特定的API进行更加细致的节流控制,可以使用Django REST Framework 提供的 throttling 功能。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throttling import AnonRateThrottle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class CustomThrottle(AnonRateThrottle):"""自定义节流类"""rate = '10/minute'  # 每分钟10次请求class MyAPIView(APIView):"""示例视图,应用自定义节流策略"""throttle_classes = [CustomThrottle]def get(self, request):return Response({"message": "API 请求成功!"})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自定义的节流类,并将其应用于一个API视图中。该API视图限制匿名用户每分钟只能发起10次请求,超过限制则会返回节流错误。这种方式更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不同的API进行节流控制。


🛡️REST自定义认证:重写认证流程提升安全性

在实际项目中,默认的认证机制可能无法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我们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自定义认证流程,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通过Django REST Framework的 BaseAuthentication 类,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定义的认证逻辑。

实现步骤:

  1. 创建自定义认证类:

    假设我们需要通过自定义的 Token 认证用户,而不是使用默认的 SessionBasic Auth。我们可以通过继承 BaseAuthentication 来实现这个需求。

    # authentication.py
    from rest_framework.authentication import BaseAuthentication
    from rest_framework.exceptions import AuthenticationFailed
    from django.contrib.auth.models import User
    from .models import MyTokenclass CustomTokenAuthentication(BaseAuthentication):"""自定义Token认证类"""def authenticate(self, request):token = request.headers.get('Authorization')if not token:return Nonetry:my_token = MyToken.objects.get(token=token)except MyToken.DoesNotExist:raise AuthenticationFailed('无效的Token')user = User.objects.get(id=my_token.user_id)return (user, Non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的 Token 认证类。该类通过从请求头中获取 Authorization 字段的值,验证 Token 的合法性。如果 Token 无效,则抛出 AuthenticationFailed 异常。

  2. settings.py 中注册自定义认证类:

    # settings.py
    REST_FRAMEWORK = {'DEFAULT_AUTHENTICATION_CLASSES': ['yourapp.authentication.CustomTokenAuthentication',],
    }
    

    将自定义的认证类添加到Django REST Framework的设置中,使其成为默认的认证方式。

  3. 测试自定义认证:

    通过发送带有 Token 的请求,可以验证自定义认证类的功能。无论是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系统都会首先通过自定义认证类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每个请求的安全性。

拓展:双重认证机制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在项目中实现双重认证(例如,Token + Session),以满足更高的安全需求。此时,可以在 settings.py 中配置多个认证类:

# settings.py
REST_FRAMEWORK = {'DEFAULT_AUTHENTICATION_CLASSES': ['yourapp.authentication.CustomTokenAuthentication','rest_framework.authentication.SessionAuthentication',],
}

在这个配置中,系统会依次尝试使用每个认证类进行用户验证,直到成功为止。如果所有认证类都无法验证用户,则返回认证失败。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REST 权限管理与Token认证:精细化控制用户访问

在Web应用中,不同用户角色对资源的访问权限通常不同。通过Django REST Framework,我们可以实现精细化的权限管理。这里我们将探讨如何结合Token认证,实现REST API的权限控制。

实现步骤:

  1. 创建自定义权限类:

    Django REST Framework 提供了灵活的权限控制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继承 BasePermission 类,创建自定义的权限类。

    # permissions.py
    from rest_framework.permissions import BasePermissionclass IsAdminUserOrReadOnly(BasePermission):"""自定义权限类:仅管理员可写,其他用户只读"""def has_permission(self, request, view):if request.method in ['GET', 'HEAD', 'OPTIONS']:return Truereturn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 and request.user.is_staff
    

    这个自定义权限类 IsAdminUserOrReadOnly 的作用是:所有用户都可以进行读操作(GET、HEAD、OPTIONS),但是只有管理员用户可以进行写操作(POST、PUT、DELETE)。

  2. 在视图中应用自定义权限:

    我们可以将自定义的权限类应用到具体的视图或视图集上,以控制对该视图的访问权限。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ets import ModelViewSet
    from .models import MyModel
    from .serializers import MyModelSerializer
    from .permissions import IsAdminUserOrReadOnlyclass MyModelViewSet(ModelViewSet):"""示例视图集,应用自定义权限控制"""queryset = MyModel.objects.all()serializer_class = MyModelSerializerpermission_classes = [IsAdminUserOrReadOnly]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 IsAdminUserOrReadOnly 权限类应用到了 MyModelViewSet 视图集中。这样一来,只有管理员用户可以对该视图进行写操作,而其他用户只能进行读操作。

  3. 测试权限管理:

    通过模拟不同用户角色的请求,可以测试自定义权限类的效果。管理员用户应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而普通用户只能进行读操作。

拓展:基于Token的多级权限控制

如果我们需要实现基于Token的多级权限控制,可以结合自定义认证和权限类,实现更加复杂的权限管理策略。

# permissions.py
class TokenLevelPermission(BasePermission):"""基于Token等级的权限控制"""def has_permission(self, request, view):token = request.headers.get('Authorization')if not token:return Falseuser_level = self.get_user_level(token)if request.method == 'POST' and user_level < 2:return Falseif request.method in ['PUT', 'DELETE'] and user_level < 3:return Falsereturn Truedef get_user_level(self, token):"""获取用户Token对应的权限等级"""# 这里假设Token中包含用户权限等级信息return int(token.split('-')[-1])  # 示例实现,实际逻辑可能不同

通过这个 TokenLevelPermission 类,我们可以根据Token中的权限等级信息,精细控制不同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例如,权限等级为1的用户只能进行GET操作,权限等级为2的用户可以进行POST操作,而只有权限等级为3的用户才可以进行PUT和DELETE操作。

这种方式在大规模应用中非常有用,可以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并确保敏感资源的安全性。


💼项目实践:GET、POST、PUT、DELETE请求的全面解析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RESTful API 的核心就是GET、POST、PUT和DELETE请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请求方法,是开发健壮API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在Django中实现并处理这些请求。

实现步骤:

  1. 模型定义: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简单的博客系统,其中包含文章(Article)模型。我们需要实现文章的增删改查操作,对应的即是GET、POST、PUT和DELETE请求。

    # models.py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class Article(models.Model):"""文章模型"""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0, verbose_name="标题")content = models.TextField(verbose_name="内容")author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50, verbose_name="作者")created_at = models.DateTimeField(auto_now_add=True, verbose_name="创建时间")updated_at = models.DateTimeField(auto_now=True, verbose_name="更新时间")def __str__(self):return self.title
    

    这个模型定义了文章的基本字段,包括标题、内容、作者、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

  2.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序列化器,用于将 Article 模型实例转换为JSON格式,以及将JSON数据反序列化为 Article 实例。

    # serializers.py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class Artic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文章序列化器"""class Meta:model = Articlefields = '__all__'
    

    这个序列化器使用了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的 ModelSerializer,可以自动处理模型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3. 视图实现:

    我们需要为文章的增删改查操作创建对应的视图,并将其与请求方法相对应。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tatus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serializers import ArticleSerializerclass ArticleDetailView(APIView):"""文章详情视图,处理GET、PUT、DELETE请求"""def get(self, request, pk):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pk=pk)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def put(self, request, pk):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pk=pk)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 data=request.data)if serializer.is_valid():serializer.sav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errors, status=status.HTTP_400_BAD_REQUEST)def delete(self, request, pk):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pk=pk)article.delete()return Response(status=status.HTTP_204_NO_CONTENT)
    

    在这个视图中,我们处理了GET、PUT和DELETE请求。GET请求用于获取文章详情,PUT请求用于更新文章,而DELETE请求则用于删除文章。

  4. URL配置:

    最后,我们需要将视图与URL路由绑定,以便客户端可以通过HTTP请求访问这些API。

    # urls.py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views import ArticleDetailViewurlpatterns = [path('articles/<int:pk>/', ArticleDetailView.as_view(), name='article-detail'),
    ]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基本的RESTful API的实现,可以通过 /articles/<pk>/ 路径访问文章详情。

拓展:添加POST请求以创建新文章

为了完整实现博客系统的增删改查操作,我们还需要为创建新文章的POST请求添加视图和路由。

# views.py
class ArticleCreateView(APIView):"""文章创建视图,处理POST请求"""def post(self, request):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data=request.data)if serializer.is_valid():serializer.sav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status=status.HTTP_201_CREATED)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errors, status=status.HTTP_400_BAD_REQUEST)
# urls.py
from .views import ArticleCreateViewurlpatterns = [path('articles/', ArticleCreateView.as_view(), name='article-create'),
]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POST请求 /articles/ 路径创建新文章,从而完成整个增删改查操作的实现。


🔄REST框架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数据与模型的桥梁

在Web应用中,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是不可避免的。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正是实现数据与模型之间转换的关键步骤。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了强大的序列化功能,帮助我们轻松处理数据转换。

实现步骤:

  1. 序列化器的基础用法:

    序列化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模型实例转换为字典或JSON格式,便于数据的传输。而反序列化则是将传入的数据转换为模型实例,便于数据的保存和处理。

    # serializers.py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class Artic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文章序列化器"""class Meta:model = Articlefields = ['title', 'author', 'content', 'created_at']
    

    这个序列化器可以将 Article 模型实例转换为字典格式,或者将传入的数据反序列化为 Article 实例。

  2.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使用:

    在视图中,我们可以通过 ArticleSerializer 进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操作。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serializers import ArticleSerializerclass ArticleView(APIView):"""文章视图,处理GET和POST请求"""def get(self, request):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s, many=Tru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def post(self, request):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data=request.data)if serializer.is_valid():serializer.sav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status=status.HTTP_201_CREATED)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errors, status=status.HTTP_400_BAD_REQUEST)
    

    在这个视图中,我们使用了序列化器进行GET请求的序列化操作,以及POST请求的反序列化操作。

  3. 序列化器的验证与自定义方法:

    除了基本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功能外,Django REST Framework 还提供了验证与自定义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 serializers.py
    class Artic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文章序列化器,带有自定义验证与方法"""class Meta:model = Articlefields = '__all__'def validate_title(self, value):"""验证文章标题的长度"""if len(value) < 5:raise serializers.ValidationError("标题长度必须大于5个字符")return valuedef create(self, validated_data):"""自定义创建方法"""return Article.objects.create(**validated_data)
    

    在这个序列化器中,我们添加了一个 validate_title 方法,用于验证文章标题的长度。同时,我们还重写了 create 方法,实现自定义的创建逻辑。

拓展:嵌套序列化器的使用

在复杂的数据结构中,可能会涉及到嵌套关系。例如,文章可能包含多个评论(Comment)。我们可以使用嵌套序列化器来处理这种情况。

# serializers.py
class Comment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评论序列化器"""class Meta:model = Commentfields = ['author', 'content', 'created_at']class Artic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文章序列化器,包含嵌套的评论序列化器"""comments = CommentSerializer(many=True, read_only=True)class Meta:model = Articlefields = ['title', 'author', 'content', 'created_at', 'comments']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序列化文章时,自动包含其关联的评论数据,实现复杂数据结构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操作。


📚Django REST Framework的请求与响应:深入理解格式后缀

在Django REST Framework中,处理请求与响应时,格式后缀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允许我们根据URL中的后缀来自动决定响应的数据格式,极大地方便了API的开发与使用。

实现步骤:

  1. 理解格式后缀的作用:

    格式后缀(format suffix)是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的一种机制,允许客户端通过在URL中指定后缀来请求特定格式的数据。默认支持的格式包括JSON和HTML,但我们也可以自定义其他格式。

    例如:

    • GET /articles/1.json 会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
    • GET /articles/1.html 会返回HTML格式的数据
  2. 配置格式后缀:

    在项目的URL配置中,我们可以通过 format_suffix_patterns 函数来启用格式后缀功能。

    # urls.py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views import ArticleDetailView
    from rest_framework.urlpatterns import format_suffix_patternsurlpatterns = [path('articles/<int:pk>/', ArticleDetailView.as_view(), name='article-detail'),
    ]# 添加格式后缀支持
    urlpatterns = format_suffix_patterns(urlpatterns)
    

    这样,我们就为 ArticleDetailView 视图启用了格式后缀支持,客户端可以通过添加 .json.html 等后缀来请求不同格式的响应。

  3. 自定义格式支持:

    除了默认的JSON和HTML格式外,我们还可以自定义响应的格式。例如,支持返回CSV格式的数据。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renderers import BaseRendererclass CSVRenderer(BaseRenderer):"""自定义CSV格式渲染器"""media_type = 'text/csv'format = 'csv'def render(self, data, media_type=None, renderer_context=None):"""将数据渲染为CSV格式"""# 简单实现,仅供示例header = ','.join(data[0].keys()) + '\n'rows = [','.join(map(str, row.values())) for row in data]return header + '\n'.join(rows)class ArticleListView(APIView):"""文章列表视图,支持CSV格式响应"""renderer_classes = [CSVRenderer]def get(self, request, format=None):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s, many=Tru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的 CSVRenderer,并将其应用到 ArticleListView 视图中。这样,当客户端请求 .csv 格式时,API将返回CSV格式的数据。

拓展:根据用户偏好自动选择格式

有时,我们希望根据用户的偏好自动选择响应格式。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了内容协商(Content Negotiation)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功能。

# settings.py
REST_FRAMEWORK = {'DEFAULT_CONTENT_NEGOTIATION_CLASS': 'rest_framework.negotiation.DefaultContentNegotiation','DEFAULT_RENDERER_CLASSES': ('rest_framework.renderers.JSONRenderer','rest_framework.renderers.TemplateHTMLRenderer','path.to.CSVRenderer',),
}

通过在配置中添加 DEFAULT_CONTENT_NEGOTIATION_CLASSDEFAULT_RENDERER_CLASSES,我们可以控制REST框架如何选择合适的渲染器。这样,API就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头或URL后缀,自动选择最适合的响应格式。


🔗Django REST Framework请求和响应:视图包装器与实践案例

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了视图包装器(View Decorators)来简化视图的开发。使用视图包装器,可以更方便地处理请求和响应,减少样板代码的重复。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展示如何使用视图包装器来简化REST API的开发。

实现步骤:

  1. 视图包装器的基础用法:

    Django REST Framework提供了多个视图包装器,最常用的是 @api_view。这个包装器可以将一个简单的函数视图转换为RESTful API视图,处理GET、POST等请求方法。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decorators import api_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serializers import ArticleSerializer@api_view(['GET'])
    def article_list(request):"""文章列表视图,处理GET请求"""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s, many=Tru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api_view 包装了一个简单的函数视图,使其能够处理GET请求,并返回文章列表的JSON数据。

  2. 多请求方法处理:

    使用 @api_view,我们还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方法。例如,处理文章列表的GET请求和创建新文章的POST请求。

    @api_view(['GET', 'POST'])
    def article_list(request):"""文章列表视图,处理GET和POST请求"""if request.method == 'GET':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s, many=Tru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elif request.method == 'POST':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data=request.data)if serializer.is_valid():serializer.sav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status=status.HTTP_201_CREATED)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errors, status=status.HTTP_400_BAD_REQUEST)
    

    在这个视图中,我们根据请求方法的不同,分别处理GET和POST请求,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增查操作API。

  3. 使用视图包装器处理权限与认证:

    视图包装器还可以与权限和认证机制结合使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 @permission_classes@authentication_classes 装饰器,为视图添加权限和认证控制。

    from rest_framework.permissions import IsAuthenticated
    from rest_framework.authentication import TokenAuthentication@api_view(['GET'])
    @authentication_classes([TokenAuthentication])
    @permission_classes([IsAuthenticated])
    def article_detail(request, pk):"""文章详情视图,处理GET请求,仅限认证用户访问"""try: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pk=pk)except Article.DoesNotExist:return Response(status=status.HTTP_404_NOT_FOUND)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authentication_classes 指定了Token认证机制,并通过 @permission_classes 限制了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文章详情。

拓展:视图包装器与分页结合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分页功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可以将视图包装器与分页功能结合使用,为API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

#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pagination import PageNumberPaginationclass ArticlePagination(PageNumberPagination):"""自定义文章分页器"""page_size = 10  # 每页显示10篇文章@api_view(['GET'])
def paginated_article_list(request):"""带分页功能的文章列表视图"""articles = Article.objects.all()paginator = ArticlePagination()page = paginator.paginate_queryset(articles, request)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page, many=True)return paginator.get_paginated_response(serializer.data)

通过这个视图,我们可以在返回文章列表时自动进行分页,从而提高API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Django REST Framework的请求与响应:Request和Response对象的灵活运

用**

在Django REST Framework中,RequestResponse 对象是处理请求和生成响应的核心组件。通过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对象,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RESTful API。

实现步骤:

  1. Request 对象的使用:

    Request 对象是Django REST Framework对Django原生 HttpRequest 的扩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 request 参数访问到 Request 对象,进而获取请求数据、头信息等。

    @api_view(['POST'])
    def create_article(request):"""创建新文章的视图,处理POST请求"""title = request.data.get('title')content = request.data.get('content')author = request.user  # 获取当前登录用户# 创建新文章article = Article.objects.create(title=title, content=content, author=author)return Response({'message': '文章创建成功', 'article_id': article.id}, status=status.HTTP_201_CREATED)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request.data 获取了POST请求中的数据,并通过 request.user 获取了当前登录的用户。

  2. Response 对象的使用:

    Response 对象是Django REST Framework对Django原生 HttpResponse 的扩展,提供了更简洁的API来生成不同格式的响应数据。

    @api_view(['GET'])
    def article_detail(request, pk):"""文章详情视图,处理GET请求"""try: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pk=pk)except Article.DoesNotExist:return Response({'error': '文章不存在'}, status=status.HTTP_404_NOT_FOUND)serializer = ArticleSerializer(article)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Response 对象返回了序列化的文章数据,并根据请求的结果返回了不同的状态码。

  3. 自定义响应格式:

    Django REST Framework支持多种响应格式,包括JSON、HTML、XML等。我们可以通过 Response 对象的 content_type 参数来自定义响应的格式。

    @api_view(['GET'])
    def custom_response(request):"""自定义响应格式的视图"""data = {'message': 'Hello, World!'}return Response(data, content_type='application/xml')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通过指定 content_typeapplication/xml,返回了XML格式的响应数据。

拓展:请求和响应的中间件

在一些复杂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可能需要在请求和响应处理的不同阶段执行额外的逻辑。此时,Django中间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功能。

# middlewares.py
from django.utils.deprecation import MiddlewareMixinclass CustomMiddleware(MiddlewareMixin):"""自定义中间件,用于处理请求和响应"""def process_request(self, request):# 在请求处理之前执行print(f"请求路径: {request.path}")def process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在响应处理之前执行response['X-Custom-Header'] = 'My Custom Header'return response

通过自定义中间件,我们可以在请求和响应的不同阶段插入自定义逻辑,进一步增强Django REST Framework的功能。


这篇关于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从匿名用户API节流到REST自定义认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1676

相关文章

浅析Spring Security认证过程

类图 为了方便理解Spring Security认证流程,特意画了如下的类图,包含相关的核心认证类 概述 核心验证器 AuthenticationManager 该对象提供了认证方法的入口,接收一个Authentiaton对象作为参数; public interface AuthenticationManager {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e(Authenti

mybatis的整体架构

mybatis的整体架构分为三层: 1.基础支持层 该层包括:数据源模块、事务管理模块、缓存模块、Binding模块、反射模块、类型转换模块、日志模块、资源加载模块、解析器模块 2.核心处理层 该层包括:配置解析、参数映射、SQL解析、SQL执行、结果集映射、插件 3.接口层 该层包括:SqlSession 基础支持层 该层保护mybatis的基础模块,它们为核心处理层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百度/小米/滴滴/京东,中台架构比较

小米中台建设实践 01 小米的三大中台建设:业务+数据+技术 业务中台--从业务说起 在中台建设中,需要规范化的服务接口、一致整合化的数据、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以及弹性的基础设施。并结合业务情况,判定是否真的需要中台。 小米参考了业界优秀的案例包括移动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再结合其业务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整理了中台架构的核心方法论,一是企业如何共享服务,二是如何为业务提供便利。

这15个Vue指令,让你的项目开发爽到爆

1. V-Hotkey 仓库地址: github.com/Dafrok/v-ho… Demo: 戳这里 https://dafrok.github.io/v-hotkey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v-hotkey 这个指令可以给组件绑定一个或多个快捷键。你想要通过按下 Escape 键后隐藏某个组件,按住 Control 和回车键再显示它吗?小菜一碟: <template

Hadoop企业开发案例调优场景

需求 (1)需求:从1G数据中,统计每个单词出现次数。服务器3台,每台配置4G内存,4核CPU,4线程。 (2)需求分析: 1G / 128m = 8个MapTask;1个ReduceTask;1个mrAppMaster 平均每个节点运行10个 / 3台 ≈ 3个任务(4    3    3) HDFS参数调优 (1)修改:hadoop-env.sh export HDFS_NAMENOD

【前端学习】AntV G6-08 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

【课程链接】 AntV G6: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本章十吾老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自定义节点中,应该怎样去计算和绘制图形,如何给一个图形制作不间断的动画,以及在鼠标事件之后产生动画。(有点难,需要好好理解)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06

如何用Docker运行Django项目

本章教程,介绍如何用Docker创建一个Django,并运行能够访问。 一、拉取镜像 这里我们使用python3.11版本的docker镜像 docker pull python:3.11 二、运行容器 这里我们将容器内部的8080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80端口上。 docker run -itd --name python311 -p

嵌入式QT开发:构建高效智能的嵌入式系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 QT 相关的各个方面。从 QT 框架的基础架构和核心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其在嵌入式环境中的优势与特点。文中分析了嵌入式 QT 的开发环境搭建过程,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配置等关键步骤。进一步探讨了嵌入式 QT 的界面设计与开发,涵盖了从基本控件的使用到复杂界面布局的构建。同时也深入研究了信号与槽机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嵌入式 QT 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包括输入输出设

OpenHarmony鸿蒙开发( Beta5.0)无感配网详解

1、简介 无感配网是指在设备联网过程中无需输入热点相关账号信息,即可快速实现设备配网,是一种兼顾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配网方式。 2、配网原理 2.1 通信原理 手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特有的NAN协议实现。利用手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WiFi 感知订阅、发布能力,实现了数字管家应用和设备之间的发现。在完成设备间的认证和响应后,即可发送相关配网数据。同时还支持与常规Sof

活用c4d官方开发文档查询代码

当你问AI助手比如豆包,如何用python禁止掉xpresso标签时候,它会提示到 这时候要用到两个东西。https://developers.maxon.net/论坛搜索和开发文档 比如这里我就在官方找到正确的id描述 然后我就把参数标签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