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自定义系列——9.Path详细用法

2024-06-24 05:18

本文主要是介绍Android自定义系列——9.Path详细用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Xxx方法

rXxx方法的坐标使用的是相对位置(基于当前点的位移),而之前方法的坐标是绝对位置(基于当前坐标系的坐标)。

Path path = new Path();path.moveTo(100,100);
path.lineTo(100,200);canvas.drawPath(path,mDeafultPai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个例子中,先移动点到坐标(100,100)处,之后再连接 点(100,100) 到 (100,200) 之间点直线,非常简单,画出来就是一条竖直的线,那接下来看下一个例子:

Path path = new Path();path.moveTo(100,100);
path.rLineTo(100,200);canvas.drawPath(path,mDeafultPai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例子中,将 lineTo 换成了 rLineTo 可以看到在屏幕上原本是竖直的线变成了倾斜的线。这是因为最终我们连接的是 (100,100) 和 (200, 300) 之间的线段。

在使用rLineTo之前,当前点的位置在 (100,100) , 使用了 rLineTo(100,200) 之后,下一个点的位置是在当前点的基础上加上偏移量得到的,即 (100+100, 100+200) 这个位置。

此处仅以 rLineTo 为例,只要理解 “绝对坐标” 和 “相对坐标” 的区别,其他方法类比即可。

填充模式

Paint有三种样式,“描边” “填充” 以及 “描边加填充”,我们这里所了解到就是在Paint设置为后两种样式时不同的填充模式对图形渲染效果的影响。

我们要给一个图形内部填充颜色,首先需要分清哪一部分是外部,哪一部分是内部,机器判断图形内外,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此处所有的图形均为封闭图形,不包括图形不封闭这种情况。)

方法判定条件解释
奇偶规则奇数表示在图形内,偶数表示在图形外从任意位置p作一条射线, 若与该射线相交的图形边的数目为奇数,则p是图形内部点,否则是外部点。
非零环绕数规则若环绕数为0表示在图形外,非零表示在图形内首先使图形的边变为矢量。将环绕数初始化为零。再从任意位置p作一条射线。当从p点沿射线方向移动时,对在每个方向上穿过射线的边计数,每当图形的边从右到左穿过射线时,环绕数加1,从左到右时,环绕数减1。处理完图形的所有相关边之后,若环绕数为非零,则p为内部点,否则,p是外部点。

奇偶规则(Even-Odd Ru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上图中有一个四边形,我们选取了三个点来判断这些点是否在图形内部。

P1: 从P1发出一条射线,发现图形与该射线相交边数为0,偶数,故P1点在图形外部。
P2: 从P2发出一条射线,发现图形与该射线相交边数为1,奇数,故P2点在图形内部。
P3: 从P3发出一条射线,发现图形与该射线相交边数为2,偶数,故P3点在图形外部。

非零环绕数规则(Non-Zero Winding Number Rule)
Path中添加图形时需要指定图形的添加方式,是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另外我们不论是使用lineTo,quadTo,cubicTo还是其他连接线的方法,都是从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点,换言之,Path中任何线段都是有方向性的,这也是使用非零环绕数规则的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P1: 从P1点发出一条射线,沿射线方向移动,并没有与边相交点部分,环绕数为0,故P1在图形外边。
P2: 从P2点发出一条射线,沿射线方向移动,与图形点左侧边相交,该边从左到右穿过穿过射线,环绕数-1,最终环绕数为-1,故P2在图形内部。
P3: 从P3点发出一条射线,沿射线方向移动,在第一个交点处,底边从右到左穿过射线,环绕数+1,在第二个交点处,右侧边从左到右穿过射线,环绕数-1,最终环绕数为0,故P3在图形外部。

通常,这两种方法的判断结果是相同的,但也存在两种方法判断结果不同的情况,如下面这种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自相交图形
自相交图形定义:多边形在平面内除顶点外还有其他公共点。下图就是一个简单的自相交图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Android中的填充模式
Android中的填充模式有四种,是封装在Path中的一个枚举。

模式简介
EVEN_ODD奇偶规则
INVERSE_EVEN_ODD反奇偶规则
WINDING非零环绕数规则
INVERSE_WINDING反非零环绕数规则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四种模式,分成两对,例如 “奇偶规则” 与 “反奇偶规则” 是一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Inverse 和含义是“相反,对立”,说明反奇偶规则刚好与奇偶规则相反,例如对于一个矩形而言,使用奇偶规则会填充矩形内部,而使用反奇偶规则会填充矩形外部,这个会在后面示例中代码展示两者对区别。

Android与填充模式相关的方法
这些都是Path中的方法。

方法作用
setFillType设置填充规则
getFillType获取当前填充规则
isInverseFillType判断是否是反向(INVERSE)规则
toggleInverseFillType切换填充规则(即原有规则与反向规则之间相互切换)

奇偶规则与反奇偶规则

mDeafultPaint.setStyle(Paint.Style.FILL);                   // 设置画布模式为填充canvas.translate(mViewWidth / 2, mViewHeight / 2);          // 移动画布(坐标系)Path path = new Path();                                     // 创建Path//path.setFillType(Path.FillType.EVEN_ODD);                   // 设置Path填充模式为 奇偶规则
path.setFillType(Path.FillType.INVERSE_EVEN_ODD);            // 反奇偶规则path.addRect(-200,-200,200,200, Path.Direction.CW);         // 给Path中添加一个矩形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在奇偶规则于反奇偶规则的情况下绘制的结果,可以看出其填充的区域刚好相反:(白色为背景色,黑色为填充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形边的方向对非零奇偶环绕数规则填充结果的影响

我们之前讨论过给Path添加图形时顺时针与逆时针的作用,除了上次讲述的方便记录外,就是本文所涉及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了: “作为非零环绕数规则的判断依据。”

mDeafultPaint.setStyle(Paint.Style.FILL);                   // 设置画笔模式为填充canvas.translate(mViewWidth / 2, mViewHeight / 2);          // 移动画布(坐系)Path path = new Path();                                     // 创建Path// 添加小正方形 (通过这两行代码来控制小正方形边的方向,从而演示不同的效果)
// path.addRect(-200, -200, 200, 200, Path.Direction.CW);
path.addRect(-200, -200, 200, 200, Path.Direction.CCW);// 添加大正方形
path.addRect(-400, -400, 400, 400, Path.Direction.CCW);path.setFillType(Path.FillType.WINDING);                    // 设置Path填充模式为非零环绕规则canvas.drawPath(path, mDeafultPaint);                       // 绘制Pat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布尔操作(API19)

布尔操作与我们中学所学的集合操作非常像,只要知道集合操作中等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那么理解布尔操作也是很容易的。

布尔操作是两个Path之间的运算,主要作用是用一些简单的图形通过一些规则合成一些相对比较复杂,或难以直接得到的图形。

如太极中的阴阳鱼,如果用贝塞尔曲线制作的话,可能需要六段贝塞尔曲线才行,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四个Path通过布尔运算得到,而且会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nvas.translate(mViewWidth / 2, mViewHeight / 2);Path path1 = new Path();
Path path2 = new Path();
Path path3 = new Path();
Path path4 = new Path();path1.addCircle(0, 0, 200, Path.Direction.CW);
path2.addRect(0, -200, 200, 200, Path.Direction.CW);
path3.addCircle(0, -100, 100, Path.Direction.CW);
path4.addCircle(0, 100, 100, Path.Direction.CCW);path1.op(path2, Path.Op.DIFFERENCE);
path1.op(path3, Path.Op.UNION);
path1.op(path4, Path.Op.DIFFERENCE);canvas.drawPath(path1, mDeafultPaint);

Path的布尔运算有五种逻辑,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布尔运算方法
在Path中的布尔运算有两个方法

boolean op (Path path, Path.Op op)
boolean op (Path path1, Path path2, Path.Op op)

两个方法中的返回值用于判断布尔运算是否成功,它们使用方法如下:

// 对 path1 和 path2 执行布尔运算,运算方式由第二个参数指定,运算结果存入到path1中。
path1.op(path2, Path.Op.DIFFERENCE);// 对 path1 和 path2 执行布尔运算,运算方式由第三个参数指定,运算结果存入到path3中。
path3.op(path1, path2, Path.Op.DIFFERENCE)
int x = 80;
int r = 100;canvas.translate(250,0);Path path1 = new Path();
Path path2 = new Path();
Path pathOpResult = new Path();path1.addCircle(-x, 0, r, Path.Direction.CW);
path2.addCircle(x, 0, r, Path.Direction.CW);pathOpResult.op(path1,path2, Path.Op.DIFFERENCE);
canvas.translate(0, 200);
canvas.drawText("DIFFERENCE", 240,0,mDeafultPaint);
canvas.drawPath(pathOpResult,mDeafultPaint);pathOpResult.op(path1,path2, Path.Op.REVERSE_DIFFERENCE);
canvas.translate(0, 300);
canvas.drawText("REVERSE_DIFFERENCE", 240,0,mDeafultPaint);
canvas.drawPath(pathOpResult,mDeafultPaint);pathOpResult.op(path1,path2, Path.Op.INTERSECT);
canvas.translate(0, 300);
canvas.drawText("INTERSECT", 240,0,mDeafultPaint);
canvas.drawPath(pathOpResult,mDeafultPaint);pathOpResult.op(path1,path2, Path.Op.UNION);
canvas.translate(0, 300);
canvas.drawText("UNION", 240,0,mDeafultPaint);
canvas.drawPath(pathOpResult,mDeafultPaint);pathOpResult.op(path1,path2, Path.Op.XOR);
canvas.translate(0, 300);
canvas.drawText("XOR", 240,0,mDeafultPaint);
canvas.drawPath(pathOpResult,mDeafultPaint);

计算边界
这个方法主要作用是计算Path所占用的空间以及所在位置,方法如下:

void computeBounds (RectF bounds, boolean exact)

它有两个参数:

参数作用
bounds测量结果会放入这个矩形
exact是否精确测量,目前这一个参数作用已经废弃,一般写true即可。

计算边界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移动canvas,mViewWidth与mViewHeight在 onSizeChanged 方法中获得
canvas.translate(mViewWidth/2,mViewHeight/2);RectF rect1 = new RectF();              // 存放测量结果的矩形Path path = new Path();                 // 创建Path并添加一些内容
path.lineTo(100,-50);
path.lineTo(100,50);
path.close();
path.addCircle(-100,0,100, Path.Direction.CW);path.computeBounds(rect1,true);         // 测量Pathcanvas.drawPath(path,mDeafultPaint);    // 绘制PathmDeafultPaint.setStyle(Paint.Style.STROKE);
mDeafultPaint.setColor(Color.RED);
canvas.drawRect(rect1,mDeafultPaint);   // 绘制边界

重置路径
重置Path有两个方法,分别是reset和rewind,两者区别主要有一下两点:

方法是否保留FillType设置是否保留原有数据结构
reset
rewind

这个两个方法应该何时选择呢?
选择权重: FillType > 数据结构
因为“FillType”影响的是显示效果,而“数据结构”影响的是重建速度。

这篇关于Android自定义系列——9.Path详细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9263

相关文章

nginx -t、nginx -s stop 和 nginx -s reload 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应用场景)

《nginx-t、nginx-sstop和nginx-sreload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应用场景)》本文解析Nginx的-t、-sstop、-sreload命令,分别用于配置语法检... 以下是关于 nginx -t、nginx -s stop 和 nginx -s reload 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实际应

Spring boot整合dubbo+zookeeper的详细过程

《Springboot整合dubbo+zookeeper的详细过程》本文讲解SpringBoot整合Dubbo与Zookeeper实现API、Provider、Consumer模式,包含依赖配置、... 目录Spring boot整合dubbo+zookeeper1.创建父工程2.父工程引入依赖3.创建ap

全面掌握 SQL 中的 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

《全面掌握SQL中的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本文解析DATEDIFF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强调其边界计算原理,探讨应用场景及陷阱,推荐根据需求选择TIMESTAMPDIFF或inte... 目录1. 核心概念:DATEDIFF 究竟在计算什么?2. 主流数据库中的 DATEDIFF 实现2.1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MySQLLENGTH()函数用于计算字符串的字节长度,区别于CHAR_LENGTH()的字符长度,适用于多字节字符集(如UTF-8)的数据验证... 目录1. LENGTH()函数的基本语法2. LENGTH()函数的返回值2.1 示例1:计算字符串

SpringBoot+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

《SpringBoot+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结果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 目录安装处理自定义导出复杂场景1、列不固定,动态列2、动态下拉3、自定义锁定行/列,添加密码4、合并

Spring 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Druid数据库连接池,包括环境搭建、Maven依赖配置、SpringBoot配置文件... 目录1. 引言1.1 环境准备1.2 Druid介绍2. 配置Druid连接池3. 查看Druid监控

创建Java keystore文件的完整指南及详细步骤

《创建Javakeystore文件的完整指南及详细步骤》本文详解Java中keystore的创建与配置,涵盖私钥管理、自签名与CA证书生成、SSL/TLS应用,强调安全存储及验证机制,确保通信加密和... 目录1. 秘密键(私钥)的理解与管理私钥的定义与重要性私钥的管理策略私钥的生成与存储2. 证书的创建与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Android 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

《Android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Android的ClassLoader负责加载.dex文件,基于双亲委派模型,支持热修复和插件化,需注意类冲突、内存泄漏和兼容性问题,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一、ClassLoader概述1.1 类加载的基本概念1.2 android与Java Class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