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OR闭源,这是一个问题?|谁能引领未来

2024-06-20 11:12

本文主要是介绍开源OR闭源,这是一个问题?|谁能引领未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在人工智能(AI)领域,大模型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之一。这些庞大的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具备了强大的学习和推理能力,为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然而,在大模型的发展道路上,开源与闭源两种模式并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开源大模型与闭源大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并尝试给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开源大模型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源大模型逐渐崭露头角。开源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获取、使用和修改模型的源代码,这种模式为AI领域带来了诸多优势。

首先,开源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创新。由于开源大模型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开放、协作的研发模式,使得AI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开源降低了技术的门槛和成本。对于初学者和中小企业而言,获取和使用开源大模型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来。同时,开源大模型也为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然而,开源大模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源代码的公开性,开源大模型可能面临知识产权和安全问题。此外,开源社区中的参与者众多,如何确保模型的质量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闭源大模型的优势

与开源大模型相比,闭源大模型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闭源大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由于源代码不公开,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技术的使用和传播,保护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闭源大模型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和质量。由于闭源模型的开发和测试过程相对封闭,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模型的优化和性能提升,从而打造出更加高效、稳定的AI系统。

此外,闭源大模型还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定制专属的AI模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然而,闭源大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源代码的不公开性,闭源模型的研发过程相对封闭,缺乏外界的监督和反馈,可能导致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局限。同时,闭源模型也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和维护压力。

三、开源与闭源:融合与合作

在实际应用中,开源大模型和闭源大模型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

一方面,开源大模型可以通过与闭源模型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商业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从而加速技术的迭代和优化。同时,开源社区中的优秀技术和经验也可以为闭源模型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另一方面,闭源大模型也可以借助开源的力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通过与开源社区的合作,闭源模型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来,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开源大模型(以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为例)进行文本分类任务: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import torch
# 加载预训练模型和分词器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textattack/bert-base-uncased-ag-news")
model =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textattack/bert-base-uncased-ag-news")
# 准备输入文本
text = "This is a sample news article about the latest technology trends."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tensors="pt", padding=True, truncation=True)
# 进行文本分类
with torch.no_grad():outputs = model(**inputs)logits = outputs.logitspredicted_class_id = torch.argmax(logits, dim=-1).item()
# 输出分类结果
print(f"Predicted class ID: {predicted_class_id}")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Hugging Face提供的Transformers库来加载一个预训练的BERT模型进行文本分类任务。这个模型是在AG New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可以对输入的文本进行四分类(Business、World、Sports、Sci/Tech)。通过简单的几行代码,我们就可以实现文本分类的功能,展示了开源大模型的强大和便捷。

如何系统的去学习大模型LLM ?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

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 AI大模型资料 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V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一、全套AGI大模型学习路线

AI大模型时代的学习之旅:从基础到前沿,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能!

img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img

三、AI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im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img

阶段1:AI大模型时代的基础理解

  • 目标:了解AI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核心原理。
  • 内容
    • L1.1 人工智能简述与大模型起源
    • L1.2 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
    • L1.3 GPT模型的发展历程
    • L1.4 模型工程
    • L1.4.1 知识大模型
    • L1.4.2 生产大模型
    • L1.4.3 模型工程方法论
    • L1.4.4 模型工程实践
    • L1.5 GPT应用案例

阶段2:AI大模型API应用开发工程

  • 目标:掌握AI大模型API的使用和开发,以及相关的编程技能。
  • 内容
    • L2.1 API接口
    • L2.1.1 OpenAI API接口
    • L2.1.2 Python接口接入
    • L2.1.3 BOT工具类框架
    • L2.1.4 代码示例
    • L2.2 Prompt框架
    • L2.2.1 什么是Prompt
    • L2.2.2 Prompt框架应用现状
    • L2.2.3 基于GPTAS的Prompt框架
    • L2.2.4 Prompt框架与Thought
    • L2.2.5 Prompt框架与提示词
    • L2.3 流水线工程
    • L2.3.1 流水线工程的概念
    • L2.3.2 流水线工程的优点
    • L2.3.3 流水线工程的应用
    • L2.4 总结与展望

阶段3:AI大模型应用架构实践

  • 目标:深入理解AI大模型的应用架构,并能够进行私有化部署。
  • 内容
    • L3.1 Agent模型框架
    • L3.1.1 Agent模型框架的设计理念
    • L3.1.2 Agent模型框架的核心组件
    • L3.1.3 Agent模型框架的实现细节
    • L3.2 MetaGPT
    • L3.2.1 MetaGPT的基本概念
    • L3.2.2 MetaGPT的工作原理
    • L3.2.3 MetaGPT的应用场景
    • L3.3 ChatGLM
    • L3.3.1 ChatGLM的特点
    • L3.3.2 ChatGLM的开发环境
    • L3.3.3 ChatGLM的使用示例
    • L3.4 LLAMA
    • L3.4.1 LLAMA的特点
    • L3.4.2 LLAMA的开发环境
    • L3.4.3 LLAMA的使用示例
    • L3.5 其他大模型介绍

阶段4:AI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 目标:掌握多种AI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包括多模态和特定领域模型。
  • 内容
    • L4.1 模型私有化部署概述
    • L4.2 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关键技术
    • L4.3 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实施步骤
    • L4.4 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应用场景

学习计划:

  • 阶段1:1-2个月,建立AI大模型的基础知识体系。
  • 阶段2:2-3个月,专注于API应用开发能力的提升。
  • 阶段3:3-4个月,深入实践AI大模型的应用架构和私有化部署。
  • 阶段4:4-5个月,专注于高级模型的应用和部署。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LLM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Vx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这篇关于开源OR闭源,这是一个问题?|谁能引领未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7969

相关文章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GC 日志基础配置1. 启用详细 GC 日志2. 不同收集器的日志格式二、关键指标与分析维度1.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Redis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及解决

《Redis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及解决》:本文主要介绍Redis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及解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问题的产生2China编程. 问题的解决redihttp://www.chinasem.cns数据进制问题的解决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总结

全面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问题与解决方案

《全面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问题与解决方案》MySQL对索引长度设限是为了保持高效的数据检索性能,这个限制不是MySQL的缺陷,而是数据库设计中的权衡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吧...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有索引键长度问题?一、问题根源深度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原理实际场景示例二、五大解决

Springboot如何正确使用AOP问题

《Springboot如何正确使用AOP问题》: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如何正确使用AOP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AOP概念二、切点表达式​execution表达式案例三、AOP通知四、springboot中使用AOP导出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文章详解如何解决TensorFlow在Windows无法识别GPU的问题,需降级至2.10版本,安装匹配CUDA11.2和cuDNN... 当用以下代码查看GPU数量时,gpuspython返回的是一个空列表,说明tensorflow没有找到

解决未解析的依赖项:‘net.sf.json-lib:json-lib:jar:2.4‘问题

《解决未解析的依赖项:‘net.sf.json-lib:json-lib:jar:2.4‘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解决未解析的依赖项:‘net.sf.json-lib:json-lib:jar:2.4... 目录未解析的依赖项:‘net.sf.json-lib:json-lib:jar:2.4‘打开pom.XM

IDEA Maven提示:未解析的依赖项的问题及解决

《IDEAMaven提示:未解析的依赖项的问题及解决》:本文主要介绍IDEAMaven提示:未解析的依赖项的问题及解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 目录IDEA Maven提示:未解析的依编程赖项例如总结IDEA Maven提示:未解析的依赖项例如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本文介绍了Redis分片集群的原理,通过数据分片和哈希槽机制解决单机内存限制与写瓶颈问题,实现分布式存储和高并发处理,但存在通信开销大、维护复杂及对事务支持... 目录一、分片集群解android决的问题二、分片集群图解 分片集群特征如何解决的上述问题?(与哨兵模

SpringBoot+Redis防止接口重复提交问题

《SpringBoot+Redis防止接口重复提交问题》: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Redis防止接口重复提交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 目录前言实现思路代码示例测试总结前言在项目的使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操作在短时间内频繁提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