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组合数学

2024-06-19 07:52
文章标签 十四 数学 组合

本文主要是介绍十四、 组合数学,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排列组合问题。比如说:在 5 5 5个礼物中选 2 2 2个,问有多少种选取方法?
组合数学就是研究一个集合内满足一定规则的排列问题。这类问题如下:

  1. 存在问题:即判断这些排列是否存在
  2. 计数问题:计算出有多少种排列,并构造出来
  3. 优化问题:如果有最优解,给出最优解
    组合数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
  4. 基本计数规则:乘法规则、加法规则、生成排列组合、多项式系数、鸽巢原理等。
  5. 计数问题:二项式定理、递推关系、容斥定理、Polya定理等。
  6. 存在问题:编码、组合设计、图论中的存在问题等。
  7. 组合优化:如匹配和覆盖、图和网络的优化问题。
    这部分之讲解一些简单的类型。
鸽巢原理(抽屉原理)

内容非常简单:把 n + 1 n+1 n+1个物体放进 n n n个盒子,至少有一个盒子包含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例如:在 1500 1500 1500人中,至少有 5 5 5人生日相同; n n n个人互相握手,一定有两个人握手的次数相同。

比如说:小A有 K K K种糖果,每种数量已知,小A不喜欢连续两次吃同样的糖果,问有没有可行的吃糖方案。
该题是非常典型的鸽巢原理问题,可以用“隔板法”求解。找出最多的一种糖果,把它的数量 N N N看成 N N N个隔板,隔成 N N N个空间(把每个隔板的右边看成一个空间);其他所有糖果的数量为 S S S

  1. 如果 S < N − 1 S<N-1 S<N1,把 S S S个糖果放到隔板之间,这 N N N个隔板不够放,必然至少有两个隔板之间没有糖果,由于这两个隔板是同一种糖果,所以无解。
  2. S ≥ N − 1 S≥N-1 SN1时,肯定有解。其中一个解是把 S S S个糖果排成一个长队,注意同种类的糖果是挨在一起的,然后每次取 N N N个糖果,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放进 N N N个空间。由于隔板的数量比每一种糖果的数量都多,所以不可能有两个同样的糖果被放进一个空间里。把 S S S个糖果放完,就是一个解,一些隔板里面可能放几种糖果。
杨辉三角和二项式定理

读者一定非常熟悉排列和组合公式。
排列: A n k = n ! ( n − k ) ! A^k_n=\displaystyle \frac{n!}{(n-k)!} Ank=(nk)!n!
组合: C n k = ( n k ) = A n k k ! = n ! k ! ( n − k ) ! C^k_n=\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displaystyle \frac{A^k_n}{k!}=\displaystyle \frac{n!}{k!(n-k)!} Cnk=(nk)=k!Ank=k!(nk)!n!
这里把组合数 C n k C^k_n Cnk用符号 ( n k ) \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 (nk)表示,称为二项式系数。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 ( n r ) \begin{pmatrix}n\\r\end{pmatrix} (nr)的典型应用。杨辉三角是排列成如下三角形的数字:

						    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

每一行从上一行推导而来。如果编程求杨辉三角第 n n n行的数字,可以模拟这个推导过程,逐级递推,复杂度是 O ( n 2 ) O(n²) O(n2)。不过,若改用数学公式计算,则可以直接得到结果,比用递推快多了,这个公式就是 ( 1 + x ) n (1+x)^n (1+x)n。观察 ( 1 + x ) n (1+x)^n (1+x)n的展开:
( 1 + x ) 0 = 1 (1+x)^0=1 (1+x)0=1
( 1 + x ) 1 = 1 + x (1+x)^1=1+x (1+x)1=1+x
( 1 + x ) 2 = 1 + 2 x + x 2 (1+x)^2=1+2x+x^2 (1+x)2=1+2x+x2
( 1 + x ) 3 = 1 + 3 x + 3 x 2 + x 3 1+x)^3=1+3x+3x^2+x^3 1+x)3=1+3x+3x2+x3
每行展开的系数刚好对应杨辉三角每一行的数字。即:杨辉三角可以用 ( 1 + x ) n (1+x)^n (1+x)n来定义和计算。
那么如何计算 ( 1 + x ) n (1+x)^n (1+x)n?二项式系数 ( n k ) = n ! k ! ( n − k ) ! \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displaystyle \frac{n!}{k!(n-k)!} (nk)=k!(nk)!n!就是 ( 1 + x ) n (1+x)^n (1+x)n展开后的系数。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 1 + x ) n (1+x)^n (1+x)n的第 k k k项,实际上就是从 n n n x x x中选出 k k k个,这就是组合数 ( n k ) \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 (nk)的定义。所以:
( 1 + x ) n = ∑ k = 1 n ( n k ) k n (1+x)^n=\sum_{k = 1}^{n}\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k^n (1+x)n=k=1n(nk)kn
这个公式称为二项式定理。
有了这个公式,在求杨辉三角第n行的数字时就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了,复杂度为
O ( 1 ) O(1) O(1)。不过,该公式中有 n ! n! n!,如果直接计算 n ! n! n!,由于太大,有可能溢出。例如 n = 30 n=30 n=30 30 ! 30! 30!超过了 l o n g l o n g long\ long long long的范围。此时可以利用 ( n k − 1 ) \begin{pmatrix}n\\k-1 \end{pmatrix} (nk1) ( n k ) \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 (nk)的递推关系 ( n k ) ( n k − 1 ) = n − k + 1 k \displaystyle\frac{\begin{pmatrix}n\\{k} \end{pmatrix}}{\begin{pmatrix}n\\{k-1} \end{pmatrix}}=\displaystyle\frac{n-k+1}{k} (nk1)(nk)=knk+1逐个推导,避免计算阶乘。

容斥原理

在计数时,有时情况比较多,相互有重叠。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可以这样处理: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所有对象的数目计算出来,然后减去重复计算的数目。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容斥原理。例如一根长为 60 m 60m 60m的绳子,每隔 3 m 3m 3m做一个记号,每隔 4 m 4m 4m也做一个记号,然后把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容斥原理的解题思路是:

  1. 3 3 3的倍数有 20 20 20个,不算绳子两头,有: 20 − 1 = 19 20-1=19 201=19个记号;
  2. 4 4 4的倍数有 15 15 15个;
  3. 既是 3 3 3的倍数又是 4 4 4的倍数的,有: 60 ÷ ( 3 × 4 ) = 5 60÷(3×4)=5 60÷(3×4)=5个。
  4. 所以记号的总数量是: ( 20 − 1 ) + ( 15 − 1 ) − ( 5 − 1 ) = 29 (20-1)+(15-1)-(5-1)=29 (201)+(151)(51)=29,绳子被剪成 29 29 29段。

概率与期望

概率和数学期望是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数学概念。
设有随机变量 X X X,出现取值 x i x_i xi的概率是 p i p_i pi,把它们的乘积之和称为数学期望(均值),记为 E ( X ) : E(X): E(X):
E ( X ) = ∑ i = 1 n x i p i E(X)=\sum_{i = 1}^{n}x_ip_i E(X)=i=1nxipi

E ( X ) E(X) E(X)是基本的数学特征之一,它反映了随机变量平均值的大小。
以妇女的生育率为例,假设某国有 2000 2000 2000万个育龄妇女,不生育妇女有 277 277 277万,一孩 724 724 724万,二孩 883 883 883万,三孩 116 116 116万。记一个妇女的孩子数量是 X X X,取值 0 、 1 、 2 、 3 0、1、2、3 0123,概率分别是: 277 / 2000 = 0.1385 、 724 / 2000 = 0.362 、 883 / 2000 = 0.4415 、 116 / 2000 = 0.058 277/2000=0.1385、724/2000=0.362、883/2000=0.4415、116/2000=0.058 277/2000=0.1385724/2000=0.362883/2000=0.4415116/2000=0.058。那么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如下:
E ( X ) = 0 × 0.1385 + 1 × 0.362 + 2 × 0.4415 + 3 × 0.058 = 1.419 E(X)=0×0.1385+1×0.362+2×0.4415+3×0.058=1.419 E(X)=0×0.1385+1×0.362+2×0.4415+3×0.058=1.419
数学期望具有线性性质。有限个随机变量之和的数学期望等于每个变量的数学期望之和: E ( X + Y ) = E ( X ) + E ( Y ) E(X+Y)=E(X)+E(Y) E(X+Y)=E(X)+E(Y)
竞赛中求数学期望的题目一般都会用到它的线性性质。由于线性性质和DP的状态转移思想很相似,所以常常用DP来实现。

例如:一个软件有 S S S个子系统,会产生 n n n b u g bug bug。现在要找出所有种类的 b u g bug bug。假设某人一天发现一个 b u g bug bug。一个 b u g bug bug属于某个子系统的概率是 1 S \displaystyle \frac{1}{S} S1,属于某种分类的概率是 1 n \displaystyle \frac{1}{n} n1,问发现 n n n b u g bug bug,且每个子系统都发现 b u g bug bug的天数的期望。 0 < n , s ≤ 1000 0<n,s≤1000 0<n,s1000。给出 n 和 s n和s ns,求出数学期望。
分析
定义状态 d p [ i ] [ j ] dp[i][j] dp[i][j],它表示已经找到 i i i b u g bug bug,并存在于 j j j个子系统中,要达到目标状态还需要的期望天数。其中, d p [ n ] [ s ] dp[n][s] dp[n][s]表示已经找到 n n n b u g bug bug,且存在于 s s s个子系统,说明已经达到了目标,还需要 0 0 0天,所以 d p [ n ] [ s ] = 0 dp[n][s]=0 dp[n][s]=0。从 d p [ n ] [ s ] dp[n][s] dp[n][s]倒推回 d p [ 0 ] [ 0 ] dp[0][0] dp[0][0],就是本题的答案,即还没有找到任何 b u g bug bug的情况下到达 d p [ n ] [ s ] dp[n][s] dp[n][s]时需要的期望天数。
d p [ i ] [ j ] dp[i][j] dp[i][j]开始:后面 1 1 1天找到 1 1 1 b u g bug bug,可能有以下 4 4 4种情况:

  1. d p [ i ] [ j ] dp[i][j] dp[i][j]:发现一个 b u g bug bug,属于已经有的 i i i个分类和 j j j个系统,概率为 p 1 = ( i / n ) ∗ ( j / s ) p1=(i/n)*(j/s) p1=(i/n)(j/s)。这一天相当于浪费了。
  2. d p [ i + 1 ] [ j ] dp[i+1][j] dp[i+1][j]:发现一个 b u g bug bug,不属于已有分类、属于已有系统,概率为:
    p 2 = ( 1 − i / n ) ∗ ( j / s ) p2=(1-i/n)*(j/s) p2=(1i/n)(j/s)
  3. d p [ i ] [ j + 1 ] dp[i][j+1] dp[i][j+1]:发现一个 b u g bug bug,属于已有分类、不属于已有系统,概率为:
    p 3 = ( i / n ) ∗ ( 1 − j / s ) p3=(i/n)*(1-j/s) p3=(i/n)(1j/s)
  4. d p [ i + 1 ] [ j + 1 ] dp[i+1][j+1] dp[i+1][j+1]:发现一个 b u g bug bug,不属于已有系统、不属于已有分类,概率为: p 4 = ( 1 — i / n ) ∗ ( 1 − j / s ) p4=(1—i/n)*(1-j/s) p4=(1—i/n)(1j/s)

可以验证: p 1 + p 2 + p 3 + p 4 = 1 p1+p2+p3+p4=1 p1+p2+p3+p4=1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d p [ i ] [ j ] = p 1 ∗ d p [ i ] [ j ] + p 2 ∗ d p [ i + 1 ] [ j ] + p 3 ∗ d p [ i ] [ j + 1 ] + p 4 ∗ d p [ i + 1 ] [ j + 1 ] + 1 dp[i][j]=p1*dp[i][j]+p2*dp[i+1][j]+p3*dp[i][j+1]+p4*dp[i+1][j+1]+1 dp[i][j]=p1dp[i][j]+p2dp[i+1][j]+p3dp[i][j+1]+p4dp[i+1][j+1]+1
+ 1 +1 +1是因为末尾要加上 1 1 1

整理得到:
d p [ i ] [ i ] = ( p 2 ∗ d p [ i + 1 ] [ i ] + p 3 ∗ d p [ i ] [ j + 1 ] + p 4 ∗ d p [ i + 1 ] [ j + 1 ] + 1 ) / ( 1 − p 1 ) dp[i][i]=(p2*dp[i+1][i]+p3*dp[i][j+1]+p4*dp[i+1][j+1]+1)/(1-p1) dp[i][i]=(p2dp[i+1][i]+p3dp[i][j+1]+p4dp[i+1][j+1]+1)/(1p1)
= ( n ∗ s + ( n i ) ∗ j ∗ d p [ i + 1 ] [ j ] + i ∗ ( s − j ) ∗ d p [ i ] [ j + 1 ] =(n*s+(ni)*j*dp[i+1][j]+i*(s-j)*dp[i][j+1] =(ns+(ni)jdp[i+1][j]+i(sj)dp[i][j+1]
+ ( n − i ) ∗ ( s − j ) ∗ [ i + 1 ] [ j + 1 ] ) / ( n ∗ s − i ∗ j ) +(n-i)*(s-j)*[i+1][j+1])/(n*s-i*j) +(ni)(sj)[i+1][j+1])/(nsij)
在写程序时,从 d p [ n ] [ s ] dp[n][s] dp[n][s]倒推到 d p [ 0 ] [ 0 ] dp[0][0] dp[0][0] d p [ 0 ] [ 0 ] dp[0][0] dp[0][0]就是答案。

    cin >> n >> s;for (int i = n; i >= 0; i--) {for (int j = s; j >= 0; j--) {if (i == n && j == s) {dp[n][s] = 0.0;} else {dp[i][j] = (n * s + (n - i) * j * dp[i + 1][j] + i * (s - j) * dp[i][j + 1] +(n - i) * (s - j) * dp[i + 1][j + 1]) / (n * s - i * j);}}}

这篇关于十四、 组合数学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4434

相关文章

mysql索引四(组合索引)

单列索引,即一个索引只包含单个列,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单列索引,但这不是组合索引;组合索引,即一个索引包含多个列。 因为有事,下面内容全部转自:https://www.cnblogs.com/farmer-cabbage/p/5793589.html 为了形象地对比单列索引和组合索引,为表添加多个字段: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INT NOT NULL, use

十四、观察者模式与访问者模式详解

21.观察者模式 21.1.课程目标 1、 掌握观察者模式和访问者模式的应用场景。 2、 掌握观察者模式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的应用。 3、 了解访问者模式的双分派。 4、 观察者模式和访问者模式的优、缺点。 21.2.内容定位 1、 有 Swing开发经验的人群更容易理解观察者模式。 2、 访问者模式被称为最复杂的设计模式。 21.3.观察者模式 观 察 者 模 式 ( Obser

OSG数学基础:坐标系变换

三维实体对象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坐标变换才能正确、真实地显示在屏幕上。在一个场景中,当读者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各种变换及相关操作时,坐标系变换是非常频繁的。坐标系变换通常包括:世界坐标系-物体坐标系变换、物体坐标系-世界坐标系变换和世界坐标系-屏幕坐标系变换(一个二维平面坐标系,即显示器平面,是非常标准的笛卡尔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区域)。 世界坐标系-物体坐标系变换 它描述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物体本身的

OSG数学基础:坐标系统

坐标系是一个精确定位对象位置的框架,所有的图形变换都是基于一定的坐标系进行的。三维坐标系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左手坐标系和右手坐标系。常用的坐标系:世界坐标系、物体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是一个特殊的坐标系,它建立了描述其他坐标系所需要的参考框架。从另一方面说,能够用世界坐标系来描述其他坐标系的位置,而不能用更大的、外部的坐标系来描述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也被广泛地

TextGroupView (TextView组合控件)

TextGroupView ImageView + TextView + TextView +TextView+ EditText +ImageView + ImageView 实现的组合控件 JitPack依赖 A.项目/build.grade allprojects {repositories {...maven { url 'https://jitpack.io' }}} B.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制作:王胤皓)(90分钟)

word效果预览: 一、我会填 1. 1.\hspace{0.5em} 1. 一个多位数,亿位上是次小的素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的立方,十万位是 10 10 10 和 15 15 15 的最大公约数,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个数是 ( \hspace{4em} ),约等于 ( \hspace{1em} ) 万 2. 2.\hspace{0.5em} 2.

Program-of-Thoughts(PoT):结合Python工具和CoT提升大语言模型数学推理能力

Program of Thoughts Prompting:Disentangling Computation from Reasoning for Numerical Reasoning Tasks github:https://github.com/wenhuchen/Program-of-Thoughts 一、动机 数学运算和金融方面都涉及算术推理。先前方法采用监督训练的形式,但这种方

【数学】100332. 包含所有 1 的最小矩形面积 II

本文涉及知识点 数学 LeetCode100332. 包含所有 1 的最小矩形面积 II 给你一个二维 二进制 数组 grid。你需要找到 3 个 不重叠、面积 非零 、边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矩形,并且满足 grid 中所有的 1 都在这些矩形的内部。 返回这些矩形面积之和的 最小 可能值。 注意,这些矩形可以相接。 示例 1: 输入: grid = [[1,0,1],[1,1,1]]

组合数学、圆排列、离散数学多重集合笔记

自用 如果能帮到您,那也值得高兴 知识点 离散数学经典题目 多重集合组合 补充容斥原理公式 隔板法题目 全排列题目:

194.回溯算法:组合总和||(力扣)

代码解决 class Solution {public:vector<int> res; // 当前组合的临时存储vector<vector<int>> result; // 存储所有符合条件的组合// 回溯函数void backtracing(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int flag, int index, vector<b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