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EPoll通信模型简析

2024-06-16 07:48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下EPoll通信模型简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EPoll基于I/O的事件通知机制,由系统通知用户那些SOCKET触发了那些相关I/O事件,事件中包含对应的文件描述符以及事件类型,这样应用程序可以针对事件以及事件的source做相应的处理(Acception,Read,Write,Error)。相比原先的SELECT模型(用户主动依次检查SOCKET),变成被动等待系统告知处于活跃状态的SOCKET,性能提升不少(不需要依次遍历所有的SOCKET,而只是对活跃SOCKET进行事件处理)。

  基本步骤:

  擅长对大量并发用户的请求进行及时处理,完成服务器与客户端的数据交互。一个简单实现步骤如下:

  (1) 创建侦听socket:ListenSock,将该描述符设定为非阻塞模式,调用Listen()函数在该套接字上侦听连接请求。

  (2) 使用epoll_create()函数创建文件描述,设定可管理的最大socket描述符数目。

  (3) 将ListenSock注册进EPoll中进行监测

  (4) EPoll监视启动,epoll_wait()等待epoll事件发生。

  (5)如果epoll事件表明有新的连接请求,则调用accept()函数,并将新建立连接添加到EPoll中。若为读写或者报错等,调用对应的Handle进行处理。

  (6) 继续监视,直至停止。


上诉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实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监视效率,常常将EPOLL监听到的事件交给其他专门的任务线程进行处理,以提高EPoll监视的效率。

  主要涉及API

  1.EPoll创建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该函数生成一个epoll专用文件描述符,其中的参数是指定生成描述符的最大范围。在linux-2.4.32内核中根据size大小初始化哈希表的大小,在linux2.6.10内核中该参数无用,使用红黑树管理所有的文件描述符,而不是hash.

  2、epoll_ctl函数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该函数用于控制某个文件描述符上的事件,可以注册事件,修改事件,删除事件。

  参数:epfd:由 epoll_create 生成的epoll专用文件描述符;

  op:操作类型,有如下取值:

  EPOLL_CTL_ADD 注册、

  EPOLL_CTL_MOD 修改、

  EPOLL_CTL_DEL 删除

  fd:要控制的文件描述符;

  event:指向epoll_event的指针;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不成功返回-1

  epoll_event 结构体的events字段是表示感兴趣的事件,取值为:

  EPOLLIN: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读;

  EPOLLOUT: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写;

  EPOLLPRI: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紧急的数据可读;

  EPOLLERR: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发生错误;

  EPOLLHUP: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挂断;

  EPOLLET: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事件发生;

  3、事件等待函数

  int epoll_wait(int epfd,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intmaxevents,int timeout)

  该函数用于轮询I/O事件的发生;

  参数: epfd:由epoll_create 生成的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

  epoll_event:用于回传等待处理的事件数组;

  maxevents:每次能处理的事件数;

  timeout:等待I/O事件发生的超时值(ms);-1永不超时,直到有事件产生才触发,0立即返回

  主要数据结构: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__uint32_t u32;

  __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一般我们在编程时,利用event变量存储事件对应的文件描述符以及事件类型。

  实例代码

  服务器段代码

  int EPollServer()

  {

  int srvPort = 6888;

  initSrvSocket(srvPort);

  /* 创建 epoll 句柄,把监听socket加入到epoll集合里 */

  epollfd = epoll_create(MAX_EVENTS);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ent.data.fd = srvfd;

  if (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srvfd, &event) < 0 )

  {

  printf(“epoll Add Failed: fd=%d\n”, srvfd);

  return -1;

  }

  printf( “epollEngine startup:port %d”, srvPort);

  while(1)

  {

  /*等待事件发生*/

  int nfds = epoll_wait(epollfd, eventList, MAX_EVENTS, -1);

  if ( nfds == -1 )

  {

  printf( “epoll_wait”);

  continue;

  }

  /* 处理所有事件 */

  int n = 0;

  for (; n < nfds; n++)

  handleEvent(eventList + n);

  }

  close(epollfd);

  close(srvfd);

  };

  在事件处理handleEvent中(分为连接事件处理以及数据接收发送事件)

  void handleEvent(struct epoll_event* pEvent)

  {

  if (pEvent->data.fd == srvfd)

  {

  AcceptConn(srvfd);

  }else{

  RecvData(pEvent->data.fd);

  SendData(pEvent->data.fd);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DEL, pEvent->data.fd, pEvent);

  }

  }

  //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在原样返回,客户端再接收并予以显示

  void handle(int sockfd)

  {

  char sendline[MAXLINE];

  char recvline[MAXLINE];

  int n;

  for (;;) {

  if (fgets(sendline, MAXLINE, stdin) == NULL)

  break;

  if (read(STDIN_FILENO, sendline, MAXLINE) == 0)

  break;

  n = write(sockfd, sendline, strlen(sendline));

  n = read(sockfd, recvline, MAXLINE);

  if (n == 0) {

  printf(“echoclient: server terminatedprematurely\n”);

  break;

  }

  write(STDOUT_FILENO, recvline, n);

  //如果用标准库的缓存流输出有时会出现问题

  //fputs(recvline, stdout);

  }

  }

  运行结果(Linux下截图麻烦,直接复制控制台结果)

  客户端:

  administrator@ubuntu:~$ ./echoclient

  welcome to echoclient

  123456

  123456

  服务器端:

  administrator@ubuntu:~/source/EPollProject$ ./EPoll

  epollEngine startup port 6888

  handleEvent function, HANDLE: 3, EVENT is 1

  Accept Connection: 5

  handleEvent function, HANDLE: 5, EVENT is 1

  RecvData function

  SOCKET HANDLE: 5: CONTENT: 123456

  content is 123456

  SendData function

  SendData: 123456

  注:

  1.此处只是学习了EPoll基本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EPoll模型的监视效率,一般在监视线程中只做监视,不过事件处理工作,而是将事件交付其他线程处理。

  2. 为了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所以我们尽量避免在有事件时开辟线程处理,处理完关闭,一般在系统启动时会创建线程池,将事件交与线程池中的空闲线程进行处理。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不会有县城的创建、销毁等操作。效率也提高了。




这篇关于Linux下EPoll通信模型简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65863

相关文章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包括文档和字段、索引和映射,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Docker... 目录1、ElasticSearch概念2、ElasticSearch、Kibana和IK分词器部署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在Linux系统中,将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通过逻辑卷管理(LVM)来实现,首先,需要将物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创建为物理卷,然后,将这些物理卷组成... 目录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硬盘插上默认的是非lvm总结Linux下多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C/C++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预编译、编译、汇编和链接四个阶段,并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作用和具体操作,同时,还介绍了调试和发布版本的概念... 目录一、预编译指令1.1预处理功能1.2指令1.3问题扩展二、编译(生成汇编)三、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语

Rsnapshot怎么用? 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

《Rsnapshot怎么用?基于Rsync的强大Linux备份工具使用指南》Rsnapshot不仅可以备份本地文件,还能通过SSH备份远程文件,接下来详细介绍如何安装、配置和使用Rsnaps... Rsnapshot 是一款开源的文件系统快照工具。它结合了 Rsync 和 SSH 的能力,可以帮助你在 li

Linux部署jar包过程

《Linux部署jar包过程》文章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部署Java(jar)包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统一JDK版本、添加打包插件、修改数据库密码以及正确执行jar包的方法... 目录linux部署jar包1.统一jdk版本2.打包插件依赖3.修改密码4.执行jar包总结Linux部署jar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