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为什么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为什么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
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查阅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研究。才发现音乐,还是一件对我们的大脑和心理都极具影响力的事。
我已经与初恋分手好多年了,有时候一听情歌就伤心,后来就养成了回避一些歌曲的习惯。所以,如今的我理所当然地在听到曾经熟悉的歌时,会感到更多的情感投入。但直到前不久,在办公室和大家聊起听歌的问题,才发现,即便是那些一直喜欢音乐,宛如95后听过所有新歌的小伙伴,也仍然最喜欢那些青春期时曾经单曲循环过的歌曲。
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查阅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研究。才发现音乐,还是一件对我们的大脑和心理都极具影响力的事。
step1:不是音乐让我们喜欢,喜欢的是当年曾经被激发过的情绪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情绪却是我们每天的日常体验。两者之所以能发生关系,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起源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学会辨认不同声音的内涵、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Juslin, 2013)。
沿着这个框架,心理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同样的音乐,在每个不同的聆听者中,会激发不同的情绪,但同时这些情绪却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这首先和我们的大脑相关。不同的声音,会被我们的脑干吸收,解读成一些需要我们注意力的信息。比如,突然的声音、很大的声音、不和谐的声音,就会被解读成紧急、重要需要立刻注意的信息。脑干的反应,是快速的、自动化的、也是不需要学习的。某种意义上,我们对于音乐的普遍性的情绪感受,是进化的人类基因中早已写好的编码。
此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体的内环境,会和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共鸣”,尤其当外部的音乐节奏感强烈的时候。我们心跳或者呼吸的频率,都会接近我们正在聆听的音乐节奏。而心跳、或者呼吸的频率则会被我们的大脑体会成不同的主体感受,包括不同的情绪。这种特点,被心理学家称为我们和音乐之间的“情绪链接“(Levitin, 2010)。
我们是否喜欢一首歌曲,显然都与它带给我们的情绪相关。和成年后的大脑相比,青春期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主要作用于冲动控制的部位)尚未发育完全(有研究甚至提出青春期大脑的这一部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看上去相似)。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们最容易体会到激烈的情绪。那些在青春期时反复听过的歌曲,显然比成年后才初次接触的歌,与我们的大脑“情绪链接”更深(Hodges & Sebald,2011) 。
那些忧伤的、热血的、迷茫的、痛苦的,都曾经带给我们大量的情绪体验。也因此,这些歌曲才有机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bgm。我们也用分享音乐的方式,和同伴分享情绪。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在青春期,用歌曲向喜欢的人告白或告别、和最好的朋友分享最近喜欢单曲循环的歌、在KTV里同唱某首歌然后落泪。青春期的歌,帮我们传达了无数言语无法说清的心情,在那个还没有太多智能手机、上网环境的年代,它是我们学生时代社交生活中无比重要的一环。
step2:怀旧让一切记忆蒙上美丽面纱,我们的喜爱音乐,喜爱的是旧时的自己
音乐也是一种彰显自己人格特质的方式。它也是人们彰显自身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方式。喜欢电子音乐的人,和喜欢古典音乐的人,都在向世界和他人传达关于“我是谁”的信息。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周杰伦。喜欢周杰伦并不是喜欢他的歌那么简单,他对音乐的制作、他特立独行的态度、他酷酷地样子,都融合在他的音乐中。
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不多。我们都出于“本能”选择过一些歌手。王菲、张国荣、杨千嬅、蔡依林、张韶涵、潘玮柏等等。这种本能里,包含了我们童年成长的环境和经历。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春期重要的一项心理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性”,简单来说,在青春期之前,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碎片式的。我们在一些时候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点,在另一些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其他一些方面。我们既没有形成答案,甚至也还没有开始形成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到了青春期,这个问题却开始被意识到。我们在青春期作出的种种探索,都是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某种程度上,我们才刚刚开始认识自己。而我们认识自己的种种尝试,其实也就是在创造和影响着自己。
青春期时,我们的选择不但是一种“结果”似的呈现,同时也不断作用于我们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形成一个怎样的“自我身份感”。
虽然音乐作为我们品味和价值观的体现,始终都能够向外传递关于我们自身的信息,青春期时热爱过的歌曲,却是在我们的自我和三观变得稳定和封闭之前、在我们对自己是谁和不是谁作出取舍之前,真正进入过我们、塑造过我们、一定程度上定义过我们。
人类记忆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其实也是出于我们一项重要的心理需要。我们需要意义感。因此我们总是会不断尝试解释过去的经历、不断讲述自己的人生。而我们的记忆从来都不是客观世界的反应,它是我们对过去事物的新的解读。
人类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记忆,比其他生命阶段的记忆更为生动、丰富和深刻。这一阶段中那些特别深刻的记忆,被研究者们称为“记忆隆起”。研究者认为,人类每个生命阶段记忆的容量似乎不同。从10岁到30岁人类会产出一生中最多数量的记忆。而那些关于人们自我身份感的记忆,最容易成为“记忆隆起”。那些“记忆隆起”是与个体的种种人生目标、自我解析的理论、生活态度、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记忆(Jansari & Parkin, 1996)。
毫无疑问,青春期时听过的歌曲,正是与我们的身份形成密切相关。而这一阶段反复被我们讨论过、曾经被用来解释“我是谁“的歌曲,更是成为了深刻的”记忆隆起“。我们对青春期时听过的歌曲怀抱深情,其实是对那时的自己、以及那时自己为了找到自己走过的道路,怀抱的深情。
此外,大量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选择恰当的音乐能够引导人们调节情绪。不难理解,当我们聆听“愤怒“的音乐,我们的情绪一方面被激发、一方面也被释放;当我们聆听“冷静”、“舒缓”的音乐,我们的呼吸和心率也会放缓、由此带来更多的”平静“的主体感受。音乐治疗,也是一种有大量实证基础证实的心理治疗手段,而这种治疗,仍然是与引导情绪的辨别、表达、释放、解读密切相关( Hodges & Sebald, 2011)。
最后,教给大家一种关于音乐和心理的小练习。
以下是一种结合音乐的写作疗法:
找一段你曾经非常喜欢过、记忆深刻的音乐。在一个单独的空间里、安静的时刻,首先进行三次深呼吸。然后找出音乐的原曲听,在听这段音乐时,留意你的感受、情绪、浮起的记忆。
音乐结束后,写下你关于这段音乐的属于“记忆”的部分。当时喜欢的原因,当时带给自己的感受,当时相关的生命事件。
朗读这段文字,在朗读的同时,留意这段文字此刻带给你的感受、情绪和想法,在朗读后重启一段文字,写下它们。
此外你还可以写,如今的你如何理解和这段音乐有关的过去,给你造成的影响。这首歌曲是否已经融合成了你自我身份的某一部分、某种特质。尽可能地尝试思考那些正面的影响。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在音乐的引导下,重新叙述一段重要的过去,并给一些可能是不开心的过去重新赋予意义,让它们变成结晶。同一首音乐会帮助你“同时存在”于过去和当下,让一些影响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你中学时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什么呢?来留言区和大家分享吧~
References:
Hodges,D., & Sebald, D. (2011). Music in the human experience: An introduction tomusic psych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Levitin,D. (2010).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London: Aurum Press.
Levitin,D. (2010).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London: Aurum Press.
Jansari,A., & Parkin, A. J. (1996). Things that go bump in your life: Explainingthe reminiscence bump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sychology and Aging, 11(1),85.
Juslin, P. N. (2013).From everyday emotions to aesthetic emotions: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musical emotions. Physics of life reviews, 10(3), 235-266.
Juslin, P. N., Harmat, L., & Eerola, T. (2013). What makes musicemotionally significant?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Psychology ofMusic, 42(4), 599-623.
原文
这篇关于为什么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