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NI Crio系统连接环境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项目需要,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使用传统的CDaq系统无法满足对于指令响应的需求,因此尝试使用Crio系统来搭建整个平台。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
连接问题
Crio系统的连接需要将系统与PC机通过网线进行连接。首次连接的时候接上网线在NI MAX系统中就可以显示。
如果机器是之前设置好的,并且也不知道IP地址,可以重置IP或者使用USB连接配网。重置IP是长摁Reset键5秒,然后Status灯会变亮,然后再长摁Reset键5秒,灯再次变亮,IP地址就重置完成了。目前开发我使用DHCP,每次IP会变,不过要是不换电脑也就可以了,但是建议还是固定IP,因为后面开发的时候IP地址非常重要。在环境配置完成前在NI Max中不会显示设备。
连接前的环境配置
当你在远程设备中无法找到设备时,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看你是否缺少了响应的配置环境。三个绿色才能完成连接。
编译配置
Labview 和 Labview Real Time是两个软件,在装了Labview 之后,你还需要安装Xillinx编译器,这里需要从官网下载。注意编译器版本非常重要,2018版本的Labview以及Win10不支持ISE,因此ISE不要下载。这里只能使用17.2版本的Vivado进行编译才可以生成FPGA使用的比特流文件。另外,还需要安装Labview FPGA模块才能够完成编译。
工程中 需要保证IP地址和NI Max中的IP地址保持一致,否则无法连接。这里我没有修改。
Host中使用的程序,IP地址也需要和NI Max中的保持一致。这里我没有修改。
RT系统中,也需要对IP进行修改。在重新载入文件后运行。
开发流程
首先要确定FPGA端的程序正确。
在模块中添加插槽硬件。切记要在这里添加,并扫描到硬件。
这种属于正确添加的设备。
模块添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编写操作了。
FPGA端编译
环境配置好了,就能够完成编译,让FPGA端连续运行,或者按指令调用。
这篇关于NI Crio系统连接环境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