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从零开始精通Onvif之历史与演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萌芽时期
2008年,是安防行业正处于转折的一年。彼时,网络视频监控设备虽已崭露头角,但设备间互不兼容的问题却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讯士(AXIS)、博世(BOSCH)、索尼(SONY)三大安防行业巨头携手创立了Onvif。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制定统一的开放接口标准,消除不同品牌设备间的沟通障碍,促进整个网络视频监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破冰之作
2009年,Onvif发布了成立以来的首个重要成果 —— Profile S。这一配置文件为网络视频监控设备的实时音视频流传输、设备管理和控制制定了统一规范,成为行业内的第一个“通用语言”。Profile S的出现,标志着安防设备跨品牌兼容性的巨大飞跃,用户首次可以自由混搭不同供应商的产品,构建最适合自己的监控系统,而无需担忧兼容性问题。
拓展与深化
随着安防行业需求的日益多元,Onvif迅速行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配置文件,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2010年,针对视频存储和回放的需求,Profile G应运而生。它标准化了视频的存储、检索和回放流程,极大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
2012年,由于门禁控制已成为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Onvif适时发布了Profile C。它专注于门禁系统的标准化,进一步推动了安防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
2013年,作为对Profile C的补充,Onvif发布了Profile A。它为更高级别的门禁配置提供了标准化指导,细化了门禁控制的功能和配置,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高清与智能
2016年,随着高清视频和智能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Onvif推出了Profile T。这一配置文件不仅支持H.264、H.265等编码算法,还定义了视频分析元数据的传输标准,为智能监控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Profile T不仅支持传统的标清和高清视频,还特别强调了对全高清(1080p)及更高分辨率(比如:4K、8K)视频的支持,满足了市场对更高图像质量的需求。Profile T的推出,标志着Onvif正式进入高清智能监控时代,为安防行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2019年,为了加强视频分析应用的元数据处理和事件处理,Onvif推出了Profile M。Profile M定义了如何在系统中标准化传输、存储和检索视频分析产生的元数据,比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进一步促进了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的集成。
展望与未来
Onvif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组织,其配置文件的下一步方向和计划通常会围绕行业趋势、新兴技术和用户需求展开,旨在进一步提升互操作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广泛应用,Onvif可能会继续深化Profile M的功能,支持更广泛的智能分析应用,比如:行为分析、异常检测等。同时,可能会继续优化元数据的标准化,使得智能分析结果更容易集成到各种管理系统中,提升决策支持能力。
考虑到物联网和云服务的普及,Onvif还可能会推出或更新配置文件以更好地支持云存储、云管理以及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确保安防系统能够无缝融入更广泛的智能生态系统中,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分析和智能联动。
Onvif通常会通过其官方网站、会议、白皮书等渠道发布最新的技术动态和未来规划,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官方资源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这篇关于从零开始精通Onvif之历史与演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