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组成考试测试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 。
A.在DMA周期内,CPU不能执行程序
B.中断发生时,CPU首先执行入栈指令将程序计数器内容保护起来
C.DMA传送方式中,DMA控制器每传送一个数据就窃取一个指令周期
D.输入输出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result:
D
2.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叫做 ( ) 。
A.微命令
B.微操作
C.微指令
D.微程序
result:
B
3.SRAM存储器的存储元是一个触发器,它具有 ( )个稳定的状态。
A.1
B.2
C.3
D.0
result:
B
4.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B.扩大存储器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增加CPU速度
result:
A
5.( ) 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A.数据总线
B.计算总线
C.系统总线
D.存储总线
result:
C
6.把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 ) 。
A.执行周期
B.取指周期
C.读周期
D.写周期
result:
A
7.中央处理器不包括( )。
A.主存
B.控制器
C.运算器
D.寄存器
result:
A
8.每一个基本操作对应一条( )。
A.命令
B.指令
C.口令
D.代码
result:
B
9.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 )。
A.存储单元
B.地址
C.数据
D.信号
result:
B
10.在计算机里,相当于算盘功能的部件,称为( )。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适配器
result:
B
11.系统总线中控制总线的功能是( )。
A.提供数据信号
B.提供主存、I/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
C.提供时序信号
D.提供主存、I/O接口设备的响应信号
result:
B
12.在此处输入题干部分的内容
A.选项一
B.选项二
C.选项三
D.选项四
result:
A
13.若存储器按机器字进行编制,则存储单元是指( )。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result:
B
14.在CPU中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
A.程序计数器(PC)
B.地址寄存器(AR)
C.指令寄存器(IR)
D.通用寄存器
result:
C
15.操作数放在主存储器中,而操作数的地址放在某一通用寄存器中,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的是该通用寄存器的编号,此种是( )寻址。
A.直接
B.间接
C.寄存器
D.寄存器间接
result:
D
16.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 ),它一般用( )来实现。
A.译码电路,与非门
B.编码电路,或非门
C.溢出判断电路,异或门
D.移位电路,与或非门
result:
C
17.运算器虽有很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
A 、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 、多路开关 D、通用寄存器
result:
B
18.
十进制数-35的32位浮点数IEEE754代码为( )。
A.11000010000011000000000000000000
B.01000010000011000000000000000000
C.011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D.110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result:
A
19.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 )。
A.+(1 – 2-32)
B.+(1 – 2-31)
C.2-32
D.2-31
result:
B
20.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代变化,其中第四代是( )年的( )计算机为代表。
A.1946-1957,电子管
B.1958-1964,晶体管
C.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1972-1990,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result:
D
21.PCI总线是当前实用的总线,是一个高带宽且与处理器无关的标准总线,又是重要的层次总线。
result:
true
22.总线仲裁使用串联的方式进行查询,称为链式查询方式。
result:
true
23.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总线带宽。
result:
true
24.偏移寻址是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结合。
result:
true
25.运算器、、存储器、外围设备可以称为控制部件。
result:
false
26.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
result:
false
27.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时钟周期。
result:
true
28.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定时,称为时间控制。
result:
true
29.指令系统的性能要求是完备性,有效性,规整性。
result:
true
30.cache不命中时,CPU从主存中读取数据。
result:
true
31.在此处输入题干部分的内容
result:
true
32.程序计数器PC属于CPU中的运算器部件。
result:
false
33.16Kx8bit的SRAM中,地址线有15条。
result:
false
34.E2PROM属于紫外光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result:
false
35.双端口存储器中,当两个端口同时存取存储器同一存储单元时,不会发生读写冲突。
result:
false
36.DRAM存储器的存储元是双稳态触发器。
result:
false
37.计算机系统中,传输信息采用三种方式: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和分时传送。
result:
true
38.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时钟周期。
result:
true
39.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DMA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result:
true
40.CPU内部连接各个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
result:
true
41.分布式仲裁不需要集中的总线仲裁器。
result:
true
42.移码就是在真值X上加上一个常数,通常这个常数取2n,相当于X在数轴上向正方向偏移了若干单位,这就是“移码”一词的由来。移码常用来表示浮点数的 ( ) ,只用于定点整数。
result:
阶码
43.** ( ) 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加工处理、检索、传输汉字时所用的统一编码。 **
result:
汉字内码
44.** ( ) 是指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的是某一通用寄存器的编号,操作数存放在对应的寄存器中。 **
result:
寄存器寻址
45.** ( ) 是指指令中的地址字段,不是操作数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 **
result:
立即寻址
46.** ( ) 在具有层次结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中,自动实现部分装入和部分替换功能,能从逻辑上为用户提供一个比物理贮存容量大得多,可寻址的“主存储器”。 **
result:
虚拟存储器
47.** ( ) 一种特殊功能的处理器,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而CPU将“传输控制”的功能下放给通道后,只负责“数据处理”。 **
result:
通道
48.** ( ) 是一种完全由硬件执行I/O交接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响应随机发生的服务请求,又可省去中断处理的开销。 **
result:
直接内存访问方式 (或DMA)
49.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时钟的频率(f)叫CPU的 ( ) 。度量单位是MHz(兆赫兹)、GHz(吉赫兹),主频的倒数称为CPU的 ( ) 。
result:
主频,时钟周期
50.( ) 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数量,单位字节/秒(B/S)。
result:
吞吐量
51.奥运精神是 ( ) 、 ( ) 、 ( ) 。
result:
更快,更高,更强
52.在中断服务中,开中断的目的是允许 ( ) 。
result:
多级中断
53.集中式总线仲裁分为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和 ( ) 方式。
result:
独立请求
54.就取得操作数的速度而言, ( ) 寻址方式的速度最快;MOV AX,BX指令为RR型指令,其指令周期包含 ( ) 个CPU周期。
result:
立即,2
55.某机器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GB,若按双字进行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 ) 。
result:
0.5G或512M
56.一条指令是由 ( ) 和 ( ) 两部分构成的。
result:
操作码,地址码
57.一个组相联cache由64个行组成,每组4行。主存储器包含4K个块,每块128字。则表示的内存地址格式中标记= ( ) 位,组号= ( ) 位,字号= ( ) 位。
result:
8,4,7
58.计算机除法运算中,常用不恢复余数法,又称 ( ) 。
result:
加减交替法
59.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表示格式有两种,一是 ( ) ,二是 ( ) 。
result:
定点格式,浮点格式
60.电子计算机从总体上可分为( ) 和 ( ) 两大类。
result:
模拟电子计算机,数字电子计算机
61.若用32K8位的E2PROM芯片,设计组成128K16位的只读存储器,问:
(1)数据寄存器多少位?
(2)地址寄存器多少位?
(3)共需多少个E2PROM芯片?
(4)为解决存储器速度和容量问题,主要都采取什么技术和方法?
result:
数据寄存器16位。
128K=217
所以地址寄存器有17位。
/32K8=8
共需8个E2PROM芯片。
芯片技术:提高单个芯片的访问速度。例:突发传输技术、同步DRAM技术、CDRAM技术等。
结构技术:改进存储器与CPU直接的连接方式。例:多端口技术、多体交叉技术。
系统结构技术:从整个存储系统的角度,采用分层存储结构解决访问速度问题。例:增加cache、采用虚拟存储器。
62.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9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50ns,主存存取周期为250ns。
(1)求cache的命中率。
(2)求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
(3)求系统的访问效率。
result:
命中率:h=Nc/=1900/=0.95
平均访问时间:ta=0.95×50+ ×250=60ns
效率:e=访问Cache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50/60=83.3%
63.x=-1100 、y=-1000 。
(1)求x的补码、y的补码。
(2)x+y的值。
(3)判断是否溢出。
result:
两符号位不同发生了溢出
64.要求完成下面的数制专换。
(1)(10110)2求其对应的10进制。
(2)将二进制数1100111转化为16进制数。
(3)将十六进制数A6转化为二进制数。
result:
无
65.根据操作数所在位置,指出其寻址方式:
(1)操作数在寄存器中;
(2)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
(3)操作数在指令中;
(4)操作数地址(主存)在指令中;
(5)操作数的地址为某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之和。
result: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立即寻址
直接寻址
相对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
66.假设某机器有 80 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 4 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已知微指令长度为 32 位。
(1)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2)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画出微程序逻辑框图。
result:
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公用微指令,所以总微指令条数为80*+1=241条微指令。
每条微指令32位,所以控存容量为:241*32/8=964 B
仿照解题程序的方法,把操作控制信号编制成微指令,存放到只读存储器里,运行时,一条一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全机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控制信号,使相应部件执行规定的操作。从上述可以看出,微程序设计技术是用软件方法来设计硬件的技术。
67.x=+10111,y=+11011,用变形补码计算x-y,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x]原=0010111,[y]原=0011011(2分)
result:
则[x]补=0010111、 [-y]补=1100101
变形补码加法结果为1111100,由于符号位为11,所以结果无溢出。
68.什么是机器字长、指令字长、存储字长?
result:
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
指令字长是指计算机指令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字长是指存储单元中存放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69.简述什么是间接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result:
间接寻址: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的地址A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存放操作数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地址,简称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直接寻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就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寄存器寻址: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的是某一通用寄存器的编号,操作数存放在对应的寄存器中。
70.接口也称适配器,是CPU、主存和外设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标准化逻辑部件,请简述其典型功能。
result:
控制:接口模块靠指令信息来控制外围设备的动作,如启动、关闭设备等。
缓冲:作为外围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的缓冲器,以补尝速度差。
状态:监视外围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如“忙”、“错误”等 ,供CPU询问外围设备时分析使用。
转换:完成数据转换。如并-串或串-并,以保证数据在CPU和外设之间正确传送。
整理:完成一些特别功能。如:修改字记数器或当前内存地址寄存器。
程序中断:当外设向CPU请求某种动作时,接口模块即向CPU发送一个中断请求信号。
71.简述DMA方式的特点。
result:
DMA方式以随机请求的方式实现主存与 I/O设备的快速数据传送。
若不存在访存冲突,DMA和CPU互不影响。
DMA只能实现简单数据传送,难以识别和处理复杂事态。
能够进行连续批量的数据交换,适合连接高速I/O设备。
72.简述总线的基本概念。
result: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互联机构,是多个系统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73.简述什么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result:
机器语言是一种用二进制表示的计算机语言,机器可以直接执行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
汇编语言是一种用助记符表示的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的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汇编后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是一种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与计算机结构无关的语言,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要经过解释和编译才能执行。
74.简述I/O接口与外设之间数传送的三种方式。
result:
与速度极慢或简单的外设之间采用无条件传送方式。
与慢速或中速外设之间采用应答方式。
与高速外设之间采用同步传送方式。
75.中央处理器有哪些基本功能?
result:
指令控制:即对程序运行的控制,保证指令序列执行结果的正确性。
操作控制:即指令内操作步骤的控制,控制操作步骤的实施。
数据运算:即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异常处理和中断处理:如处理运算中的溢出等错误情况以及处理外部设备的服务请求等。
import requestsurl="https://homeworkapi.ulearning.cn/quiz/homework/stu/record/10521625/answer/record"
response=requests.get(url,headers={"Authorization":"FAB3EE44BFDACBB4D22D9F54E059BAF0"})
with open("answer.txt",'w') as f:f.write(response.text)result=response.json()
print(result["result"])
for i in result["result"]:if isinstance(i,dict):print(i)
all=[]
index=1
choice_index=["A.","B.","C.","D."]
for i in result["result"]["answerRecordDTOList"]:print(i)if isinstance(i,dict):title=i.get("title","")correctAnswer=",".join(i.get("correctAnswer",""))choiceIItemLists=i.get("choiceItemList",[])choices=[]if(choiceIItemLists is not None):choice_i=0for choice in choiceIItemLists:choices.append(choice_index[choice_i]+choice.get("title","").replace("<br/>","")+"\n")choice_i=choice_i+1print(title)all.append(f"""{index}.{title}\n{"".join(choices)}\n result:\n{correctAnswer} """)index=index+1
with open("answer_all.txt","w") as f:f.write("\n".join(all))
这篇关于计算机组成考试测试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