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深解spring Aop的前世今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Aop是什么
1.1 oop实现日志的打印
比如说,我们在A、B、C这3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3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添加日志的内容。
如果我们要在A,B,C三个类的do方法中都加入日志功能
定义一个日志类Record,加日志的方法:addRecord
Public class A{Public void do(){…Record.addRecord();//添加日志}
}Public class B{Public void do(){…Record.addRecord();//添加日志}
}
Public class C{Public void do(){…Record.addRecord();//添加日志}
}
按照oop的思想去实现,存在以下不足:
1.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
2扰了我们的核心业务代码。.每个类的do方法中都调用了添加日志的方法,添加日志的方法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却要去处理它,随着系统越来越完善,类似这样的非核心业务也会越来越多,比如权限,异常处理,性能监控等,
这样的功能出现在很多类的很多方法中干扰了我们的核心业务代码。
3.耦合度高。A,B,C三个类中每个类都跟调用添加日志的类的耦合度很高。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见下面aop
1.2 使用aop实现日志打印
把日志记录、性能监控、异常处理这些非核心业务代码单独抽取出来,与核心业务进行分离,然后再横切(织入到)到核心业务代码上,这个过程就是Aop。
例子:
作者:夏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63332/answer/8637361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建一个UserDao类: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public void addUser(){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public void updateUser(){System.out.println("修改用户");}public void deleteUser(){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
创建一个切面类: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Log {/*** 方法执行完后执行的方法*/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public void log(){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
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加入:
<!-- 启动@aspectj的自动代理支持--><aop:aspectj-autoproxy /><!-- 定义aspect类 --><bean name="myAspect" class="cn.xh.dao. MyAspectLog "/>
逻辑:
1.首先我们创建一个UserDao的对象userDao,
2.然后调用addUser方法的时候会打印“添加用户”,“记录日志”很神奇吧,究竟发生了什么?
3.明明addUser方法里面只有打印”添加用户”啊?
这就是Aop实现了代码之间的松耦合,也是Spring AOP的强大之处,在运行时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对UserDao的addUser方法进行了增强,添加了记录日志的功能。
所以经过上面的比较得出:
动态代理其实就是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在代理对象中对目标对象的方法进行增强,
Aop就是在运行时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制定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产生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在代理对象中对目标对象的方法进行增强。
例子表现形式:把日志记录、性能监控、异常处理这些非核心业务代码单独抽取出来,与核心业务进行分离,然后再横切(织入到)到核心业务代码上,这个过程就是Aop。
二.Aop的相关术语
2.1 通知
通知: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执行的方法。如下图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public void log(){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1.这个log方法就是通知,
2.目标方法是UserDao类的addUser()
3.在addUser执行之后执行了log方法,所以log方法是后置通知,通过在方法上加上@After注解来表示。
2.2 常用的5种通知类型
通过通知和目标方法的执行顺序我们可以把通知分为五种:
前置通知(before):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后置通知(after):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后执行
后置返回通知(after returning):在目标方法返回之后执行,先执行后置通知再执行后置返回通知。
这三种通知的执行顺序如下:
try{try{//@Beforemethod.invoke(..);}finally{//@After}//@AfterReturning
}catch(){//@AfterThrowing
}
异常通知(after throwing):在目标方法抛出异常时执行
环绕通知(around):在目标函数执行中执行
2.3 切入点
切入点:目标类中使用通知进行增强的方法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描述这个需要被增强的目标方法,如果只是一个具体的方法需要增强那简单,通过类名和方法名找到它就可以了,但是往往真实的需求中很多方法需要同样的通知进行增强,Spring AOP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描述方法的语法比如上例中的: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
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就是用来描述需要应用通知的方法的。这里的含义是cn.xh.dao包UserDao类中的参数任意,返回值任意的addUser方法。
2.4 连接点
连接点:就是目标类可以使用通知进行增强的方法
因为Spring Aop只能针对方法进行增强,所以这里的连接点指的就是方法,一旦连接点被增强,它就成为了切入点。
如上例中的:
public void addUser(){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public void updateUser(){System.out.println("修改用户");}public void deleteUser(){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三个方法都是连接点。
2.5 切面
切面:可以用切面类来表示,通知和切入点关联的类。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Log {/*** 方法执行完后执行的方法*/
@After(value="execution(* cn.xh.dao.UserDao.addUser(..))")public void log(){System.out.println("记录日志");}
}
在这个类中既包含了切入点addUser又包含了通知:log().
2.6 织入
织入:将增强方法应用到目标对象中并产生代理对象过程
这篇关于深解spring Aop的前世今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