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C语言——第二十九天

2024-05-28 01:04
文章标签 语言 初识 第二十九

本文主要是介绍初识C语言——第二十九天,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数组


本章重点

1.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数组的创建

注意事项:

1.一维由低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2.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地址是由低到高变化的


2.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注意事项:

1.二维数组在内存中也是连续存放的(一行内部是连续的,跨行也是连续的)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
//{
//    //int arr[8];
//    //char ch[5];
//    //int n = 8;
//    //int arr[8];
//
//    //int a = 10;//初始化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完全初始化
//    //int arr[10] = { 1,2,3,4,5 };//不完全初始化
//
//    //int arr2[] = { 1,2,3,4,5 };
//    //int arr2[5] = { 1,2,3,4,5 };
//
//    //char ch1[5] = { 'b','i','t' };
//    //char ch2[] = { 'b','i','t' };
//
//    //char ch3[5] = "bit";//b i t \0 0
//    //char ch4[] = "bit";//b i t \0
//
//    //char ch5[] = "bit";
//    //[b i t \0]
//    //char ch6[] = { 'b','i','t' };
//    //[b i t]
//
//    //printf("%d\n", strlen(ch5));
//    //printf("%d\n", strlen(ch6));//随机值
//
//    
//    //printf("%s\n", ch5);
//    //printf("%s\n", ch6);
//
//    return 0;
//}//%p - 是按地址的格式打印 - 十六进制的打印
//int main()
//{
//    //printf("%x\n", 0x12);
//    //printf("%p\n", 18);
//
//    int arr[10] = { 0 };
//    int i = 0;
//    for (i = 0; i < 10; i++)
//    {
//        printf("&arr[%d]=%p\n", i,&arr[i]);
//
//    }
//    return 0;
//}//int main()
//{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
//    int* p = arr;//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    int i = 0;
//    for (i = 0 ; i < 10; i++)
//    {
//        printf("%d ", *p);
//        p++;
//    }
//
//}int main()
{//创建//int arr[3][4];//char ch[3][10];//初始化-创建的同时给赋值//int arr[3][4] = { 1,2,3,4,5,6,7,8,9,10 };//int arr[3][4] = { 1,2,3,4,5,6,7 };//不完全初始化-后面补0//int arr[3][4] = { {1,2},{3,4},{4,5} };//int arr[][4] = { {1,2},{3,4},{4,5} };//  可以省略行,不能省略列//int i = 0;//int j = 0;//for (i = 0; i < 3; i++)//{//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arr[i][j]);//    }//    printf("\n");//}//int arr[][4] = { {1,2},{3,4},{4,5} };//int i = 0;//int j = 0;//int* p = &arr[0][0];//for (i = 0; i < 12;i++)//{//    printf("%d ", *p);//    p++;//}//for (i = 0; i < 3; i++)//{//    for (j = 0; j < 4; j++)//    {//        printf("arr[%d][%d] = %p ",i,j, &arr[i][j]);//    }//    printf("\n");//}return 0;
}

这篇关于初识C语言——第二十九天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09107

相关文章

C语言小项目实战之通讯录功能

《C语言小项目实战之通讯录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包括联系人信息的存储、增加、删除、查找、修改和排序等功能,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功能介绍:添加联系人模块显示联系人模块删除联系人模块查找联系人模块修改联系人模块排序联系人模块源代码如下

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压测工具

《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压测工具》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基于Go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压测工具,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整体架构通用数据处理模块Http请求响应数据处理Curl参数解析处理客户端模块Http客户端处理Grpc客户端处理Websocket客户端

使用SQL语言查询多个Excel表格的操作方法

《使用SQL语言查询多个Excel表格的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SQL语言查询多个Excel表格,通过将所有Excel表格放入一个.xlsx文件中,并使用pandas和pandasql库进行读取和... 目录如何用SQL语言查询多个Excel表格如何使用sql查询excel内容1. 简介2. 实现思路3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如何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有这么一个需求:新用户入职 创建一系列账号比较麻烦,打算通过接口传入姓名进行初始化。想把姓名转化成拼音。因为有些账号即需要中文也需要英

Go语言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字符

《Go语言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字符》在Go中,bytes.Buffer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类型,用于处理字节数据的读写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Buffer实现高性能处理字节和... 目录1. bytes.Buffer 的基本用法1.1. 创建和初始化 Buffer1.2. 使用 Writ

深入理解C语言的void*

《深入理解C语言的void*》本文主要介绍了C语言的void*,包括它的任意性、编译器对void*的类型检查以及需要显式类型转换的规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void* 的类型任意性二、编译器对 void* 的类型检查三、需要显式类型转换占用的字节四、总结一、void* 的

C语言线程池的常见实现方式详解

《C语言线程池的常见实现方式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基本的线程池,线程池的实现包括工作线程、任务队列、任务调度、线程池的初始化、任务添加、销毁等步骤,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1. 线程池的基本结构2. 线程池的实现步骤3. 线程池的核心数据结构4. 线程池的详细实现4.1 初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扩展物种堆积图(Extended Stacked Barplot)

介绍 R语言的扩展物种堆积图是一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它不仅展示了物种的堆积结果,还整合了不同样本分组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这种图形表示方法能够直观地比较不同物种在各个分组中的显著性差异,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解读方式。 加载R包 knitr::opts_chunk$set(warning = F, message = F)library(tidyverse)library(phyl

透彻!驯服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方法选择思路

引言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不再停留在演示阶段而是逐步面向生产系统的应用,随着人们期望的不断增加,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人们对大模型的认识已经从对其zero-shot能力感到惊讶,转变为考虑改进模型质量、提高模型可用性。 「大语言模型(LLMs)其实就是利用高容量的模型架构(例如Transformer)对海量的、多种多样的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得到,它包含了大量的先验

Linux操作系统 初识

在认识操作系统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诞生在1945年2月14日,用于军事用途。 后来因为计算机的优势和潜力巨大,计算机开始飞速发展,并产生了一个当时一直有效的定律: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那么相应的,计算机就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小型化。